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模式」失效 政治困局難解


  剛看完呂大樂先生寫的香港模式:從現在或到過去式」深覺無奈與沉鬱。呂先生是資深社會學者,長期埋首研究香港社會發展;寫的文章及書向來平實嚴謹,不譁眾取寵。今次這本<香港模式>同樣把他觀察到的現像、研究結果認真整理再娓娓道來,沒有提出驚人的結果或甚麼驚世預言,只是淡淡的指出:香港模式已過時失效,應對不了大幅改變的外在內部環境,但香港卻沒有政治能量與決心推動制度創新應付挑戰。書的結語有這句話:目前是一個困局,而這困局恐怕還會維持一段時間。

  簡單說一下書的框架、內容。呂大樂先生透過分析香港模式的幾個關鍵元素如何不適應近三十五年包括回歸以來的客觀政經環境變化,以揭示香港人體制式所謂香港模式如何僵硬過時,如何急需調整創新以突破困局。這幾個香港模式的關鍵元素包括:大量靈活應變的中小企業、政府貫徹積極不干預政策、行政吸納政治與諮詢式管治體制、對安居樂業的重視等。

  以中小企業為例,八十年代中以前香港存在大量中、小企業包括製造業內的山寨工廠。這些中小企或山寨廠不但提升了香港製造業及經濟的靈活性與競爭力,更為不同社會階層、學歷背景的市民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從幾台衣車開始,不少人一步一步擴大規模建立自己的山寨廠,再變成中、小廠,僱用2、30甚至50個工人。運氣好的,學習吸收能力強的更可把山寨廠變成數百人的大廠,從藍領工人變成工業家。

  但隨著八十年代中內地實行改革開放,香港工廠以大規模北移的策略應付成本及競爭壓力,繞過技術升級之路。此後,留在香港的工廠越來越少,依賴大廠的山寨失去了存活的空間而快速消亡,技術工人再也沒有自己創業的機會,原來擁有的技術及職位要不是被洶汰就是被取代,只能轉到服務業最低層的工種掙扎。自此以後,香港經濟失去了製造業這一塊,也失去了憑工業技術創業的空間,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並大大減少,剩下少數擁有專業資格或有人脈關係的人才有較多突破流動樽頸的機會。近年年青世代感到窒息,感到前路茫茫跟製造業萎縮及中小企業缺乏生存空間肯定有直接關係。

  另一個香港模式的關鍵因素是行政主導模式,包括把香港政治變成行政管理問題,也包括一直被視為行之有效的諮詢體制。按呂大樂的分析,港英殖民地時代可以實行所謂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有幾個前提,其一是英國殖民地政府保有一種超然於本地利益的形像及地位,勉強可被港人接受為中立的仲裁人;其二是香港的利益板塊基本穩定,英資、華資、外資河水不犯井水;其三是一般市民迴避政府的認受性問題,沒有質疑港英政府的合法性,只求保持個人自由與發展空間。

  但到如今三大支柱都已崩壞。九七後的中國政府從開始就未能建立那種超然的地位及形像;相反,它成了保護既得利益、特權的代表。近幾年北京銳意擴大中資、親中政團及組織在香港的影響力,自己成為爭逐利益者,根本不能像九七前的倫敦般扮演仲裁者角色。

  另一方面,利益板塊開始大幅移動,財團之間利益不易妥協撫平,也沒有建立共同接受的秩序,令建制陣營本身也充滿裂痕,無法維持九七前的管治同盟

  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不再是殖民政府,是宣稱代表市民利益的政府,市民自然開始關注這政府的認受性、代表性、公正性。但由於特區政府透過扭曲的選舉機制產生,它先天面對認受性危機,跟有一定民選成分的議會之間關係越來越緊張。結果是,以政府、特首為核心的政府難以取得市民、議員的信任,由他們委任的諮詢架構同樣失去代表、協調民意的功能,不可能再像回歸前那樣成為政府拆除「政治炸彈」的工具。

 管治模式明顯失效,香港本有逼切需要改變以免不斷空轉。但是,從北京到特區政府到建制派都不肯面對這個問題,更不要說開始着手改善特首及政府缺乏認受性問題,例如引入雙普選,反而老是在搞一些旁門左道的方法如嘗試操弄選舉,加強打壓異見等。這樣下來,管治模式失效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解決其他深層次矛盾更是無從說起。難怪呂先生不無慨嘆的說香港的困局將維持一段時間。

無悔引退 莫忘初衷


  新一屆立法會退下火線的資深泛民議員特別多,有的順利交棒如民主黨的劉慧卿、何俊仁、單仲楷和公民黨的梁家傑。有的力戰而敗未能重返議會繼續為市民打拚如工黨的李卓人、何秀蘭、民協的馮檢基。這幾天他們大概都在忙於整理、收拾自己的辦公室讓新一屆議員使用。撿拾多年積累下來的物事,每一份文件、每一張照片都不免有這樣那樣的感觸。但不管是選擇交棒還是落敗的泛民議員都不必沮喪,可以挺起胸膛走出議會開始新生活或在其他崗位繼續打拚,因為他們多年來盡力為民主自由人權打拚,歇盡所能守護香港的核心價值,無負選民的重託。沒有他們的努力,香港的政局肯定更不堪聞問。

  除了每年的六四燭光悼念活動始終堅持外,過去二十五年每一次重大政治衝擊,每一次香港面對北京、土共及建制派的橫蠻干預及威脅,他們都站在前線跟市民一起抗爭,跟市民一起反對。九九年人大釋法打擊終審法院威信,他們不猶豫的站出來。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及七一大遊行,他們深入社區及不同階層發動市民表態反對。為了爭取落實基本法承諾的雙普選他們辦了大小活動及遊行,不管人數多寡也在堅持着。

