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

排隊買樓


  若果你準備拿出一千萬購物,那不管你走進 甚麼 Guxxx, Chaxxx,Hermxx大概都會得到貴賓式的歡迎,不但隨意請店員拿這個那個袋袋比併研究,甚至可以請店舖關門一會讓你不受騷擾。

  可若果你拿一千萬買樓的話,對不起,你只能跟其他幾千人一起擠在商場、街頭排隊,要站多久不知道,想上廁所不容易,真是企到腳軟仍隨時空手而回。有誰想過花一千萬買樓還要如此坎坷!

  這個叫海之戀的樓盤有甚麼吸引力不大了了,只知道它位處荃灣海傍鄰近西鐵站,交通算是便利,而對岸就是九七年後名聞全港的浩劫灣或灝景灣。

  想到這裏只覺得歷史實在諷刺。想當年(97年)灝景灣開售同樣熱爆,排隊睇樓就要幾小時,自己也是信眾之一,希望先上車再算。排了一小時多終於看到示範單位,拿到價單,隨着人潮兜了一圈以後倒反而靈台清明起來,覺得樓價這樣貴實在沒理由。

  當時看中的單位面積500多呎(建築面積)。價格已是380萬;一旦上車,首期就是100多萬。月供則得花去收入的一半,還得來個25年馬拉松供款,真是要多灰有多灰。想想,人生有多少個25年,最後決定放棄!

  身邊有些朋友覺得這個決定太儍太不合宜,有的還說今次唔上車以後都好難上車,只能不斷捱貴租。

  不過,排隊買樓盛況後不過一年,灝景灣變浩劫灣,高價入貨的都變了樓蟹,有的物業還變成負資產,想脫身也脫不了,真是苦不堪言。

 「海之戀是另一個浩劫灣還是可以繼續升值的金礦我不敢說,只是歷史經驗印像太深,總覺得排長龍買樓不是甚麼好兆頭。

 

2017年5月28日星期日

曼城恐襲將改變英國面貌


  英國首相文翠珊在曼徹斯特恐襲後提升了國安警誡級別至最高的「危急」(critical),動員5千軍隊協助守衞重要公共建築物包括國會、皇宮及一些公眾活動場地。而未來一段短時間若英國其他城市再發生大規模襲擊的話,只怕有更多英軍會被調動到街上巡邏,令英國各地街頭跟美國及其他歐洲大城市如巴黎一樣,四處見到荷槍實彈的軍警戒備。

  英國大小城市包括倫敦的治安向來不錯,至少比美國城市好一些。petty crime 如「扒手」、「盜竊」、「偷車」之類當然免不了,但暴力罪案特別是涉及槍械的罪案極少;此所以英國一般警察在街上巡邏都不會持槍,只有執行高風險任務的警察才會帶槍。走在倫敦、曼城或利物浦街頭,大家只會看到輕裝巡邏的警察,鬧市的氣氛登時少了一份緊張,旅客容易感到自在舒適,可以放心閒逛。

  當然,英國也曾經歷過長時間的恐怖襲擊潮潮。爭取北愛爾蘭脫離英國跟愛爾蘭統一的愛爾蘭共和軍(IRA)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惡名昭著,不但在北愛爾蘭四處襲擊英軍據點及暗殺軍警,他們對英國本土目標包括政治人物、政黨、皇室成員也不放過。1979年炸死王夫菲臘親王舅父、末代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伯爵(Lord Mountbatten)就震驚中外。

  一九八四年保守黨在布列頓舉行黨大會,愛爾蘭共和軍又在黨高層下塌的酒店放炸彈,把酒店炸個七零八落,首相戴卓爾夫人及丈夫僥倖逃過大難,但匆忙穿睡衣逃難已狼狽不堪。炸彈襲擊最終令五人死亡包括一位保守黨議員,另有數十人受傷。事件沒有改變鐵娘子對共和軍的強硬政策,但充份反映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政府的巨大威脅。除了這些觸目的炸彈襲擊外,共和軍也不時進行野貓式攻擊,例如在重要地鐵站、鐵路樞紐放置真或假炸彈,然後在last minute通知當局疏散人群及拆彈,藉此製造各種混亂及不安以向英國政府施壓。

  儘管IRA 大小襲擊不斷令內部安全受威脅,但英國政府只在北愛爾蘭部署英軍巡邏及執法,本土戒備沒有明顯提升,也未調派大量持槍軍人四處巡邏,而警察仍堅持不持槍巡邏。若因為伊斯蘭國的恐襲威脅而令英國改變這個較寬鬆的保安環境,英國大小城市的氛圍與面貌已為之一變,頗有點未打已先輸一仗的味道。

  不過,英國提升警誡級別,派出大量持重武器的軍警巡邏倫敦等大都市重要地標也許是無可奈何的事。跟IRA相比,伊斯蘭國是個更難纏、更冷血的對手。愛爾蘭共和軍發動炸彈襲擊當然造成不少死傷,但他們有清晰的政治目標,襲擊純然是手段,背後想的仍然是在政治上解決北愛爾蘭歸屬問題。此外,他們不少炸彈襲擊都會事前預警,讓有關方面疏散民眾,反映他們不以濫殺為樂。

  伊斯蘭國卻可說集野蠻及ruthless於一身。他們發動襲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殺傷最大數量的平民,從而製造恐慌及仇恨,為更大的流血事件及交戰作準備。對伊斯蘭國恐怖份子而言,不管是放炸彈、亂槍掃射、駕駛貨車衝向人群都只為了殺人,不是要發出甚麼訊息或促成甚麼政治談判。可以說,除了以武力、暴力回應外,暫時沒有甚麼其他方法處理伊斯蘭國的威脅。既然要提升武力與暴力,倫敦、曼城街頭難免看到越來越多手持自動步槍緊張兮兮的士兵、特警。在西敏寺及泰晤士河畔無憂無慮散步的光景也許一去不返了!

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

讓梁振英面對尼克遜的命運吧!


  因水門醜聞被國會彈劾最終自行辭職下台的尼克遜對權位看得極重,不肯隨便認輸,對傳媒、國會調查他涉及的不當行為包括妨礙司法公正深惡痛絕,面對鐵證如山也不肯承認失誤。即使下台後好幾年接受訪問,他仍然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千方百計找辯解,還拋下了這樣一句話:When the President does it, that means that its not illegal(凡是總統做的事都不會是不合法的)。

  尼克遜當然希望這句話是事實,因為按這樣的邏輯,只要他以總統身份下的決定不管是找人破門竊取政治對手的機密、教唆官員妨礙合法調、非法竊聽對話、銷毀證據……等都立時變成合法或至少不再非法,沒有人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責任。可惜,這只是尼克遜的白日夢,從傳媒到國會到執法機構仍不斷追究他的過失當違法行為,最終令他不得不引咎下台。

  此時此刻,梁振英顯然有著尼克遜般的憧憬。在梁振英眼中,他以特首之位做的事和決定都不會是失當或違法的,因此都不該被追究責任。他若不是這樣想,怎麼會對立法會UGL專責委員會如此輕蔑不尊重,不但繞過正常程序找周浩鼎暗中擾亂委員會的工作流程及調查範圍,不但一再批評立法會的調查是沒有根據的政治逼害,更千方百計想DQ調查委員會最有專業會計知識的成員--梁繼昌,藉此打擊調查委員會的工作。像這樣恃權位胡作胡為,不顧確當程序,不尊重立法會及議員獨立權力的人,跟尼克遜的言行不是很類似嗎?可我們能讓這樣的人計謀得逞嗎?能不堅持追究他的失誤嗎?

