在未成為紐約時報的名筆寸咀以前,著名經濟學者克魯明 (Paul Krugman)的老本行是國際貿易理論及政策。九十年代初他還沒有像現在那樣聲名顯赫(至少未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以前,他經常在雜誌、報章撰文評論國際貿易問題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優劣、克林頓政府的“managed trade”政策有沒有作用……等。到後來成了專欄作家才不再專談國際貿易問題,而是政治、經濟、選舉等議題都說上一咀。
特朗普當選總統以後,向來屬於自由派的克魯明自然對他口誅筆伐,從個人風格到政綱都批得體無完膚。但他說得最到肉的還是老本行貿易政策及保護主義。對克魯明來說,特朗普毫無疑問是個保護主義者,想建立貿易壁壘支持美國製造業絕不是空談唬嚇人,明年一月他上任必然大打貿易戰,國內外沒有誰可以勸服他、阻擋他,世界經貿格局將因此而亂作一團。
根據克魯明的分析,搞保護主義及貿易戰對特朗普有三大好處,其一是兌現保護「工人」飯碗及美國產業的承諾;其二是顯示他誰也不怕,誰也敢得罪;其三是轉移視線,利用外部爭議掩飾內政上的缺失。
前面兩點不難理解。首先,特朗普之所以能勝出十一月的大選,關鍵就是得到白人工人一族的壓倒性支持,讓他在原本民主黨票倉的幾個工業大州如賓夕凡尼亞、密歇根、威斯康辛州順利勝出,從而擊敗普選票比他多三百萬的希拉莉。既然受惠於這些選民,兌現一下競選承諾「保護」一下他們的飯碗自然理所當然,而「保護主義」及貿易壁壘正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
第二點更容易看到,特朗普向來愛以強人形像出現,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對任何批評都會迎頭痛擊,更從不會認錯。可扮強人是有成本的,特別是涉及軍事冒險的話更隨時陷入泥沼,強人變成被逼終止戰爭以退場的弱者,就像介入阿富汗、伊拉克的小布殊一樣。經貿戰卻是沒有硝煙的戰爭,不會涉及重大的財政負擔,不會有蓋上國旗的美國大兵遺體運回國,還可以顯示特朗普為了捍美國利益誰也不賣帳,連手持過萬億美國國債的中國也不放在眼內。
第三個好處需要解釋一下。克魯明認為特朗普上場後得配合共和黨原本的政綱,包括減稅、削減政府開支、推翻醫保改革(或至少一部份)。除了減稅,削減政府開支及推倒Obamacare不但會帶來行政上的混亂,更會令大量倚賴政府補助的低收入階層國民生活變得困難,隨時觸發廣涉的抗議浪潮以至政治動盪。拆解這些政治炸彈不容易,比較好的方法是轉移視線,就像年前一齣有趣的電影“Wag the Dog" 醜聞纏身的總統借國外危機、戰爭轉移民眾視線那樣。當年克林頓在「白宮見習生性醜聞」鬧的最兇的時候就向伊拉克發射巡航導彈以「懲罰」薩達姆,希望轉移民眾的注意力。特朗普也許不致於來一次真正戰爭,但貿易戰卻是好的工具,既可令民眾對敵人同仇敵愾,也可以分散選民的注意力,可說一石二鳥。
最方便的是,發動貿易戰基本上是總統的權限,不必國會批准,行政機關可以自行其是。既然有足夠的動機及權力,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已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及有多大規模。克魯明認為長遠而言,貿易戰不致重創全球經濟,但短期內引發的動盪及disruptions 卻相當嚴重,原來倚賴全球物流供應鏈存活的地區、城市將會最受打擊,世界貿易量將會萎縮,中國作為美國頭號貿易對手更是難以倖免。他寄語大家不要對特朗普抱有幻想,反而該為即將來臨的貿易戰做好準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