  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被自殺」,民主派議員們沒有退縮,立時譴責暴政,聲援家屬。「銅鑼灣書店」員工包括林榮基先生被內地無理拘留,被「強力部門」擄走,還被逼變成內地在港的告密者(informant),監視港人的情況,民主派議員面對「強力部門」的威脅沒有退縮,第一時間為林榮基先生奔走及尋求保護,讓他不致再被北京強力部門擄回內地。這些努力,這些抗爭沒有全部成功,有的如爭取雙普選更功敗垂成,沒有寸進;但他們的努力至少讓北京看到我們的堅持,香港的堅持,並為香港民間社會保存活動的空間與自由。九七回歸以前,不少評論悲觀的預測香港很快就唯北京馬首是瞻,反對的人要不是被捕就是被滅聲。二十年後的今天,反對、不贊成北京的聲音不是弱了而是更強而有力。這跟民主派議員們在議會的鬥爭及努力有直接關係。

  在個別政策議題如勞工權益、人權保障上,民主派特別是工黨李卓人議員的努力更不能輕視。二十年來他不斷爭取打工仔的權益,逼使政府一次又一次讓步,落實了最低工資,加強了其他勞工保障。沒有他大力推動,議會便只剩下「工聯會」這建制及政府附庸代表打工人利益,他們怎麼可能真心誠意改善上班族的處境呢?又如劉慧卿議員,沒有她每年鍥而不捨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發言,解釋香港的人權狀況如何受威脅,國際社會便會照單全收北京及特區政府粉飾太平的說詞,以為香港萬事大吉。

  的確,時代變了,時代的議題也有點不一樣,而北京這個對手更是比以前強大得多,在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影響力跟九七回歸時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市民、選民對政治僵局感到不耐煩,希望有新力量、新突破,應對北京的高壓,他們轉而支持新的非建制政團、力量。這不但可以理解,更是開放社會不可免的情況。重要的是,爭取的目標其實基本沒有變,依然是要頂住北京的強控制,防止北京把她的一套強加在香港身上;依然是要保障市民的自由、權利與尊嚴,讓港人當家作主。

  爭取真正的民主政制正是讓港人當家作主的關鍵,捍衞人權自由正是保障市民權利尊嚴的根本。當然,建制派對權力的壟斷不單基於扭曲的政制,也包括各種保障特殊利益、特權的政策等體制,一些新當選議員如朱凱迪先生就把矛頭指向這些環節。只是,這方面的變革涉及大量既得利益,要爭取進展不會比政制民主化容易。而一個較少扭曲、較民主的政制對打破其他特權肯定有好處。

  爭取當家作主從來不容易,泛民主派前輩議員的努力並未成功,歷史、市民把擔子交到新一輩議員身上。他們現在背上了市民的重託,可不要忘記民主、人權、自由這些初衷,不要忘記市民想的是當家作主!

2016年9月28日星期三

機長的疑惑


  對奇連伊士活這位硬漢導演的政治立場包括支持「臭口大亨」特朗普不敢苟同,但對他說故事的能力卻由衷佩服。Gran Torino ( 放· 逐)說的是種族矛盾、新移民衝擊等老問題,他卻讓人看到白人居民的掙扎不安;戰火奇蹟讓我們看到受吹捧英雄背後的辛酸與荒誕,還有照片影像如何「騙人」。最新作品 「薩利機長:迫降奇蹟」又是另一個新視點。

  薩利機長成功把所有引擎失效的航機降落在紐約Hudson River並讓全機155人安然無事本是個簡單的英雄故事,但在奇連伊士活手上卻變得立體、有人味起來。成了救人英雄的機長睡上一覺,衣服弄乾後面對的不是掌聲、喝采聲,而是一連串無情的詰問,質疑他為何不把飛機駛到附近的機場,因為電腦數據及模擬飛行都證實飛機有足夠續航力順利降落,不必冒險迫降冷得幾乎結冰的河上。

  反覆追問,大量不利數據湧來,最有經驗、最有自信的機師也不禁撫心自問,迫降河上是不是魯莽了,轉飛其他機場是不是真的有可能,自己是不是讓全機乘客冒了不必要的風險……。差一點,只差一點,救人英雄就變成狗熊,連自己都懷疑起自己來。這個年頭在無敵的電腦與大數據面前,誰能不棄械投降!

  好一個不隨俗的奇連伊士活。他提醒大家,坐在電腦前分析數據的人跟在機艙真正控制飛機的機長不一樣。機長電火石間要作決定,不可能按不同的scenario慢慢考慮。稍一猶疑飛機就會失速上建築物,根本到不了跑道。到時候調查人員可能會質疑機長為何不降落河面。

  事後孔明總是「最聰明」的,有電腦協助的「事後孔明」更是天下無敵。可是,現場指揮及作決定的是孔明,不是事後孔明啊!

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

工黨自殘 保守黨勢一黨獨大


  大家還記得英國工黨吧!曾經,它是英國兩大主流政黨之一,可以跟保守黨爭一日之長短。一九九七年,脫胎換骨的工黨痛宰保守黨,取得超過四百個國會議席,保守黨則只剩下不到二百。此次大敗不但令保守黨從此十三年在野,還讓工黨可以放手推動各方面的改革,包括推動devolution,向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放權,令權力不再全部集中在倫敦西敏寺國會。此外,工黨引入了資訊自由法、人權法等被保守黨長期拖延的法案;又增加注資醫療體系,令NHS的輪候疹症時間大為縮短。

  同樣重要的是工黨讓英倫銀行脫離財政部獨立,令英國貨幣政策不再受短期黨派利益或政治需要左右,集中考慮宏觀經濟因素如就業及通脹。英國近十多年來經濟基調保持穩定,工黨當年的新政居功至偉。