  事實上梁振英收取UGL 400萬英鎊(當時值港幣5000萬左右)酬金一事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絕不能輕輕放過。更重要的是,儘管事情已揭發近三年,案件的很多基本事實仍沒有弄清,梁振英也沒有清楚解釋。港大法律系首席講師張達明先生前天就在梁振英的臉書寫下九問梁振英的留言,公開要求梁振英就UGL酬金事件多個不清不楚的問題作回應,包括:梁振英收取對方400萬英鎊以支持UGL收購戴德梁行一事是否已知會公司董事、債權人和股東,並取得他們同意?為何離職協議不是由戴德梁行與梁振英簽訂?梁振英收取報酬後是否承諾不批評UGL的收購行動?梁振英何時收取酬金及有沒有作出申報……等。

  梁振英一直強調涉及UGL事件的事實已清楚顯示他沒有任何問題,外國執法機構也沒有跟進,可法律界人士張達明先生隨便數一數就有至少九個重大疑問沒有澄清,公眾甚至連梁振英究竟何時收到酬金,有沒有打算申報也被蒙在鼓裡。梁振英說的事實已清清楚楚不是睜眼說謊嗎?面對始終不願開誠佈公的梁振英,立法會專責委員會能不加把勁積極調查事件,給市民一個交代,不負市民的重託嗎?

  當然,梁振英的失誤及不當作為已不僅UGL事件這樣。他為了干擾UGL調查不顧行政立法權力的分別,不顧基本法規定的立法會職權,公然以特首權勢干擾立法會的工作,為自己製造有利的處境。像這樣公然蔑視踐踏立法會尊嚴及權力的行為,像這樣嚴重破壞行政立法關係的行為絕不是一時的失誤。而是接近瀆職的濫權行為。

  為了保護立法會的尊嚴,為了止未來特首再有類似的濫權做法,立法會當然有必要全力追究梁振英私通周浩鼎干擾立法會調查的事。二十八位非建制派議員已聯署動議啟動彈劾特首的程序,追究梁振英的責任。雖然在建制派佔多數的情況下彈劾動議難以通過,但梁振英如此胡作非為踐踏議會絕不能漠視,議員絕對有必要以實際行動追究禍首保護議會的尊嚴。

  香港是法治社會,重視權力制衡,不容任何人包括特首隻手遮天,凌駕法律、確當程序及其他機構的法定權力。梁振英的所作所為已明顯越過社會接受的底線,並擺出一副凌駕一切、睥睨一切的態度,我們怎能硬食他的不當行為?就讓他面對尼克遜那樣的命運吧!

 

2017年5月25日星期四

中國年輕世代的「口罩詛咒」


  中國人不易做,做中國的年輕人更是難,即使有幸到外地留學開眼界依然被內地的「霧霾」籠罩,不能隨便呼吸清新、自由的空氣,否則隨時惹禍上身,前途難料。今年剛從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的楊舒平小姐就成了最新的「受害者」。

  前幾天,楊舒平小姐參加馬里蘭大學2017年畢業禮,還被選為畢業生代表發言。這本來是個美好的經驗,很值得跟其他同學、年青人分享。而楊小姐顯然也努力做了功課,寫出了一篇有個人感觸、有宏觀視點、有熱門話題、有涉及中西文化衝擊的演說。在台上演說時也相當有自信及流暢,以大學畢業生來說算是表現良好,絕不失禮。

  可是,演說視頻及內容公開後在中國大陸引來的不是掌聲讚譽,而是排山倒海的批評、質疑、攻擊。好鬥的官媒如環球時報固然批評楊舒平的言論侮辱中國及媚外,大批網民也槍口一致的指她在宣揚「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官辦的留學生團體指演講令內地留學生無比尷尬。連最權威的官媒人民日報也批楊舒平的演講充滿偏見。從這樣的態勢看,楊舒平雖然已就演講道歉,並說自己無意批評祖國,但她的麻煩只怕才剛剛開始。

  楊舒平究竟說了些甚麼令北京官媒以至內地網民怒火中燒呢?其實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事,她沒有要打倒中共或平反六四,沒有批評中共是專權政府,楊舒平只是把自己在美國五年體驗到的清新、自由空氣如實說出來而已。這裏引一下她的說話:

「這裡的空氣是那麼的清新甜美,覺得份外珍貴……我的眼鏡上不再有霧霾,呼吸不再困難,也沒有了壓抑,每一口呼吸都是愉悅的。今天我站在這裏,仍然忍不住想起那種自由的感覺。」

「在馬里蘭大學融入到不同社區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許多不同角度的真相。很快,我意識到在這裡我有機會可以自由地說,我的話是有價值的,你的話也有價值,我們所有人的話都是有價值的。」

  這些話聽在美國及其他來自民主開放國家的學生耳裏大概不會有多大反應,清新、自由的空氣早已是生活的一部份,不會大驚小怪。可對中國政府、官媒以至盲目愛國的網民而言,楊舒平的話卻「大逆不道」,因為這些話戳中了中國的痛處,刺中了「強國」的要害,令「強國」努力打造的高大形像土崩瓦解,從一個看似走在時代前頭的巨人變成終日要戴着口罩不能輕鬆呼吸自在說話的侏儒。他們怎能不勃然大怒並不惜開動輿論機器圍剿楊舒平呢?

  其實,楊舒平的話與其說批評,毋寧說是一種culture shock(文化震盪),一種到達新土地領會到的新視點。對在內地成長、經年累月受官方傳媒及教育操控思想的年青人來說,大城市空氣污染、霧霾是常態,外出戴上口罩以阻隔污染物是常識,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當他們踏足像美國這樣空氣清新的國度,可以隨意把口罩除下時,他們怎能不覺得驚訝及難以相信,怎能不印像難忘呢?

  當然,更大的震撼是美國自由、敢言的「空氣」。在內地的教育及傳媒境中,思想控制是正路,官媒、高官才有話語權,一般民眾卻得謹言慎行,因為說錯話、站錯隊後果嚴重,輕則被滅聲消除微博或其他網上帳戶,重則有公安上門抓人治罪,甚至人間蒸發。年青人的父母大概早已教導他們要聽話不要亂說話,學校、師長大概也有提醒他們不要碰爭議問題。可當留學生到達美國,一下機就可以隨便上Facebook及在網上瀏覽,在學校可以討論爭議不同的問題,不管性別種族歧視到氣候變化到是否該彈劾政府領導都能暢所欲言。可真是人人有權發聲,人人有說話的自由,捱慣「一言堂」的年青人如楊舒平怎能不覺得這份自由空氣彌足珍貴,成為他們畢業時銘記的經驗。

遺憾的是,楊舒平等年青留學生在外國留學能盡情呼吸清新、自由的空氣頂多只是一個悠長假期,難以持久。當他們學成回國,下機的一刻又得再次戴上口罩,重新適應霧霾、高壓的空氣,不能再自由自在的呼吸,不能再隨心隨意發言。

2017年5月23日星期二

追夢者


衷心恭賀成功攻頂登上珠穆朗瑪峯的曾燕紅女士,成功真的不容易,這份啟發及經驗更是難得。

 早前朋友在Facebook轉發有關她的消息才開始關注她的故事。知道她到達base camp準備登頂心中祈盼今次能成功。

  前不久在這裏介紹過「聖母峯之死」這本教人越看越痛惜的書。九六年一場雪災,奪去了十多位登山者的生命,包括經驗非常豐富的專業領隊,其中一位更是在Hillary Steps 附近硬撐了一天再活活凍死。珠峯就是這樣危險難測的地方,裝備最先進充足,support最周全的人也未必能成功登頂,登頂後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曾小姐自己也吃過山的苦頭。先前兩次嚐試已險象橫生,2015年的一次因山區大地震令Base Camp蒙受重大打擊,在營地準備登山的曾小姐因此身受重,多處骨折還有膝蓋十字韌帶斷裂。不少人受過這樣的挫折大概會重新考慮是否值得為登頂付出這許多,是否值得再拿生命作賭注。而且,誰也不知道第三次再來會遇上甚麼橫逆,有沒有成功的機會。

  曾小姐沒有因重傷、挫折退縮。對長期擔任老師的她來說,登頂是她對自己的許諾,也是對學生的鼓勵,希望以身作則鼓勵學生追夢。試想還有甚麼比登上地球最高點--8848.48米高的珠穆朗瑪峯更困難的挑戰,更難圓的夢?

