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時間的得與失


  前幾天跟「主場新聞」記者談到喝威士忌這回事,話說了不少,可還有點意猶未盡,這裡就再說幾句。一般來説,年份越久,威士忌越圓潤,入口越順滑,可不一定會更好喝。
  四月到Islay 島試八家酒廠的Single Malt 威士忌時,有幸同時間試了Bowmore 15年、18年、25年(那兒還有支1957年價值100萬鎊的Bowmore 珍品)。三支比起來,最好喝、最舒服的是令我一飲傾心的18年,其次是15年,25年反而有點太圓潤沒勁,跟調和威士忌(blend whisky) 差不多。忘記某人說過,有些東西可以透過時間得到,有些東西則會因時間而失去,二十五年的酒當然有它的吸引力,但也不免少了點勁。
  心情不大好,工作不順心又或想打破一下重覆沉悶的生活時,來一dram (杯)Ardbeg 10年或類似年份的 Ardbeg "Still Young" 登時悶氣全消,精神為之一振;然後再來一杯 Bowmore 18 慢慢㗳和回味,再麻煩的事都可暫時放下。

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

伊朗協議無本生利

  伊朗跟六大國簽訂凍結核計劃有點出乎意外,難怪以色列大為震怒,美國新保守派(neo-Con)更指協議是奧巴馬轉移視線的手段,希望紓緩政府在醫保改革(Obamacare)上的壓力。(多年前名演員德斯汀荷夫曼、羅拔迪尼路的電影"Wag the Dog"說的就是類似的事)。只是,跟小布殊出兵伊拉克或克林頓飛彈攻撃阿富汗相比,跟伊朗達成協議算不了甚麼行動,neo-Con 想多了。
  今次的中程協議其實相當技術性,多少%濃縮鈾,能不能再建造核彈都不容易明白,也不易了解它們的重要性。但從政治上看西方國家其實沒有付出甚麼代價就令伊朗自願設限,並讓國際監察機構有機會深入了解伊朗核計劃進展。即使六個月後沒有達成最終協議,又或伊朗反悔重新搞核彈,西方仍可再實施更嚴格制裁,令伊朗苦不堪言。換言之,剛簽訂的中期協議像無本生利的生意,美國及西方大國理應覺得高興。

詳見:

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半澤直樹與日本反彈


  半澤直樹在網上網下紅了這麼久,評過說過抽過水的人多不勝數,再插咀説這齣熱爆東亞區的日劇不容易,還好在朝日新聞網中文版看到一篇專欄提出有趣的觀察才縂算有些話可說。
  專欄作者是長居日本多年的華裔股票分析員肖敏捷。他不算日劇迷,上回追劇已是九十年代初的「東京愛的故事」。他對「半澤」這齣劇最大的疑問是,主角爲何要耗盡腦力氣力時間在機構內跟萬惡的上司周旋,即使被調到分公司仍堅持留守,力求翻身報仇。肖敏捷慨嘆,半澤以同樣的毅力拼勁轉到別的公司或自行創業的話成就可能更大,又不用浪費年青歲月,假如在西方國家,半澤之類的人才碰一、兩次釘後肯定自行創業去了,根本不會嘥時間報甚麼仇,
  這位肖先生認為,半澤的做法反映日本社會組織比個人優先,重視組織生存多於個人發展的固有思維。接著他以自己離開公司成為自由業者的痛苦經驗(信用卡也申請不到,被業主鄙視不願替他修整損壞窗簾...),說明日本社會這方面的特性。他還斷言,要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破不了組織先於個人,限制個人創意拼搏的體制,他的改革三箭可能功敗垂成。
  肖敏捷會不會read too much or 想太多大家可自己判斷,但從這角度看「半澤」算有點別出心裁吧!
  

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

儲蓄是惡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越來越像末日博士,他近期的專欄、網誌一再問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美國是否陷入長期以至永久的衰退(Permanent Slump)。他的理據是,美國自金融海嘯後五年多仍未走出谷底,利率低至零水平也無補於事,刺激不了投資與消費,失業特別是長期失業率居高不下。按他的分析,美國的經濟規模比五年前的預計低一截。往下來若沒有重大轉變,美國經濟將長期低於正常増長率,越來越多機器、工人、資本會被閒置。
  克魯明認為,要打破這種越窮越縮的惡性循環,必須把原來的經濟倫理顛倒,儲蓄是邪惡,花錢消費才是正道,因為只有大家打開銀包才能増加總體需求,打破通縮,拉動經濟。

2013年11月12日星期二

出賣孩子的父親

  
這個時候才寫「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好像有點太遲,想看的人大底看了,看了又寫過的人也不少。只是電影實在不錯,看的時候既感動又唏噓,禁不住還是要寫幾句。
  福山雅治扮演那個城市專業有成的中高產父親真不作他人之選。一派官仔骨骨,一副有禮但拒人百里外的態度,一臉對庶民歡樂的嫌棄,都像為他度身訂做。
  但最搶眼、最教人難忘還是演福山兒子「慶多」童星。典型的乖孩子,活在父親的巨大陰影下,按父親的規矩辦事,慣了委曲自己討父親的歡心,全心全意相信父母的安排。即使父母暗地裏做各種各樣的事準備拋棄他,慶多仍無怨無悔的順從,仍全心全意信靠「父母」。
到分手一刻,作為父親的福山把慶多存在的痕跡一一掃清,還命他要叫其他人作爸爸時,乖乖仔慶多只有沉默與順從,汽車開走時也不過追了幾步就停下來。
  看到這場景心不禁戚戚然。居然忍心出賣全心相信自己的孩子,心腸怎可能這樣硬,這樣麻木不仁呢?
  至於不少人討論的教養孩子哲學,倒不覺得太突出。從來不覺得有一套普世適用的教孩子方法。福山不算 extreme,另一對父母的做法也不過因時制宜,三個小孩要全力輔導的話再多時間氣力也吃不消,放任自流才是辦法。
  或許真正重要的是不要辜負孩子的信任,不要拿他們當自己的影子或寄托。父母一旦出賣了孩子,打碎了他們對父母的信任,他們內心的傷口將難以癒合,不容易再信任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