  可惜,這個一手令英國現代化的工黨已一去不復返。在極度左傾又只活在自己世界內的科爾賓(Jeremy Corbyn)長期領導下,工黨正快速走上不斷分裂的道路,大量流失中間選民,並把自己邊緣化。最終工黨不但無法成為有力監察保守黨施政的反對黨,也成了無法取得多數選民信任的政黨,不要說推動甚麼有意義的改革,只怕未來二十年也翻不了身。

  先看一看科爾賓上台一年後的表現。在國會,他完全被卡梅倫及文翠珊比下去,沒有誰記得他在Prime Minister's Question Time有甚麼表現,也沒有甚麼打動人心的演說。在壯大工黨支持方面更令人失望。今年六月脫歐公投,工黨表明爭取留歐,科爾賓也放下自己的疑歐立場為留歐陣營拉票。

  可是,科爾賓積極為留歐拉票對大局毫無幫助,脫歐公投最終還是由脫歐派勝利。更令人失望的是,工黨票倉包括英格蘭中部、東北部包括伯明罕、黑池、約克郡等都支持脫歐,留歐票只佔少數。也就是說,作為工黨領袖的科爾賓非但無法穩住工黨支持者,反而流失票數予英國獨立黨及其他疑歐派陣營,他的魅力之弱可想而知。

  政治能量不佳,領導能力欠奉以外,科爾賓的主要政策綱領更是「離地」。例如他堅決反對英國保持獨立的核威攝力量,建議放棄建造新一代的核潛艇,並主張單方面放棄核武。對長年反戰的科爾賓而言,這樣的政綱不奇怪,但對仍盡力保持大國地位的英國朝野來說,放棄獨立核威攝力量,容許軍力不斷走下坡意味英國真正變成意大利、西班牙那樣的二流、三流國家,或ex-強國,在全球影響力大大縮減,想做美國的小兄弟也沒資格,甚至可能連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也失去。試想想一個經濟上逐步落後,政治影響力萎縮,軍事干預能力也有限的國家,怎麼還有資格位列全球五強,維持國際政治秩序呢?

  英國民眾也許不想再留在歐盟,但他們仍想在全球佔一席。沒有核威攝力,沒有足夠軍力,如何在全球有發言權?缺乏軍事阻嚇力,俄羅斯更可隨時派戰機、潛艇威嚇滋擾,令英國面目無光。顯而易見,科爾賓的國防政策完全跟英國主流民眾的想法脫節,他怎麼可能取得他們的支持,讓工黨執政,讓他成為首相呢?

  撇開科爾賓的個人因素,工黨本身其實已四面楚歌。原來的大票倉蘇格蘭一去不返,英格蘭東北部又被獨立黨蠶食,優勢不再。即使再有貝理雅之類的魅力領袖上場也不易翻身。找科爾賓當領袖想開拓新票源更是不可能。

  是的,科爾賓上周末成功擊敗挑戰者,保持工黨領袖的地位。但不管他及工黨支持者都不要高興,因為這意味工黨戰鬥力只有更弱,electability更低,未來在野的時間肯定比七九年敗給戴卓爾夫人後的十八年更長。今次工黨領袖選舉真正該笑的是保守黨和首相文翠珊。

2016年9月26日星期一

重遇「神之水滴」


  久候的新一期「神之水滴」終於面世了,趕緊買回家好好刨一刨。

  是有點 vintage 的人,追看漫畫好像有點年齡與嗜好不相稱。只是,這套漫畫追看近十年,好不容易被選為「十二門徒」的酒都揭曉了,剩下那支被尊為「神之水滴」的卻遲遲未「現身」,漫畫也停了近兩年,差點以為作者橋盡技窮,寫不下去。

  還好,名為「神之水滴」最終章的新一輯漫畫終於面世了,又可以再跟隨主角的腳步找佳釀,喝好酒。

  不瞞大家,這套漫畫是讓我成為「酒徒」的一個重要「推手」,其他推手當然包括好幾位「損友」、「酒友」。開始看的時候對葡萄酒(紅、白、香檳)連social drinker也不算,只是湊興人家喝自己又喝一點。真正定期喝是看漫畫以後,作者阿樹直姊弟雖不算是酒神(Bacchus)附體,但肯定是說「酒中故事」高手,把喝酒變成細味生活,欣賞名畫及音樂的雅事,教我看後心癢癢有想喝的衝動,看看能不能達到類似的境界。作者把八二年的Mouton 形容為米勒(Millet)名作「晚禱」就讓我驚艷(向來喜歡米勒特別是他的拾穗圖),很想嚐過究竟。

  就是這樣一集一集看,一步一腳印的跟着作者試酒。有的物超所值,有的一試傾心,也有的不甚了了,總之好玩之極。據說在日本、韓國,出現在漫畫中的酒會迅速賣光,價格飆升。香港讀者不算多,大概沒有這樣的威力。真正讓本地酒價飛升是零九、一零年內地酒客爆買的時候。那時五大酒莊的酒動輒上萬,Lafite 更特地在08年刻上「八」這個中文字。那時喝酒真有點「肉赤」。

  幸好內地爆買潮近兩年終於過去,酒價回到常態,喝來比較愜意。現在,可以放心再跟作者繼續「神之水滴」之旅。

為何收手


  不知是新聞周期越來越短還是大家對梁振英那場橫州大龍鳳記者會很滿意,追究橫州發展計劃可能涉及「官商鄉黑」勾結的聲音居然很快就靜下來,連主打事件的朱凱迪議員也沒有窮追猛打,反而高談如何改善城市規劃機制問題,連「摸底」也只是輕輕要前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詳道歉而已。

  可是,橫州公屋計劃的疑團真的解開了嗎?梁振英跟地方勢力有沒有幕後交易都弄清楚了嗎?