  “Sky is the limit”  是句老話,攀上珠峯可說是最接近這句話的意思的了。曾小姐用雙腳走到 limit ,她的學生受到的鼓勵非同小可,未來有不少肯定也敢於挑戰不同的「高峯」。

  

為何狙擊梁繼昌


起先不太明白梁振英為何對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如此恨之刺骨,不但罕有的提出誹謗控訴,還一而再公開要求他退出調查UGL的專責委員會,一派「有佢冇我」的姿態。

 N試想想在立法會內挑戰梁振英最厲害的要數長毛,駡他最凶的也是他。但梁振英至少沒有以個人名義控告長毛。數政治殺傷力,梁繼昌孤家寡人,頂多只是泛民主派一員,在泛民陣營中不算是擔大旗的人物,全力打擊他對泛民整體傷害不大。

  仔細想了又想才明白是梁繼昌的專業背景「累事」。梁振英最怕甚麼?當然是UGL 5千萬酬金的調查掀出甚麼不利的材料或證據。若果立法會的調查委員會找到甚麼新情況,即使未必涉及刑事罪行也大有可能是嚴重政治失誤,形同摑貴為國家領導人的梁振英一巴掌。

  在調查委員會當中,建制派的議員要不是「CY針」就是只想霸位或頂住泛民主派壓力的人,根本無心追究。泛民主派的四名議員無疑會全力以赴,但說到查帳查數,找尋稅務上的「蠱惑」,會計師出身的梁繼昌肯定最有能力,也最敏感。任何不合理的帳目他都比較容易找出來。有這樣的人在調查委員會怎不令梁振英如芒刺在背。

  若果能把梁繼昌逼走,泛民議員不管是大律師楊岳橋還是林卓廷、尹兆堅都未必有足夠的會計專業知識追究問題,切中要害,可能令調查無功而還。

  梁振英拚命狙擊梁繼昌果然喑藏機心。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美國自廢武功 中國乘虛而入


  零八年金融海嘯前後,最多人談論的課題除了西方發達經濟體能否復元,如何恢復增長外,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龍頭也是熱話。當時最樂觀的估計是2015年,較多人則認為2020年是最可能的年頭。現在2015年已過,中國GDP總量仍大只有美國的三分二左右,增長更從金融海嘯前後的動輒10%跌至6.7或更低,能否在2020年超越美國已成極大的疑問。

  儘管在GDP追趕戰方面中國暫時仍跟美國有一定距離,但在對外關係及國際影響力上北京正急步趕上,並有可能借「一帶一路」的大規模基建援助計劃大幅增加影響力,拉近兩者的差距。

  剛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峯會看似講多過做的政治騷,沒有太多實質的計劃,北京承諾再多拿1000億人民幣支持相關基金暫時也不過是個數字,未有具體計劃。但今次高峯會有幾點值得注意。

  其一是原來對北京推動的經濟合作計劃非常抗拒的美國、日本都特地派出代表團參加會議。兩國出席峯會的都不是政府之首或最高級財金官員,但有官方代表團出席已算是突破。據說中日官員還就是否參與中國主催的亞投行(AIIB)交換意見。美國代表團則保持低調,主要以了解情況蒐集資料為主,但美、日兩國從抗拒、抵制到加入會議可見她們明白中國的外交、經濟實力已跟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不宜來個硬碰,甚至可能被逼加入由中國設定遊戲規則的架構。

  其二是沿線國家元首踴躍參與,隨便數一數就有俄羅斯總統普京、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等。這些國家有不少向來跟美國關係密切如土耳其、菲律賓是盟友關係,他們仍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活動,顯然希望從千億基建大計中分一杯羹。

  以緬甸為例,她自從政改及重投國際社會後一直是美、中、日各方爭取的對像。可最近大半年手握實權的昂山素姬一再到北京訪問及出席活動,今次也親自到北京參與一帶一路峯會,顯見在緬甸心目中權力的天秤正向北京方面傾斜。再過幾年當一帶一路的投資項目如港口、鐵路、公路陸續開展,中國跟這些國家的實際聯繫肯定加強,變相增加她在這些沿線國家的影響力。

一帶一路作為擴大北京影響力的工具之所以煞食除了白花花的千億鈔票外,還得加上援助或投資不帶政治條件。要知道美國以至歐盟的對外援助往往附帶政治要求,例如人權紀錄、新聞自由、政治開放程度……等,或至少會向接受援助的國家指指點點。對巴基斯坦、土耳其、中亞國家而言,在沒有其他外援財源的時候,她們只好硬食西方大國的lecture

  現在,北京開宗明義不會推銷自己的意識型態或政治制度,受助國如何專權、如何踐踏人權也不理會,照樣投資、貸款興建鐵路、港口基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強權、強人政府自然正中下懷,歡迎不已,並捨西方取北京,意味中國大有機會取代西方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

  當然,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還有一個意料不到助力,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這位仁兄上台以來在外交上亂搞一通,除了跟俄國眉來眼去以外,其他國家包括傳統盟友的關係有壞冇好。再加上內部管治混亂,不斷出爭議以至醜聞,不斷要澄清、闢謠,自顧不暇,根本沒有能力或計劃跟北京周旋。在一邊大力加強外交攻勢一邊自廢武功下,中美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自然此消彼長,越來越趨向G2格局。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老人恐怖分子


  近期香港的新聞雖然有點匪夷所思,難以置信,但跟小說家的想像還是有點距離。剛看完日本著名作家村上龍的「老人恐怖份子」,故事非常破格又 think out of the box,卻絲毫不失現實味道與意義。

  老人與恐怖份子連在一起不容易。一般而言,人年紀越大越趨向保守,維護現有制度與價值不甘後人,跟對現實不滿要求推倒重來的恐怖份子先天上就有點矛盾。而且老人體力、精力大不如前,要策劃、執行襲擊不容易。

  可在村上龍筆下,「老人恐怖分子」不但可能,而且有極強殺傷力,因為他們有錢,有二次大戰時的武器及相關知識(化學武器),還有能力洗年輕人的腦讓他們甘心按指示發動襲擊。以日本社會而言,銀髮族比年青人富有是常態,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時掘到第一桶金的人,只要沒泡沫爆破時沒傷元氣,身家肯定相當豐厚。

  此外,日本二戰投降後成了「棄武」社會,軍隊、軍事知識跟一般人相距甚遠,倒是經歷過二戰的80、90老人才有相關經驗、知識,並能夠用軍事部署的手法用在恐襲上。

  最重要的是老人看準當今社會有大量沒有方向、目標的年青人,他們想要服從誰、倚賴誰,希望有「教主」告訴他們做甚麼事有意義,做甚麼可以受到大家矚目稱讚。老人們只要找到想做「教眾」的年輕人,再讓襲擊披上崇高的使命如讓腐朽到極點的社會火浴後重生,這些年輕人就可能被鼓動放毒氣、放燃燒彈……造成聳人聽聞的慘劇,到時人人注意,也許比「神風特攻隊」還受敬重。

  小說長達500頁卻引人入勝,有時候還看得心寒不安。對現實紛亂擔心的人大可好好看看。

2017年5月18日星期四

應該DQ周浩鼎這議員敗類


  梁振英五年禍港令我們的城市走樣變形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他肯定會被釘在歷史恥辱之柱上。但要不是有些人配合他,跟他狠狽為奸合謀禍港,他的為害不致這麼大,這麼深遠。

  最新近跟梁振英狠狽為奸的是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他居然自甘成為梁振英的扯線公仔,為他在專責調查UGL 5000萬酬勞風波發功,好令調查朝對梁振英有利的方向發展。像周浩鼎這種出賣立法會同僚,破壞專責調查委員會工作及公信力,閹割立法會監察權力的議員不但該立即退出UGL調查委員會,不但該向公眾及選民道歉,更應該引咎辭職以示負責。

  梁振英收取UGL 5000萬酬金沒有申報是非常嚴重的政治失誤,事件涉及特區最高層官員的誠信與操守,足以影響整個特區政府的公正性及公信力。為了弄清楚事情真相包括協議在何種情形下簽訂,有沒有涉及延後利益,有沒有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除了執法部門特別是廉政公署有必要窮根究底作刑事調查以外,立法會作為制衡、監察特首的主要政治機關同樣有必要發揮作用,為市民解開種種疑團,為市民弄清楚UGL事件有沒有涉及任何貪腐的情況。

  可惜,在建制派主導的立法會開展相關調查不容易,建制派議員從一開始就不太熱衷弄清UGL事件詳情,總是左推右托不願進行調查,直到有強大民意壓力加上去年九月立法會選舉的鮮明結果才令他們改變態度,同意成立委員會。

  正當專責委員會準備開展工作,開始籌劃調查範圍及基本框架的時候,作為委員會副主席的周浩鼎居然在沒有知會委員會主席及其他委員的情況下,秘密跟梁振英這個「被告人」見面。不但私下見面,周浩鼎還全盤接受梁振英有關調查委員會如何運作、該處理甚麼問題的建議,讓「被告」對調查程序有不恰當影響,置調查委員會的中正、獨立性如無物。情況就如法院陪審團退庭商議案情時,忽然有個別陪審員跟被告接觸,還讓被告影響討論進程與內容一樣。像這樣的陪審員(調查委員)怎能確保裁決程序公正,怎麼還能留在委員會!

