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TPP 是美國遏制中國的必要工具


  在宣佈跟十二太平洋周邊國家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簽訂太平洋伙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時,美國總統奧巴馬拋下了這樣一句話: "WE CAN'T LET COUNTRIES LIKE CHINA WRITE THE RULES OF THE GLOBAL ECONOMY"(我們不能任由中國這樣的國家決定全球經濟規則)。對剛訪問美國,吃了國宴又下了數百億美元訂單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這句話實在太不客氣,也太不給習大大面子,彷彿要告訴全世界兩件事:其一是TPP是針對中國而來,其二是不能讓中國這樣的國家主導國際經濟規範。還有甚麼比這句話對崛起的中國更不中聽呢?

  TPP針對中國的說法當然沒錯。七年前剛開始談判時,雖然美、日兩大巨頭都已開始把中國視為對手,但當時的逼切性不算大,中國在世界經濟的份量仍然可控,所以各方都沒有逼切需要完成協議。七年過後特別是金融海嘯後,美、日以至歐洲經濟受到重創,倒是中國幾乎絲毫無損,不但輕易在五年前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開始積極擴張海外影響力,包括近兩年先後主催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及「一帶一路」經濟圈。對習慣主導國際經濟秩序的美國而言,對向來是亞洲領頭羊的日本而言,中國的挑戰顯而易見,她們只好加快TPP的談判,情願互相多開放門戶以形成更大的貿易集團,加深彼此及跟地區的經濟關係,平衡中國不斷增加的影響力。

  此外,美國既已把「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定為中長期的國家安全策略,她便需要全方位加強在亞太區內的影響力。增加部署在區內的海軍,加強日美同盟,強化美、澳軍事關係以至拉攏昔日死敵越南改善關係都是重要一步。但這些都不足以形成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持久地區經濟網絡。TPP則正好提供了這個missing pieces把區內其他重要的國家(中國以外)拉進來,按美國的利益及規範辦事。這樣,美國在區內的位置就更穩固了,她就可以更名正言順的跟大家說她是個太平洋國家,在太平洋有核心利益要照顧。

  TPP除了令美國進可攻外,也可以起着守的功能。在國際貿易中,定規則規矩的往往是大的經濟體,因為她們市場龐大,其他國家出口商不能不按他們的規則辦事或生產貨品,不然根本進不了這些市場,損失慘重。歐盟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在國際經濟關係包括貿易談判中舉足輕重,靠的就是超過三億人口的高消費龐大市場;任何生產商要打進歐盟,都得仔細了解它的各項貿易規定,入口限,例如農產品如何生產,青瓜等農作物size如何,可以用甚麼肥料、農藥都有規定;不遵循或違反的話,企業輕則被罰款,重則被禁入口,苦不堪言。中國是十四億人口的大市場,人均收入雖未追上發達國家,但市場規模已相當驚人。再過十年,她的經濟體積肯定超越歐盟及美國,不但可以為入口貨訂定更符合中國利益的規範,更可以左右國際貿易的標準及準則,要求其他國家接受。到時候美國單憑本身的經濟實力未必足以抗衡。有了TPP,美國的優勢便可以維持一段更長的時間,足以避免由中國主導國際貿易、勞工準則。

  儘管美國國會內有不少反對聲音,熱門總統參選人希拉莉也表明不支持,但從長遠的戰略利益來看,TPP是美國不可少的工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