  上星期三的記者會的確是一場大騷。陣容鼎盛,所有涉及土地、房屋的官員除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缺席外,連財爺這個冇份參與的「路人甲」也被逼坐到台上交戲,還展現了一雙「熱怒火眼睛」,算是好看。但好看歸好看,記者會上beef不多,很多問題都答的不清不楚。

  在拖延多天後,梁振英終於承認所謂分期發展是他一手決定,不涉他人,也不是共同商議的政策。但他始終沒能有效解釋為何主動要求為橫州、皇后山公屋計劃成立特別工作小組,還要由他主導如何發展,並且繞過由財爺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自行作決定,包括讓整項計劃大縮水(第二、三期能否及何時落實仍是未知之數)。

  若果他的主動出擊是為了增加土地供應,那梁振英不該僅限於跟進橫州項目,其他如安達臣道、新界東北發展區也該由他揸弗,直接推動,沒理由撒手不管。

  千選萬選獨愛橫州,加上上屆特首選舉梁振英團隊參與了臭名昭著行「小桃園」飯局,還有部份鄉事勢力在橫州工作小組成立後全力挺梁追打反梁示威者。

  這連串事件充滿「投桃報李」的味道,「官商鄉黑」勾結陰霾未清除,怎麼能不追究下去呢?

2016年9月22日星期四

不要被梁振英的「鱷魚淚」騙倒


  就在梁振英「帶領」一眾司、局長包括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開記者會回應橫州風波前夕,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已拘捕至少六名跟恐嚇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案件有關的人,其中部份更有黑社會背景。朱凱迪先生受到人身安全的恐嚇正是因為橫州計劃而起,今次拘捕跟梁振英「解畫」的時間又非常巧合,究竟這是警方刻意配合梁振英記者會的一次「政治騷」還是案件真的有突破性進展誰也說不準。我們只能期望是後者,並敦促警方繼續深入調查,不僅拘捕直接參與恐嚇的人,更要把背後策劃有勢力人士繩之於法,以制止這類公然挑戰公權力的無法無天行為。

  回到梁振英精心策劃的「解畫」show。雖然事前已沒甚麼期望,想不到實際情況更差。在記者會上,橫州風波很多關鍵問題都沒有澄清,包括梁振英為何對橫州項目特別注重、「摸底」動作為何缺乏紀錄、分期發展公屋計劃何時決定...等。而且,梁振英不但沒有全面交代事件,還有意無意把責任推給其他官員以至公務員,實在令人失望及憤怒。

  梁振英精心搞這場「解畫」show 又把一眾司局長叫到台前顯然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卸膊,把責任分給其他人,來個集體負責或集體不負責。也就是說,橫州發展計劃縮水不是任何個人的錯,是特區政府高層的集體決定,大家一起負責,但無人包括梁振英需要孭鑊。其二是向前看,責成所有人包括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努力跟進計劃,以示特區政府上下一心為梁振英的建屋大計努力。更妙的是,經此一役,原本是梁振英包袱或問題的橫州風波立時變成其他司局長的問題,問責的對像不同了,矛頭也不再指向他身上。

  可惜,梁振英的如意算盤不可能打得響,市民及立法會議員不會也不可能被他的語言偽術騙倒,更不會被他的卸膊大法所蒙蔽。應該看到,橫州風波的核心問題不是13000個公屋單位不翼而飛,而是香港居然出現「官商鄉黑」勾結掠奪土地利益,干預政府決策及施政,損害市民福祉及整體利益。只有全力、徹底追究整個事件,包括梁振英在當中的角色及責任,他有沒有拿公屋計劃跟地方惡勢力交換以爭取對方支持,有沒有跟黑勢力作不道德交易……等,我們才能弄清楚香港有沒有「官商鄉黑」勾結,政府管治有否受惡勢力左右。

  此外,橫州發展計劃背後可能涉及「高商鄉黑」勾結並不是政府或執法部門揭發,而是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他的義工及受影響村民冒着巨大風險包括人身安全受威脅的情況下揭發的。到此時此刻,朱先生及家人仍有家歸不得,上學、上班都不可能,得由警方二十四小時保護。這充份說明惡勢力涉及橫州發展計劃可能性甚大,並隨時為了捍衛本身的利益而使用暴力、違法手段。若果任由這樣的惡勢力滲透決策過程,影響政府管治,香港原有公平公開公正的遊戲規則便會面目全非,香港的制度優勢便會消失殆盡。因此,除了要求執法部門努力追查恐嚇案的元兇外,更有必要追究惡勢力如何介入政治過程,希望可以肅清他們的影響力,以免香港像第三世界地區那樣由黑金操弄政治。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認為必需讓有民意認受性的立法會按權力及特權條例成立調查委員會,仔細、認真調查事件,讓相關人士特別是負責橫州計劃的官員及被摸底的地方勢力人士詳細解釋事件經過,並公開涉及計劃的所有文件。只有這樣,橫州事件真相才能大白於人前,「官商鄉黑」勾結的真假是非才能判定。

  建制派議員們,不要再盲目保護梁振英了,支持成立專責委員會吧!