  同樣重要的是,周浩鼎是民選立法會議員,首要工作是為選民、市民監察特首及政府施政,避免失誤之餘更要嚴防任何貪腐。立法會大會既決定按民意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處理特首收取UGL利益的風波,作為議員的周浩鼎有責任全力以赴,無畏無私的執行調查,以不負市民的重托。誰知這位周浩鼎卻首鼠兩端,身為調查委員會成員不好好堅持調查的獨立公正,反而引狼入室,為可能涉及不當行為受調查的梁振英暗中出力,影響左右委員會的工作,以達成有利梁振英的情況。這種開門緝盜的做法已完全出賣議會與市民託負,違反了對選民及市民的承諾,並且嚴重傷害了立法會監督政府、特首的能力。犯下這樣嚴重錯誤的周浩鼎怎能不立時辭職以彌補罪過呢?

  其實,負責管理立法會議員個人表現及操守的委員會也有必要主動研究周浩鼎的個案,並考慮作出相應的懲處包括DQ他的議席。試想想鄭松泰不過在議事堂做一些小學雞式的搗蛋行為如把桌上的區旗旗倒插就惹來建制派群起圍攻,還成立專門委員會研究如何懲處。周浩鼎的行為對立法會造成的傷害大得多,也令議會議員的名節大受打擊,甚至引發公眾的輕蔑嘲笑。立法會怎能厚此薄彼不追究周浩鼎的過失呢?

  而從梁振英使用不恰當手段也要干擾立法調查UGL事件可見,他對調查顯然非常憂慮,擔心調查過程像打開「潘多拉盒子」那樣牽出更多對他不利的材料。正因此如,立法會的調查委員會更有必要加把勁全力調查事件,並把會議變成公開聆訊,以避免再出現梁振英以黑手操縱某些建制派議員的情況,以防止再出現類似周浩鼎這樣的敗類!

2017年5月17日星期三

二奶命


  今季英超快將煞科,冠軍篤定由車路士奪得,亞軍則是熱刺。這樣的結果其實有點可惜,除了個人不喜歡車路士這球隊之外,更替熱刺只能做二奶有點不值。

  熱刺向來是一支有趣的球隊,在英國大球會中算異類。過去很長時間都踢技術型進攻足球,生產過大批英國罕有的技術型球員如荷度.華度等。看熱刺的比賽悅目有章法,跟作客高Q大棍、穩守突擊的傳統英國球隊不一樣。

  可惜,技術型球員一般防守意識能力較弱,只管進攻及控球,容易有錯失給對手突擊成功。熱刺有時拼命進攻可以追回,可當人家加強防守便屢攻不下,不該輸的賽事就這樣輸了,結果落得有口碑冇成績,聯賽往往在中前位置,與冠軍無緣。

  好不容易來了個叫普捷天奴的人當領隊,鞏固了後防,加強了體力速度,發掘了有射門觸角的年輕射手,不再像以往那樣華而不實,而是攻得鋭守得穩。看他們前幾個星期痛宰阿仙奴就十足冠軍相,比這隊老牌Big 4 高一班。

  若果能讓這支重生的球隊取得冠軍,不但能進一步打破英超被幾支球隊壟斷的局面,還可以繼上屆的李斯特城後再出現一支新的冠軍隊。

  很不巧熱刺像前幾季的利物浦那樣,碰上車路士這攔路虎。在干地領軍下,幾位主力球員如夏沙特、迪阿高哥斯達全季表現優異,有用不完的力氣與運氣,從季中開始一直排在第一位,熱刺不管怎樣追趕也追不上,不得已屈居第二,但已拋離三至六名的勁旅如曼城、利物浦。

  季後白鹿徑球場拆卸,下季熱刺得換主場,主力球員又可能被撬離隊,能否保持水準是未知數。今季打出超水凖仍跟冠軍擦身而過,要再有同樣的表現及機會不容易啊!

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

水門事件2.0難以出現


特朗普怒炒FBI局長科米的事繼續發酵,狂人總統的解釋則天天新款,起初說是司法部長建議「炒魷」,然後說是自己揸主義,後來又說不管建議如何科米都「冇得留低」。Fire科米的原因同樣越說越懸疑,一時說他處理希拉莉「電郵門」事件不當所以要「炒」,一時說他管理FBI一團糟,全局上下怨聲載道(署理FBI局長已否定有關說法);一時又說是因為他太着力調查俄羅斯政府與特朗普選舉團隊關係而被清除。

   雖然特朗普向來以前言不對後語見稱,但像今次那樣每天改變說法打倒昨天的我還是非常罕見。最新的發展是,特朗普還在twitter公開威嚇被炒的科米不要亂說話,因為他可能把兩人的秘密會面錄音。

  又是秘密錄音又在執法當局調查總統團隊期間把負責官員撤職,還要加上幾天內不斷改變說法,整件事變得越來越像令尼克遜總統下台的水門事件。好些大報、主流傳媒包括當年一手拉尼克遜下台的華盛頓郵報已充滿相關的聯想。有的說FBI隨時出現另一個「深喉」(deep throat)把爆炸性內幕漏給傳媒,有的則明示暗示特朗普問科米是否有調查他本人的做法已帶有妨礙司法公正(obstruction of justice) 之嫌,暫時只欠主流媒體或政治人物提出彈劾(impeachment)議題而已。

  事情會否進一步鬧大得視乎特朗普及他邊邊的人未來如何處理炒科米及整頓FBI的事,若果他繼續像過去幾天那樣不斷令事件發酵,讓更多人覺得他在隱瞞跟俄國某些勢力以至普京政府勾結的話,有傳媒或政敵提出彈劾的訴求一點不奇怪。不過,今時不同七十年代,即使真有人提出彈劾動議,要透過傳媒牽起拉倒尼克遜那股旋風已不容易,要國會同意獨立調查以至啟動彈劾程序更是難過登天。

  首先,在社交媒體、網上平台當道的今天,傳統主流媒體包括曾足以左右政局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已無復當年勇,他們的報導、評論已難牽動大局。最典型例子是剛過去的總統大選。選戰一開始特朗普就不把主流媒體放在眼內,不但肆意批評侮辱他們的記者,拒絕接受他們提問,又公開指責他們不公平、不客觀及充滿假新聞,一派以主流傳媒為敵的做法,完全顛覆了過去互相利用互相倚賴的遊戲規則。

  另一方面,他把大部份精力放在twitter、社媒以至右派小眾網媒傳媒,努力穩住向來支持共和黨的基本盤。這個策略證實成功,並且大大打擊了主流傳媒的光環、公信力與影響力,不管大報如何批評特朗普都會被他的支持者看成是偏頗的人身攻擊,是不服氣不服輸。未來即使再有「深喉」放料攻擊特朗普也不能再像當年水門醜聞那樣引起廣泛批評,反而會變成各說各話,信者相信不信者不信的困局,對特朗普的壓力有限。

  至於想國會達成兩黨共識彈劾特朗普同樣困難。七十年代民主、共和兩黨雖是兩大陣營,但兩極化氣氛不嚴重,兩黨都有不少溫和派準備跟對方妥協合作。情勢自九十年代中克林頓成總統任內已明顯改變,兩黨惡鬥越來越嚴重,壁壘越來分明。其後,茶黨興起專門狙擊跟民主黨妥協的共和黨溫和派,令共和黨大幅右轉。到今天兩黨合作已成歷史陳蹟,民主黨即使真的提出彈劾動議,在國會佔多數的共和黨也不會支持,到頭來無疾而終。

  從當前的政治情勢看,水門事件2.0出現的機會微乎其微。

2017年5月15日星期一

「光化門」的歷史詛咒


在「朝鮮的困境」一書中,日本歷史學者岡本隆司說了一個小故事:一八九六年二月十一日,當時甲午戰爭剛結束不久,親日的朝鮮首相金弘集離開皇宮,經過「光化門」之際給聚集的群眾圍毆瘧殺,為朝鮮政局再添混亂,也促使日本加快控制朝鮮政府。可是,金弘集起初入仕當官的時候其實跟清朝比較親近,獲得清廷官員高度讚揚,後來還因為朝鮮王室決定疏遠清朝被貶官。

  甲午戰爭日本大勝清朝,一躍而成朝鮮半島的主導力量,並決定挑選朝鮮朝廷棄將金弘集作為日本的代理人,擔任首相。另一方面,躲到俄國大使館的朝鮮王(高宗)與親俄派官員另組新政府,宣佈金弘集等跟日本合作的官員有罪,並呼籲臣民捕殺金弘集。就是這樣,金弘集成了政治巨變各方角力的犧牲品。

  在南韓剛選出新總統文在寅之際說這個歷史故事好像有點掃興,甚至有點不吉利。可文在寅面對的國際國內處境不會比一百年前的金弘集好多少,甚至可能更複雜。金弘集面對的是日、俄、清角力再加上國內親清、親日、親俄派的撕裂。文在寅剛上台,可想染指朝鮮半島或分一杯羹的國家比當時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年前的三大主角俄羅斯、中國、日本仍是影響半島的重要力量,還得加上美國這個超級強國。

  半島內的政治情勢更是難搞。自二戰後分治的南北韓到現在不但距離越來越遠,敵對狀態也比當年的親清、親日派之爭嚴重得多。北韓金正恩政權在三八缐邊境陳兵至少三十萬,有大量導彈、大炮對準南韓目標,並極可能有「半生不熟」的核武器,隨時令朝鮮半島成為繼日本以外第二個受核武攻擊的地區。

  即使在南韓國內,文在寅面對的也是一個嚴重撕裂的社會。長期分庭抗禮的保守派、民主派沒有絲毫軟化妥協的跡像。代表保守派的朴槿惠總統雖因以權謀私及縱容下屬被彈劾下台,並導至保守派內部分裂造就文在寅勝選,但保守陣營在南韓支持度仍近半,他們不會輕易跟文在寅政府合作,並可能在國會大搞拉布、拖延及其他反擊策略,務求增加文在寅施政的困難,減少他取分的機會。即使在民主派陣營文在寅要取得他們的全面合作也不容易,若果不幸出現甚麼天災人禍大型意外,文在寅的民望很快會大跌,所謂「全民總統」只能停在字面上。

  現時,文在寅新政府首要處理危機是北韓的挑釁及部署薩德系統造成的外交困局,而這兩個問題又足以牽動半島內外所有政治計算及因素。就以部署薩德系統為例,名義上它是協防南韓應對北韓導彈及核威脅的防衞系統、實際上它是美國圍堵中國的工具,並可向過去幾年如膠似漆的中韓關係來一盆冷水,好讓南韓當局明白誰是「老大哥」。

  另一方面,中韓經濟關係之密切已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厲害,單是內地遊客到訪及韓國輸出劇集、電影、音樂到中國大陸每年就涉及數百億美元計的經濟產值及外滙收益。假若因部署薩德系統而陷於急凍的中韓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又或中國的「報復」升級,南韓的經濟損失將會非常巨大。文在寅要同時擺平中、美不容易,弄得不好隨時面面不是人。

  文在寅就任後稱自己為「光化門總統」,意味是全民全國而非某一派別的總統,但願他的運氣比金弘集好一點!

2017年5月14日星期日

陰謀論

香港新聞可真是沒有最奇怪只有更奇怪。上周初爆出的聯合醫院長時間隱瞞醫療事故已教人覺得難以理解,稍後發生的姦劫案疑犯離奇死亡案更是疑點重重,教人摸不着頭腦。

  警署大概是除了解放軍軍營外保安最嚴密的地方,閒雜人等不易進出,還有大量受過專業訓練的執法人員駐守,理應不會出現甚麼狀況。可就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眼皮下,一個疑犯居然可以「避過」監視,偷偷把警罯電腦Lan線 扯進覊留室,再用Lan線「自殺」,怎不是匪夷所思?

  請緊記,俗稱「臭格」的覊留室基本上沒有甚麼力點如橫樑可以把Lan線掛上作自殺之用,也沒有踏腳的櫈或枱,以一個四十多歲又有毒癮的人怎麼可能成功自殺實在是個難題,大概找日本名偵探如「金田一」或「柯南」也不易破解。

  何況用Lan線自殺不大可能即時死亡,當中可能有掙扎的時間,有甚麼可能當值的警察長時間也不察覺有異樣,以至無法及時阻止自殺事件呢?難道專業執法者都睡覺了又或有警察沒有專心做好工作?

  此外,這位「疑犯不是甚麼初犯者,而是警署、監獄的常客,犯罪紀錄多不勝數。像這樣的人對因犯罪被捕大概不會有太強烈的感覺,因羞愧或畏罪尋死的可能性更低,他怎麼會忽然走上絕路呢?

  近幾年香港流傳的陰謀論已夠多,不想再製造新的陰謀論例如疑犯是被自殺之類。但案件疑點破綻之多、之荒謬即使電影編劇也寫不出來。若果死因調查及警方自己的刑事調查沒能拿出有說服力的解釋,只怕陰謀論將要滿天飛!

香港澳門化的夢魘


  曾經,港人以為香港回歸實行一國兩制最大的擔心是變成另一個新加坡。那個時候北京主管香港事務官員都愛拿新加坡的高效管治作示範,認為甚麼民主普選,權力制衡都是假,不足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力及優勢,只有像新加坡那樣由特首、政府厲行「行政主導」,大權一手抓,香港才能持續發展及對中國經濟有幫助。

  可經過二十年的實踐,北京當權者連新加坡模式也不要,他們想要的是一個唯北京馬首是瞻的特區,他們希望香港可以變成另一個澳門,而他們心目中的一國兩制就是澳門搞的那一套。

  聽聽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過去幾天在澳門訪問時的咀臉,言行包括那場40分鐘的訓話就可見端倪。這位在中共高層負責掌管港澳事務的官員以一派君臨天下態勢到澳門四處指指點點,不把澳門的高度自治及獨有制度放在眼內已教人側目,把行政、立法機關成員全數召來訓話同樣一副我尊你卑,態度,彷彿澳門不過另一個中國城市或地方政府,可任由內地高官予取予攜。

  同樣教人吃驚的是張德江連本該獨立的法官也不當一回事,照樣訓誡一番,並「提醒」法官他們是政權的一部份,要配合、協助支持行政長官施政;可若果法院的主要責任是配合特首及政府,那基本法及法治誰來維護,公民權利由誰保障。

  最能反映北京當權者想把香港「澳門化」的是張德江向澳門各級官員、社會人士的長篇發言,他在發言中高度讚揚澳門特區政府是貫徹「一國兩制」的模範生,能正確理解一國與兩制的分別,堅持一國之本,能自覺配合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維護特首權威。他特別誇獎澳門率先為23條立法,為「國家安全走在前面,樹立榜樣」。此外,張德江又訓誡澳門立法會要跟政府協調配合,監督政府不等於要反對,建立有澳門特色的民主協商理性討論,拒絕拉布……。總之,從憲制權力安排到立法機關如何議事都說到了,都管到了,澳門的高度自治則靠邊站。

當然,張德江這番話不僅是對澳門各界說的,更是對香港人說的;他要香港市民明白澳門才是受中央肯定、稱讚的乖孩子;香港人要學習澳門的榜樣,變成另一個澳門才能真正落實「一國兩制」。可惜,澳門這種自損兩制,自毀高度自治長城的做法只會令「一國兩制」走樣變型,令高度自治變成一番空話。不但學不得,還要引為反面教材好好批判,警惕香港不要走上同樣的歪路。