粗口港姐


  今年的香港小姐據說產生了,名字不大記得,唯一有點印像的是她的粗口相當流利,有好幾天還成為娛樂新聞熱話。

  選香港小姐不過是TVB的大騷,當選的小姐代表誰不好說,算不算漂亮也往往見仁見智(有時見仁見智都算不上)。過往選出來的港姐有些的確教人眼前一亮,但有的時候落選或三甲不入的反而更標青。趙雅芝小姐當年三甲不入,可從參選到今時今日她的樣子都比當年的冠軍孫泳恩優勝。

  誰當香港小姐當然不必認真,可會講粗口居然變成今屆香港小姐冠軍的主要賣點、talking point還是有點莫明其妙!老實說,粗口幾乎人人會說,這輩年青人早已打破禁忌,不管男女對講粗口已毫不扭抳,有些「美少女」的粗口說得比男生以至中佬流暢,出口就是三字經,再想用粗口「凶」女孩的男士可得三思,不然隨時自取其辱。

  可正因為粗口人人講,根本算不上甚麼特色,更不是甚麼值得驕傲的事,傳媒居然拿粗口當成今屆港姐的特色只能反映當選者實在沒甚麼值得說,沒甚麼標青,無法可施下選了這個作為標籤。

  也許有人覺得,講粗口有挑戰成規及反叛的味道。二、三十年前當大家只能講粗口諧音,如黃霑先生愛用的「小狗懶擦鞋」口訣代替粗口時,講粗口還有點反叛的氛圍。到現在港產電影早已大講粗口,街上男女,網上流言同樣粗言滿天飛,講粗口反而成了新常規,已毫無反叛意味。

  也就是說,講粗口的港姐跟一般港女根本沒有甚麼分別,有甚麼特別呢!

2016年9月20日星期二

政治曱甴


  前兩天剛說過今屆特首選戰越來越有趣。果然,各種各樣的怪招、茅招陸續有來,對梁振英明寸暗寸的固然來之不絕,梁振英的反擊同樣搞盡心思。

  向來跟梁特不對咀的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前天接受本報訪問時就大談有特首選舉競爭的好處,還說換特首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換個人能紓緩一下矛盾對抗氣氛也是好事。這番話不能算是劍指梁特,不過以范太的身份地位,以她跟「阿爺」的良好關係,她公開說換人可紓緩氣氛這樣的話不容易,既是對「阿爺」的忠告,也算是表態不贊成梁連任了。

 當然,梁振英在劣勢下絕不會坐以待斃。有政界人士曾形容他像「曱甴」一樣政治生命力頑強,即使不斷被人踩在腳下、被「殺蟲水」射中也不會就此僵死或放棄,一有機會他就會全力反撲。上屆特首選戰他就成功絕地反撲,以一招僭建絕殺唐英年。

  這一回橫州計劃風波本是他一手搞出的爛攤子,多天以來各方矛頭也一直針對着他。好一個梁振英居然想到借力打力的妙計,把橫州計劃的污水潑向主要對手──財爺曾俊華,以至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公開指他只是主持工作會議,真正跟進的是曾俊華。逼得兩人急急發表聲明自己跟發展計劃無關。

  梁振英這一著未必能把他在橫州風波的責任推掉,但至少把其他人拖落水,搞混局面,還可讓曾、林兩人背上卸責的罪名。主打橫州風波的當紅議員朱凱迪就已對梁、曾各打50大板,指二人同時卸膊。

明明自己身有屎也可把部份屎水潑到對手身上,令大家看來都不乾不淨,梁振英的戰鬥力真的不可小覷。

2016年9月19日星期一

追夢者


「走音天后」是齣很容易錯過的好戲。儘管電影由永遠的梅姨(梅麗史翠普)及老牌文青Hugh Grant 當主角,但兩人的做型、化粧老態畢呈,故事的主人翁又是個五音不全卻拚命開演唱會「虐待」觀眾的富婆,不管聲、色、藝都沒有甚麼看頭,要吸引觀眾入場不容易。

  但若果能頂住美女型男靚聲的心魔,放開懷抱買票入場捧梅姨、Hugh Grant的場,你將有意外的得着。不但看到精彩的演技,深情的對話,詩般的語言,還有追夢的堅持。

  梅姨演的富婆聲如破鑼還不住開演唱會並不是為了炫富或有意虐待他人,而是因為對音樂的熱愛,是因為音樂成了她的「續命丹」。這位被前夫所害身染「梅毒」的可憐女子本是個出色鋼琴手,後來病毒侵入令左手關節受損,不能活動自如,琴再也彈不了,唯有改習歌唱。此後幾十年,憑藉對音樂的鍾愛及期待,她奇蹟的控制住梅毒,染病五十年依然健在,依然在唱。

  困難、複雜的角色梅姨演過無數,演走音天后也舉重若輕。圓了在Carnegie hall開演唱會的心願後,梅姨病發,在牀上彌留之際喘著氣拋下一句話:“You could say I can't sing, but you couldn't say I didn't sing”。那份敢追夢的執着直教人心頭一震。


  Hugh Grant向來主打人畜無害愛情片,角色總有點浮淺,討好但不深刻,是good actor但不是great actor。今次演深情的「走音天后」丈夫卻多了穩重與內歛,少了輕浮,令原本帶點滑稽的角色變得立體,添了黑色幽默的沉重,教人刮目相看,可說是從影以來最好的演出。

  看兩個人眉來眼去、「招來招往」比演技,看梅姨如何追夢,個半小時匆匆而去。戲迷可不要錯過。

2016年9月14日星期三

如果世上沒有貓


寫政治、政局實在有點膩,今天寫一點hit rate比較高的題目:貓。想說的不是我家那隻叫Whiskey的貓,而是關於貓的電影與小說:「當這地球沒有貓」。

  小說出版了幾年,電影在香港也上映了好些日子,每天大概只剩一、兩場放映時間。愛貓的人有時間該看看,不愛貓只愛人的也不妨看看,又或抓小說來翻一翻,因為它不純是貓的故事,而是留與捨的故事,是「放下」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

  大橋不算複雜、創新,基本上是與魔鬼交易的變調,說的是人死亡面前可放棄些甚麼,想抓住甚麼,願意拿甚麼換取多活幾天。電影或故事最煞食的地方是細膩,讓看的人細味失去某些人生重要東西時的傷痛及震撼。