  首先,張德江提到澳門「自覺配合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是違憲及非常危險的說法。不管是中英談判期間的來往文件,中英聯合聲明文本以至基本法這些香港憲制文件都沒有中央全面管治權的說法;它們強調的是香港有高度自治權,中央負責的是國防,外交方面的權力。此所以基本法多項條文列明特區政府負責自治範圍內的事,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不能干預,香港法院也可以就自治範圍內的條文自行解釋基本法條文。

  由這樣的背景、立法原意可清楚看到,北京通過基本法已把自治範圍內的權力授予香港。除非北京宣佈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無效,不然中央只有國防、外交上的管治權,不是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更不存在香港要自覺配合。澳門特區政府的做法只是逢迎北京雙手斷送自己的高度自治權而已。

  至於對特區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指指點點更是不該。立法、司法機關是監察政府的權力機關,也是公民權利的捍衛者。他們的首要任務及工作是保護、捍衛市民的利益,避免政府及官員濫權。確保所有人的憲法、法律基本權利得到保障。一旦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以配合政府為首委任務,不但特首及政府將很快變成不受約制的濫權「怪獸」,甚麼公平公正原則,公正的市場遊戲規則很快會土崩瓦解,變成有權有關係的人或企業主導一切,普通人以至國際投資者則毫無保障,甚至投訴無門。這樣的變化將令香港完全失去原本的制度優勢及國際競爭力,投資者肯定用腳投票相繼撤走。到時候香港不僅不再是香港,甚至連澳門也不如。

  顯而易見,張德江式的「一國兩制」只會令香港澳門化,只會令香港自掘墳墓,我們得堅決拒絕。

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

法國救世界


  法國大選由馬克龍順利勝出,總算讓歐洲人以至全世界鬆一口氣。

  鬆一口氣是因為過去大半年幾場大選或投票都出現民粹當道、不寬容思潮冒起的趨勢。差不多一年前的英國脫歐公投,選戰過程充滿對移民、不同宗教、種族、語言人士的懷疑以至敵視,不少人情願躲在自己豎起的高牆內關門稱王。最後果然由只想掃門前雪,大打恐懼排外牌的脫歐陣營勝出,教人大吃一驚。

  十一月美國大選更可怕,旗幟鮮明反移民、反全球化、歧視不同宗教、性傾向人士以至侮辱女士的特朗普爆大冷勝出,反映原來的政治規範與 decency 失效,大家可以公然互相侮辱歧視。

  法國極右的勒龐自比「法版特朗普」,實質上比特朗普更不堪。一旦上台,她將會無情的以權力壓制跟他政見、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到時候法國勢將脫歐引發歐洲大亂,法國大革命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更將蕩然無存。

  還好,法國選民算清醒,以清晰而毫不含糊的票數選擇了馬克龍,選擇了法國三色旗象徵的「自由平等博愛」,堅決拒絕勒龐及她代表的自私、狹隘、專權。

  有分析指出,勒龐得票三成半創下極右新高,所以馬克龍勝的不算漂亮。可不要把三成五當成勒龐的鐵票,實際上第一輪約20%左右的得票率才是她的基本盤,其餘15%不過是protest vote或右傾保守選民,下次選舉未必再支持勒龐。

  馬克龍勝出的真正微言大義是這年頭大部分選民對現狀不滿又無力,對面上的政治人物信心大失,只有新臉孔、新人類才能頂住民粹、反全球化浪潮。若果不是非左非右的馬克龍出馬,只怕勒龐得票將更多,即使贏不了也會帶來更大震撼!

2017年5月10日星期三

捐血先講政治?


  捐血不捐血居然也成為網上駡戰的題目,還有一些人猛烈批評呼籲市民捐血的紅十字會,懷疑他們把港人捐的血被轉移到內地(沒有任何證據),又或是主要用在內地新移民或「新香港人」身上,再捐下去得益的不會是土生土長的真正香港人。

  從來反對把香港人分為甚麼「新香港人」、「老香港人」或「真香港人」。任何合法在港定居的人都是香港人,都有一樣的權利及義務,需要救助包括輸血的時候都該得到救助。若果硬要分甚麼「新香港人」、「真香港人」,也許只有新界原居民才配得上真香港人的稱號,畢竟他們的祖先幾百年前已在香港定居,其他即使是英治時代、49年後南來的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按「真香港人」優先使用血液的想法,只有原居民有資格優先用血。該這樣嗎?

  成立紅十字會的初心,就是為了有一個不分種族、國籍、政見、階層、敵我的組織救急扶危,希望即使在最極端、最你死我活的情況下仍不會見死不救。為甚麼戰場上敵對國家、陣營容許紅十字會人員活動,就是希望連受傷士兵或俘虜也得到基本照應。

  偏偏這個文明的標記,這個普世價值的象徵居然在21世紀的香港受到如斯不公的批評與質疑,彷彿紅十字會該先篩選再救人。這不是跟紅十字會的初心完全違背嗎?

  捐血的人從不指望可用回捐出的血,受助的人其實也不想接受捐血,只是不接受輸血就難以活命。要是日後捐血、輸血要先問背景,講究來港的日子有多久,懂不懂唱廣東歌說廣東話,這個已不是我們知道的香港,而是一個冷血不仁落後野蠻的城市!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文翠珊比鐵娘子更厲害


  早在文翠珊宣佈提早大選時已預期保守黨將會輕易勝出,並給工黨領袖Jeremy Corbyn一個bloody nose;而在上次大選及歐洲議會選舉大出風頭的英國獨立黨(UKIP)則會泡沫爆破,不成氣候。看過上周舉行的英國地方選舉後更覺得這個預測還是有點保守。現在看來,下月八日的大選保守黨及文翠珊勢將大殺四方,把所有反對黨包括工黨、自由民主黨、蘇格蘭獨立黨及UKIP打得無還擊之力。

  先看看地方選舉(local elections)的結果。保守黨原本只是地方議會的第二大黨,總議席大概1000個,可在選後議席大增近600個,一躍成為地方議會第一大黨。議席數目大增當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保守黨在全國各大地區:英格蘭、威爾斯以至蘇格蘭都有進帳,意味她並非僅在英格蘭富裕的東南部得到支持,而是全國支持度都有提升。只要情況不變,保守黨在大選中大有可能從所有對手包括蘇格蘭民族黨手上取得議席,增加自己的多數黨優勢。

  相對之下,各個反對黨的表現可說乏善足陳。一般而言這類大選外的補選或地方選舉都對反對黨有利,因為選民傾向把它們視為protest vote,教訓教訓執政黨。很不幸今次地方選舉完全打破常規,所有反對黨除了威爾斯人黨(Plaid Cymru)都損手爛腳。最慘烈的要數UKIP,60多位現任地方議會議員全軍盡墨,只在新選區贏回一席。工黨也好不了多少,原本千五個議席只剩1100,損折近三成,而且全國各區議席縮減,可說全無喜訊。被看好可以絕地反彈的自民黨同樣不濟事,議席減少近五十席。近年在蘇格蘭獨霸天的SNP原以為可以壯大聲勢,可投票過後還減少一席,勉強算平手而回,完全失去前年大選橫掃全蘇格蘭的霸氣。

  為甚麼保守黨能在這場「熱身賽」大勝呢?簡單來說就是大打脫歐牌,刺激起民眾特別是支持者的「愛國心」,令他們踴躍投票並集中票源在他們身上。近幾星期不斷有留歐派的政治人物如前工黨首相貝理雅公開呼籲選民把大選變成第二次脫歐公投,希望扭轉乾坤,至少令文翠珊在脫歐談判時多考慮留歐派的想法,保持跟歐盟的緊密聯繫。但脫歐已成政治定局,對向來務實的英國人來說更是現實中的現實,即使傾向留歐的人也會選擇向前看,為脫歐做足準備。貝理雅等把大選視為「脫歐公投2.0」正中保守黨下懷,因為這樣的呼籲只會令支持脫歐的選民更踴躍投票,例如堅定脫歐的UKIP就肯定集中票源力撐保守黨,而輕微反對脫歐的也會因為不想一波三折而改投保守黨,無形中擴大保守黨票源,這正是為何保守黨大勝而UKIP片甲不留的原因。

  文翠珊的政治能量及判斷也有幫助。她宣佈大選一刻就把今次選戰定性為「為英國而戰」,而「敵人」就是歐盟。在謹見英女皇及解散國會後她甚麼也不說就狠批歐盟官員發出種種不利消息如脫歐分手費1000億歐元以干擾選舉,還呼籲選民支持她讓她有足夠的實力及條件跟歐盟付價還價。

英國人本已對歐洲有點若即若離,決定脫歐後更把歐盟視為對手,不會輕易讓步。文翠珊把脫歐說成「為英國而戰」,變成愛國者表態的機會,自然容易凝聚支持。未來幾星期選戰文翠珊肯定繼續大打愛國牌,把「英歐大戰」的鼓動力盡情發揮;在愛國情緒驅動加上The Sun等反歐小報協助下,保守黨怎能不大勝而回!

  地方選舉後政治評論員指文翠珊的優勢比鐵娘子戴卓爾夫人83年大勝工黨時更大,可當時鐵娘子好歹打了「福克蘭戰爭」,文翠珊兵不血仞就贏「九條街」,她打選戰似乎比鐵娘子還厲害。

2017年5月7日星期日

朝鮮半島困境百年難解



一次大戰後英國外相George Curzon 負責調停波蘭與蘇聯戰爭,劃定被稱為Curzon line的兩國邊界而名揚四海。可原來這位貴族外相是個亞洲通,不但曾任印度總督,年青時候(19世紀末)更曾漫遊東亞各國,寫下「遠東的問題」(Problems of the Far East : Japan, Korean,China)這本書,記下了對這三個國家的印像、看法與預測。提到朝鮮的時候有這樣一番話:「朝鮮之力量,與襁褓中的嬰兒無異。朝鮮僅能與日清俄三大鄰國保持一定距離,相互牽制,才可介於三國之間,免遭武力侵犯。」

  這段十九世紀對朝鮮局勢的描述放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相當貼切。只是主角有些變動:清朝變成中國,日本則變成美國+日本;只有俄羅斯兜兜轉轉仍保住她的位置。過去十多年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的參與者不正是這幾個國家加上南北韓嗎?

  當然,今天的南、北韓國力包括國防及經濟實力比十九世紀末仍是清朝屬國時強得多,其中北韓就擁有六十萬大軍與導彈,甚至可能擁有核武。但兩韓面對的區域及國際處境跟當年並沒有太大分別,她們仍然深陷在大國角力的漩渦中,不但不能抽身,還被逼成為強國的棋子。

  日本歷史學者岡本隆司寫的「朝鮮的困境 --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就透過「借古喻今」的方式點出朝鮮半島政治爭議的核心。這本「朝鮮的困境」除了引用了Curzon等外國官員、學者對東北亞的觀察外,也引用了大量中國、朝鮮及日本的史料,說明朝鮮半島在近代史特別是西方列強東來以後如何脫不了列強的糾結。

  根據岡田的說法,每一個大國的變動都令朝鮮折騰不已,都反過來加劇半島本身的政治動盪與紛亂。最顯而易見的事件當然是一八七零年代日本「皇政復古」後決定開國,全盤西化啟動明治維新。相關變化令日本對朝鮮局勢更關注,擔心這個對準日本列島咽喉的半島會落在不友善國家手中。此外,由於日本採用了西方的國際關係及國際法(萬國公法)框架,對清朝與朝鮮不清不楚的藩屬關係或天朝與屬國關係不以為然,用盡不同辦法(政治與軍事)希望打破這種特殊關係,讓日本可以名正言順在半島建立勢力,或至少有均分利益的機會。

  日本變招令清朝警覺不已,認為不管從面子上以至地緣政治利益上都必需加強控制朝鮮半島,以遏阻近鄰染指鄰近清朝「興龍之地」的滿州。為了對應日本進取的對朝政策,清朝主理北洋及朝鮮事務的大臣決定把朝鮮的屬國關係由虛變實,由禮儀性為主變成實質的保護關係。朝鮮王國就在清日拉與推之間動盪不已,最終在甲午戰爭成了中日(清日)的戰場。

  可清、日爭雄只是半島爭奪戰的第一章。為了在兩強之間爭取自主空間,為了避免在兩國博奕下的犧牲品,朝鮮部份政治人物大力爭取俄國介入朝鮮半島事務,甲午戰爭後有超過一年時間,朝鮮國王居住在俄國公使的宅邸,朝鮮官員積極延聘俄國顧問協助訓練新兵及搞經濟建設。此所以當清廷敗戰及失去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後,俄國迅速填補她的位置,令半島從清日爭奪變成俄日爭雄,並把日本的盟國英國也牽扯在內。甲午戰爭後十年爆發日俄戰爭正正是半島勢力板塊移動的結果。

  今天的朝鮮半島分裂為南北韓,其實變相把十九世紀末的親日、親中派變成地域上的實體;再加上向來對半島虎視眈眈的西方大國不斷介入,以半島作為暗戰戰場,局勢更是糾纏不清。北韓一再核試,南韓部署薩德系統爭議其實是國際勢力拉踞的表徵,兩韓本身無法自主自決。最令人擔心的是,朝鮮半島會否像十九世紀末那樣以一場又一場戰爭來決定誰主浮沉。


延伸閱讀:「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岡本隆司,八旗文化,2017年4月初版

特朗普令美國軟實力大跌


  上任已滿一百天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有甚麼成績?若果連「紙上談兵」的成績也計算在內的話,那他「做」的事實在不少:以行政命令禁止七個回教國家國民入境美國;以行政命令建造美國墨西哥邊境的圍牆;提出了萬億的減稅大計;要求企業保護在美國的工廠及職位;與多國領袖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元首峯會。

  可是,行政命令只是總統便宜行事的做法,效力及實旋時間有限,很容易被法院裁決推翻。那個禁制回教國家的行政命令沒幾天就被法院推翻,到現在還未能弄出一套有效及站得住腳的入境管制。減稅大計更是粗漏,企業稅從35%減至15%說來輕鬆,可損失的政府收入如何填補或如何抵消卻沒有半句解釋;特朗普反而為了防止政府shut down而被逼同意增加政府在科研、醫保上的開支。這無論如何不能算是有為吧!

  外交上姿勢也不能算少,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外,大部份主要國家的領袖都見過面,舉行過會談,包括英國首相文翠珊(還牽了手),德國總理默克爾(各說各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打高爾夫球),還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是,這些會面並沒有增強美國跟盟國的關係,也沒有提升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甚至損害了其他國家對美國及美國政府的信任,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

  對歐洲盟國包括英國、德國而言,當前最大的挑戰是脫歐、難民危機及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可在這幾個議題上,特朗普要不是漠不關心就是幫倒忙落井下石,例如法國總統大選,整個歐盟都在擔心極右派勒龐勝出,特朗普卻力挺勒龐,指她能帶來真正的轉變。

  對中國的關係也不平順。上月初他跟習近平舉行峯會,會前特朗普不斷強調雙方的交手會很困難,又指責中國操控滙率,佔美國企業及工人的便宜。可在峯會後不到三星期,特朗普就大捧特捧習近平,指他是個好人,已跟他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又感謝習全力解決北韓核危機。而為了報答習近平的幫忙,特朗普還公開表示不會再跟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特朗普反覆無常前後不一的表現看在習近平及中國領導層眼裏只會覺得這位對手淺薄沒有戰略眼光,只需要給他一些短期政治利益就好辦事,他們對美國這超級強國的尊重自然不如前。


  最令親者痛仇者快的大概要數南韓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的事。這套系統表面上是為了提升南韓防禦北韓導彈攻擊的能力,但實際上它是美國放在中國門前(首都附近)的軍事監控系統,好讓美國可以輕易監察到中國華北、東北地區的軍事部署及調動。南韓政府為了引入系統不但要承受內部強烈抗議之聲,還得面對中國的經濟制裁,最新估計單是旅遊業就因杯葛而損失數百億美元收入。

  可在特朗普眼裏,部署薩德系統最重要的問題是誰負責那10億美元的運作費用,他還以總統身份公開要求南韓負責有關費用,不然將會重新商討美韓軍事同盟協定。

  以美國五、六千億美元軍費而言,十億美元可說雞毛蒜皮,再加上薩德系統對中國有威攝效果,軍事價值極高。特朗普卻為了區區十元而為難南韓政府,令南韓當局兩面不是人,難怪南韓朝野及不同立場傳媒一面倒狠批狂人總統,有的還要求停止部署薩德。到下星期二不管誰當選總統,只怕都會重新評估美韓關係及部署薩德系統的價值。