  穿一點橋,故事中的「魔鬼」要主角同意讓某種事物在世上永遠消失才能延長生命,其中一個「魔鬼」要消失的是電影。魔鬼說,跟食物、水、空氣相比,電影肯定是身外物,沒有也不會死,甚至還有其他替代物。但對主角來說,電影不單是他的興趣嗜好,更讓他結識到知心好友(每天為他選最好的電影),成就了真摯的友誼。電影一旦消失,好友頓成陌路,真切的友誼灰飛湮滅,大家再碰上也只是相望不相聞的陌生人。

  在求生與捨棄的掙扎中,主角得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體會到生命為何,孰輕孰重。

  愛貓的人試想想,如果地球沒有貓,你的人生又將如何。

2016年9月13日星期二

「老實」的葉劉


「掃把頭」葉劉淑儀可真是香港政壇一株奇葩。硬推二十三條時幾乎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民調跟現時的689差不多低,還有人說假若這位女士成為特首,他肯定立時移民他國,不留在香港。

  到七一大遊行辭職下台後,葉劉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留學一年,休息一下回來搞智庫,公眾卻已忘了她推銷二十三條的可怕咀臉,對她的印像幾乎一百八十度改觀。零七年參加港島補選幾乎擊敗泛民全力支持的「香港良心」陳方安生,自此以後在港島區參與直選開始每戰必勝,今屆更成為港島票后,不管是新舊泛民候選人都選不過她。挾這樣的民意支持,她要選特首還真的有點本錢,只不知當年說她當特首要移民的人會不會改變主意決定留下來。

  說葉劉是奇葩倒不僅因為她的「無限復活」能力,還有她的政治智慧及能力波動極大。有的時候她表現得英明神武,彷彿有大將之風及台型,能看通大局;有的時候卻又笨得可以,把自己的底牌都翻出來讓人一眼看穿。上屆特首選舉「豬狼決」相持不下,二人又醜聞纏身,市民希望有第三勢力突破困局。葉劉第一時間撲出來說自己有力收拾殘局。誰知搞了好幾天仍得不到甚麼支持,執死雞不成反而露了底,讓人知道她背後沒有甚麼支持,只是光棍一條。

  近幾天進中聯辦「謝票」先講大話後道歉的做法更是匪夷所思。傳媒根本沒有拍到她進中聯辦的照片或片段,看到的只是她的座駕。正常政客肯定來個死口不認,反正誰也不會有證據,省得再解釋。偏偏葉劉來個打倒昨天的我,先作了個大話說「送書」,過幾天又坦白承認真的到中聯辦了,但不肯說談了甚麼,令人疑心更重。像葉劉這樣平白把已逐步平息的政治風波撩起,再把自己變成「大話精」的做法,真是能人所不能,真不知該說她是老實還是「笨實」!

把大國玩弄於股掌的金正恩


 美國、日本、南韓、中國以至俄羅斯加起來的經濟實力足以把北韓這個國家改頭換臉,永遠脫貧。這五個國家的核彈、武器加起來可以把北韓變成寸草不生的荒地。可是,這些腰纏萬貫、武裝到牙齒的大國卻始終奈何不了「東亞頑童」金正恩,被他弄的團團轉。不管他們發甚麼聲明,開甚麼中、日、韓或美日韓首腦會議,只消「頑童」試射一下中程飛彈,甚或花點本錢來一次有時成功有時失敗核試,新聞焦點又再次回到「金頑童」及北韓的身上,大家再次清楚看到朝鮮半島核問題毫無寸進,北韓作為「核子俱樂部」成員或準成員的身份則越來越牢固,而所謂聯合國制裁則一點作用也沒有。

  上一回北韓核試聯合國通過據說是史上最嚴厲的制裁,連中國這個北韓的「老朋友」也信誓旦旦將會嚴格執行。實情是北韓人的生活沒有因制裁而明顯惡化,中朝邊境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難民潮,也沒有飢民湧到中國的情況。而北韓軍事機器包括科研依舊運作正常,並全速向核武國家邁進。經濟沒問題,社會沒飢荒,軍工部門又運作如常,這樣的制裁有誰能說是有效呢?中國政府真的有盡力各項制裁措施嗎?

  也許從同意引入制裁開始,中國就準備好網開一面或網開幾面。一方面當然得考慮歷史情誼與兩黨關係,更重要還是怕趕狗入窮巷,把金正恩這頑童逼得太急,到時候他會有甚麼反應誰也想不到,有可能讓大量飢餓的北韓人越境到中國就食,製造巨大的難民問題。也有可能放手來一場軍事冒險,向南韓作軍事挑釁,令中國進退為谷,既不能坐視,又不想介入。結果,中國只能一邊喊制裁,一邊讓北韓迂迴的取得外滙、石油以及其他戰略物資。

  此外,今次北韓突然核試再一次說明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相當有限,在北韓的線眼也有限。從外交部官員反應來看,中國政府跟區內其他政府一樣,只是在核試引發猛烈地震後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換言之,核試前中國沒甚麼風聲,北韓政府也沒有事前通報一下,連幾分鐘前知會也沒有。所謂最親密盟友居然跟南韓、日本等敵人同時知道發生甚麼事,中國的所謂殊影響力委實有限得很。

  那還有甚麼方法可以令「東亞頑童」金正恩放棄核計劃,令朝鮮半島真正無核化呢?答案是沒有!作為金家王朝第三代的金正恩樣子看來不算精明,但他至少明白封建專制政權的生存之道只有一條,就是牢牢把握軍隊及軍事威攝力。對內,手握軍權,再把軍隊變成國內最大的特權階層基本上確保不會出現兵變,民變則可迅速枚平;即使有個別官員叛逃也不影響大局,只要來個株連九族就可以阻嚇其他人仿效。