  美國能在全球稱霸除了超強軍力及強大經濟實力外,更因為她的軟實力,包括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信任及自二戰以來在歐亞建立的牢固軍事、政治同盟。特朗普上場一百天就幾乎開罪了所有重要盟友,又斤斤計較只管自己的利益,這勢將促使盟國重估與美國的關係,令美國的國際形像及地位開始明顯轉弱。

2017年5月5日星期五

聖母峯之死


  碰上山難的台灣青年休養幾天後終於出院及返回台灣,往下的日子希望他可以好好休息,讓山難的折磨及失去至愛的創痛好好沉澱,然後再上路。

  山難青年男女的事蹟說的人、評論的人已夠多,這裏就不再多說。想說的是山難的考驗絕不容易熬,不但身心受盡折磨,還得作出嚴峻的道德抉擇,很多表現和行為不是常人常理可以理解。

  前不久看了一本名為「聖母峯之死」的書,說的是96年珠穆朗瑪峰的嚴重山難。當時在珠峯下的 base camp 聚集了多個不同地區攀山人士珠峯攻頂團,當中有日本人、美國人、年輕人、攀山專家、名成利就的CEO...。他們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以最快的時間,最安全的方式登上珠穆朗瑪峯這個地球最高點。

  團友們為此僱用了最有經驗、最出色的領隊及腳伕幫忙帶裝備。

  儘管裝備充足先進,支援完備。可突變的天氣仍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數十人登山雖有多人成功登頂,也有不少因腳步太慢或體力不繼被逼放棄攻頂,留守在中途的營地。成功攻頂的有人安然回來,也有人因為花太長時間攻頂用光氧氣,結果捱不到中途營地,在珠峯某個角落長眠。

  其中一位領隊為了協助滯後者逃不過突然而來的暴風雪,硬撐了一天後活活在崖邊凍死。還有一人回程時已半昏半醒,附近本有其他攀山團隊員路過,但人家考慮到自己沒有餘力照顧一個只剩幾口氣的人,硬着心腸見死不救自行下山,最後這團員也回不來了。

  見死不救還是有難同當,堅持攻頂還是接受功虧一簣;抉擇不容易,絕不是在山下用手指撥弄手機的人所能理解的。

2017年5月3日星期三

「時代偽證者」與「後真相時代」


  真的很喜歡時代偽(Denial)這齣電影,要挑剔的話只能說電影譯名取得不算好,偽證者」三個字已夠精準有力,加上時代兩個字其實有點累贅,有點模糊了焦點。

  喜歡這齣電影因為主演的是麗素慧絲(Rachel Weisz)。從盜墓迷城開始到後來的About a boy到Constant Gardener到Agora到這齣時代偽證者,她展現了影圈罕有的知性、俏麗並敢愛敢恨,魅力實在沒法擋。麗素慧絲說話的時候特別有吸引力,About a boy中的男主角Hugh Grant說老想親她實在有道理。

  喜歡這電影更因為它來得非常合時,提醒所有人真相、事實需要一代一代人盡力守護,即使大家以為最確、最難以動搖的事實都可能因為政治、經濟、個人利益而受到無理攻擊,又或以不同手法扭曲、淡化、whitewash(塗脂抹粉)。

  當權者及它的爪牙固然千方百計把政治不正確的史實(inconvenient truth)掩來改去,打扮成專家、學者搞混事實為某些利益集團服務的人同樣不少。最近幾年更出現專門製造謊言影響、操弄民調及選舉的惡行,有人大言炎炎的說現在已進入後真相年代(Post truth era),認為在網上、社交媒體上迅速轉發流傳謠言假話就能弄假成真,或至少令真假難分,藉此蠱惑人心贏得選舉。

  以現代歷史事件來說,納粹大屠殺(Holocaust)令六百萬猶太人灰飛煙滅可算是證據最齊全,資料最完備,人證物證最豐富的慘案。單單位於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 (Auschwitz) 集中營遺址就像銘刻印在地上的「碑石」,紀錄着劊子手的殘酷,受難者的坎坷與倖存者的悲慘。營舍掛着被送進集中營的受害人的照片,他們展現著一張張無助無望的臉容,看着看着教人心痛。

  展覽館放置着如山般的人髮(從受害人頭上剃走),各式各樣褪了色的鞋子,還有拐仗、假牙、日用品……。總之,能搜刮到的物資都在被害人身上刮走了。然後,已一無所有的集中營囚徒排隊被送進毒氣室,一大批一大批被毒氣殺死,屍體則由倖存的人送進火爐燒得一乾二淨,連骨灰也不剩一把就在人間消失了。

  可這樣確鑿的事實,這樣看來無懈可擊的如山證據卻一點一滴的被偽證者造偽者攻擊,挑骨頭。電影中那位歷史學者David Irving 寫了一本又一本書,一篇又一篇論文;還發表了一篇又一篇演說質疑大屠殺的事實。例如質疑毒氣室沒有施放毒氣的;例如批評倖存者的證供含糊不清,前後矛盾,連在身上紋上的囚犯編號在左手還是右手也記不清;例如指沒有任何官方文件、命令證明希特拉下令屠殺猶太人,反而說希特拉想保護猶太人;例如說 Auschwitz 是工廠不是集中營……等。  

  Irving 提出的每一個疑點都沒有確切證據,都不足以推翻大屠殺的結論。可他及其他同路人根本不志在、不打算認真的駁斥如山的鐵證,他們只希望潑汚水,爭取媒體曝光,得到公開說謊的機會,令謊言跟真相好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即使面對手上證據薄弱甚至沒有證據的為證者,學者、倖存者到律師團隊都得如臨大敵般應對他們的挑戰,小心制訂及評估策略,才總算在法院聆訊中戰勝他,防止偽證變成新的事實,避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遺跡失去歷史與事實價值。

  試想若果連Holocaust(大屠殺)這樣鐵證如山的史實也必需用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保住,其他歷史真相、事實要保持原貌,不走樣不變形肯定困難得多,需要更大更持久的勢力。在後真相時代「時代偽證者」這齣電影怎能不是及時的提醒呢!

 

2017年5月1日星期一

新版戴高樂


  從選舉結果來看,法國選民顯然比較理性成熟,比較多人不會受極端民粹主義的左右。選前大打「法國優先牌」,把自己打扮成女版特朗普的極右候選人勒龐在星期天的首輪投票中只得到百分之二十一的選票,比年初時近三成的支持度大幅下跌,只稍稍比醜聞纏身的保守派候選人菲永多一個百分點左右。可以說,她是勉強進入第二輪投票的,還要敗給政壇新人類馬克龍。

馬克龍這位獨立候選人成為第一輪選舉勝利者(得票率23.8%)明顯反映法國人在求之餘也沒有亂石投林,隨便把票投給一個挑動族群分化仇恨的政客。事實上馬克龍雖然說是政壇新人類,他的政綱其實相當「正路」,包括支持歐盟,重振法國經濟,減少經濟規管,削減公共開支等都跟主流黨派包括執政社會黨相距不遠。當然,他的最大賣點是年青及超越左右派之分,搶佔以國家最高利益為先的政治位置,儼然是戴高樂的翻版。

  二次大戰以來,戴高樂一直是法國最重要的政治icon。他除了是二戰英雄領導法國流亡政府及抵抗運動外,五十年代末當法國內憂外患黨爭不斷之際,戴高樂以超越黨派的姿勢另建新政治力量,被稱為戴高樂派(也是現代法國保守派的原型),成功當選總統及改寫憲法,令法國重現穩定的政府與政權,不會因國會黨爭而幾個月、半年換一次政府。

  馬克龍能否真的成為另一個戴高樂還得看他成功當選後的表現。但在未來十多天的選戰中,他已穩佔「新一代戴高樂」這個有利政治定位,比勒龐的女版特朗普吸引得多,難怪一眾法國傳媒預計他可以輕易以20個百分點的優勢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