  對外方面北韓強鄰環伺,保住政權最好的護身符莫過於擁有核武。有了核武,南韓、日本等直接受威脅的國家固然不敢亂動,萬里外的美國也會有忌憚,不敢胡搞甚麼「斬首」行動對付金正恩,以免不成功被他來個核子反擊,把南韓或日本部份地區變成焦土,駐當地數萬美軍也可能無法倖免。既然美日韓都因此不敢亂動,金正恩政權受外侮的機會大減,他的王朝自然穩妥。再加上看到放棄核武的利比亞強人卡達菲的慘況(被反對派推翻再橫死),金正恩實在沒有理由放棄核武這王牌。

  北韓成為核武國家是指日可待的事。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

中國仍未回答英國提出的難題


  英國新任首相文翠珊前幾天出席了G20杭州峯會,也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過面,談了一下中英貿易關係以至被叫停的Hinkley核電廠投資計劃。可惜中港以至國際傳媒不大關心中英領導高峯會,反而中美安全人員之間的口角(幾乎動手)更受注視。也許在中國政治精英心中,英國已不再是甚麼學習對像,倒更像是個可以收購的目標。中國大企業不是一而再的想收購英超球隊包括老牌班霸利物浦嗎?

  可在著名歷史學者王賡教授眼中,中英的相遇特別是十九世紀以來的糾纏是歷史重大轉折,甚至可以說是歷史版塊撞擊般的重大事件,餘震到現時仍深深烙在中國歷史軌跡;而英國人當年帶來的難題與衝擊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沒有過去,中國領導層仍不得不面對及回答。

 年前王教授到劍橋就中英關係作系列的演講,談的就是兩國的「邂逅」,講稿後來修訂及輯錄成書,名為十九世紀以來的中英相遇:戰爭、貿易、科學與管治」Anglo-Chinese Encounters since 1800: War, Trade, Science and Governance)。顧名思義,王教授是就這四個方面的中英交往作了專題論述。說交往其實是有點客氣,實情是英國人迢迢千里而來把這四個問題硬塞給中國。最觸目、最讓人記得的當然是戰爭特別是鴉片戰爭。正是英國的炮艦打開了中國的門禁,把中國強行拖進西方打造的世界體系,帶來了百多年沉淪、掙扎與苦難。對中國來說,英國人帶來的最大軍事衝擊是:外敵能從南邊和東邊嚴重威脅中國疆城,甚至從海上征服。

  過去的中國王朝包括清朝面對的最大威脅是內陸的力量。從西、北方草原來的一波波鐵騎改變了朝代,也改變了歷史。正因為威脅都在西北腹地,中國的軍事戰略、部署都以陸戰為主,海洋的威脅視為無關痛癢,頂多只有日本倭寇這樣的貨色,動不了王朝的根本。

  王賡武指出,其實十五世紀明朝永樂皇帝曾打造強大海軍,並派鄭和率這支龐大艦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州東岸。以規模及戰力計,鄭和艦隊有可能是當時全球最強大的艦隊。只是,永樂以後的明朝皇帝很快重回重內陸輕海洋的傳統。清朝君主來自東北森林、草原的遊牧民族,對海洋更是不以為意,收復台灣後也沒有把海上實力當一回事。直到英國艦隊東來,強行以強大海軍從中國的東南軟腹攻進來,先是拆掉天朝大國的門面,然後直接威脅到帝國的安危。英法聯軍、八國聯軍都是從海上挺進京城,直刺中國的政治心臟地帶。

  今天,英國的艦隊已不再能七海稱雄,甚至因經費不足連一艘航空國艦也未能維持。但是,中國的海防問題並未過去,反而更需要重視。一方面因為中國的政經重心都已在沿海地區,這個軟腹若不能守備好隨時出危險;另一方面比當年的英國還要強大的美國在東海、南海都有強大的海軍力量,對中國的威脅不言而喻,顯然,英國人十九世紀出的難題中國政治精英仍不能不回答。

  除了軍事、海防問題外,英式管治特別是法治同樣刺激著中國的領導層。自從十九世紀英國打破了中國固有的管治理念與制度後,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政治精英都在尋找一套穩妥、可行及持久的管治架構。過去他們往法國共和、美式民主,後來又選擇了蘇聯式的集權體制,對英國式的漸進改革,對英國人倚賴慣例與常識治國不以為然,沒有耐性好好學習。但中國越走向現代化,越發覺英國式的管治特別是法治與秩序的好處。

  此外,不同華人社會包括新加坡、香港的穩定、和諧與相對公平也得益於英國建立的制度與價值。前一百五十年中國沒有好好跟英式管治方式邂逅,沒有餘裕深入了解當中的好處;往下來中國要長治久安,實在該向英國的管治模式取經。

2016年9月6日星期二

「阿人」告別


  看到何人(李卓人)雙目含涙在台上謝票實在有些不忍,因為這次謝票不是勝利的謝票,而是告別的謝票。輸掉這一仗以後,「阿人」大概不會再重返議會了。

  認識「阿人」是在八九民運期間。當時他代表香港的支援團體把現金及物資帶到北京,支援在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學生。到六四血腥鎮壓,「阿人」等撒退回港,誰知在登機後卻被內地公安上機硬生生抓走,扣留了幾天,安危未卜。當時北京處於「紅色恐怖」,解放軍仍在長安大街,大家都怕這個剛三十出頭的熱血青年自此成為階下囚。幸好過了幾天北京總算讓他回港,當時大批市民到啟德機場接機,恭賀他劫後歸來,場面感人。

  自此以後,「阿人」除了繼續在老本行工人運動、爭取勞工權益着力外,跟平反六四、爭取民主人權也結下不解緣。到現恍眼快三十年了,跟當時的年青新銳相比,「阿人」此刻無疑少了點新鮮感,甚或看來有些疲態;但其實他在維護勞工權益,爭取民主人權自由工作上從沒有放軟手腳,絕不是坐收議員人工、津貼之輩。在七一遊行、六四晚會,在民間和平抗爭行動時「阿人」仍然站在最前面,喊口號的聲音依然響亮。

  可惜,時不我予。就像世界很多地方一樣,政治資歷變成包袱,選民重視的不再是往績、經驗,而是新鮮感、噱頭、新點子。再加上香港陷於政治亂局太久,大家志切求變,想找新面孔,再加上配票不均,「阿人」就這樣落馬了。

 「阿人」,不必氣餒、難過,他為勞工、為民主自由人權做的工作,流的汗水淚水,市民是會記得的!

2016年9月2日星期五

從邱吉爾的雋語看立會選情


  在眾多關於選舉的名人雋語中,最喜歡的還是英國名相邱吉爾說的這番話:

At the bottom of all the tributes paid to democracy is the little man, walking into the little booth, with a little pencil, making a little cross on a little bit of paper(民主的真締就是讓平民百姓走進不起眼的票站,用小小的鉛筆在選票上畫上小小的記號)。

  喜歡這個quote 有兩個原因。其一言簡意骸,沒有慷慨激昂的big words只是把投票過程老老實實的說清楚。可就是這個過程,這個讓平民百姓參與的過程決定了誰在台上,誰在台下,管你是天皇貴冑還是一介草莽,得到授權就成了王者,民主的真意就是這樣簡單。喜歡這個quote 的另一個原因是人,是邱吉爾。這位領導英國戰勝納粹,帶領國民熬過最艱難時刻的政治領袖戰爭結束後立時被選民拉下台,由工黨的艾德禮替代。可邱吉爾沒有因此而對民主體制失卻信心,而是繼續努力奮鬥,1951年終於在選民支持下重登相位。由這樣一位經歷過起起跌跌,嚐過選舉甜酸的人來說民主選舉是那碼子的事,自然特別有說服力。

  今次立法會選舉由於選情紛亂,碎片化情況嚴重,不管建制或非建制陣營都充滿同室操戈的味道,令不少人包括學者、長期從政的人憂心仲仲,不知星期天會出現甚麼結果,會不會把香港帶向更淪落的境況。這樣的擔心不能說過慮。梁振英當權四年對香港的核心 價值、制度造成巨大的破壞,能在本地層面制衡他的只有立法會。一旦立法會失守,讓建制派取得三分二多數,立法會制衡梁振英及政府的能力將大大降低,市民隨時得硬食各種各樣惡法、惡政,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

  然而,要防止出現這樣的惡劣情況,我們能倚靠的,香港能倚靠的也只有平民百姓手上的一票,只有近四百萬民踴躍的走進全港不同票站,為香港的未來,為守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及制度出一分力。

 儘管北京、建制派用盡這樣那樣的旁門左道種票、呃票、變相逼人投票,但他們能影響到的從來是少數人。大部份選民還是有自由意志,還是有能力及意願自行選擇的,只要這大部份人願意站出來,決心以手上的一票守護良知及香港核心價值,那一切依然有希望,梁振英及特區政府仍然不可以為所欲為,甚至可以促使北京認識到梁振英根本是個包袱,該棄之而後快。

  要捍衛的香港核心價值是甚麼?那就是人權、自由與民主。人權就是讓每一位市民受到尊重,活得有尊嚴。不管他們來自甚麼地方,有甚麼政治宗教信仰,性傾向是甚麼,是甚麼族裔,他們的權利都該受尊重,不受任何形式的侮辱歧視。那些努力捍衛人權、個人尊嚴的候選人該優先投票支持,搞分化、撕裂的不管口號叫得多動聽也該避之則吉。

  爭取自由民主比較棘手,比較難分辨,因為幾乎所有候選人都以此為口號,都不會否定自由,民主的重要性,甚至工聯會、民建聯、西環契仔們都懂得把自由民主掛在口邊。因此,重要的不是說的有多漂亮,而是過去實際做了些甚麼,是持續的做還是忽然民主,是一路堅持走下來還是只想拆大台爭位。拿着這些指標就能分辨誰是真正在捍衛民主自由,誰只想自己做主其他人做「民」。

  不少人對今次選情悲觀,但其實市民的眼睛從來雪亮,真神假鬼還是看得到的。星期天的選舉市民、選民也會擦亮眼睛,成為捍衛人權自由民主的最後防線。

2016年9月1日星期四

含笑投票


  有人說今年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太多,太碎片化,很難作決定。倒沒有這樣的感覺。隨着投票的日子越來越接近,不同政團、候選人的面目、立場其實越來越清楚,誰是人誰是鬼一目了然,再也隱藏不了。既然面目已清清楚楚,選誰實在容易。

  看得最清楚的當然是那位近幾年變來變去,從一個組織走到另一個組織再搞另一個組織的「教主」。不知是因為「教主」徒孫多打手多所以誰也不敢開罪他,不管他做甚麼,不管他如何像變色龍也沒有人狙擊他,翻他的舊帳。直到他的前度「靈童」馬草泥在選舉論壇直斥其非,大數教主如何配合「阿爺」,如何從搞拉布變反拉布,如何從所謂反共義士變成堅決擁護基本法,如何不斷打倒昨日的伙伴同志……。那一分鐘的數落真是說的痛快,聽的更痛快。聽完這番發言,再想想他過去八年如何變來變去,該如何投票及他及他的同伙不是很清楚嗎?

  還有那些挾傘後組織之名出選的所謂政壇新人類。他們究竟在傘運出過甚麼力,做過些甚麼已無法考證。重要的是這些新人類活脫脫「得個樣」。在論壇中被對手問得仔細一點已露底,不是支吾以對就是拖拉含糊其詞,究竟自己及團體想爭取甚麼也不清不楚,唯一清楚的是想爭位入局。像這些既無往績又無理念只知搶位的所謂新人類,像這些超速成為「政棍」的人,你要把手上的一票送給他們嗎?

  非建制派選民其實一點也不難做決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