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

習近平還是一副暴發戶咀臉

 英國政府今次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算是禮數做足,該有的,可以端出來的禮儀、道具、要角都在場了。英女皇伊莉沙伯二世加皇室金馬車,又罕有的在白金漢宮住上兩個晚上...。從形像來看,習近平成了「大英帝國」上賓,跟百年前被人家欺上門來割地賠款不可同日而語。單單能讓習近平在國內竪立高大形像,這幾百億英鎊花得實在划算。要知道大英帝國是打碎中國天朝大國虛榮的元凶,現在連女皇也親自禮待,這口氣怎不值幾百億英鎊?
  其實,最難得的本來是在國會發表演說的機會。西敏宮是現代議會之母,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多少憾動世界的重大決定都在這裏辯論,多少政治巨人在這兒留下傳世的動人演說。太遠的不說。1940年5月17日,德軍席捲歐洲,法國看來快將倒下,英國隨時變得孤軍作戰。邱吉爾就在這天接任首相,並第一次以首相身份在國會發表演說。他矢言政府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勝利,並留下了這樣一句豪情壯語:"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在這樣的政治殿堂,在這論辯高手過招的地方演說,習近平好歹也得拿出一點高遠的願景,展示一下深厚的歷史、政治視野,讓大家聽到的是一個「復興大國」領袖而不是暴發戶在說話。不幸,習近平在國會的演講好聽一點說是淡如開水,東併西湊;說得白一點是只講利益,沒有理念,自曝其短。 
  習近平在演說中有提到英國國會是議會之母及代議制的發祥地,可話鋒一轉就提到中國的「民本」、「法制」思想也是古已有之。他大概以為這些概念可跟英國來個分庭抗禮,顯示中國的「文明」跟英國互相輝映。可惜,所謂「民本」思想從來是以統治者的角度看待管治者與人民的關係,擺脫不了自上而下的視點,老是把人民視為「子民」(subjects),得受統治者照顧而不能自己照顧、管治自己。這跟代議民主、跟透過議會約制當權者權力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是中世紀跟二十一世紀的比對,拿這樣過時的概念在政治廟堂上大說特說只能反映習近平及中國政府在政治上落伍又沒有甚麼新的點子。 
  而在西敏宮自誇中國早有「法制」思想及正在不斷完善法制更是貽笑大方。習近平說中國古有法制指的大概是法家如商鞅、李斯等人的思想,可法家思想完全是為當權者需要而度身定做的,強調的是當權者以權力攝服民眾。更糟的是中國的所謂法制不僅為權貴、權力服務,也沒有成規、慣例或自我約束,有的是便宜行事甚至讓當權者任意妄為,中國政府搞出所謂「尋釁滋事」罪,隨便拘留維權律師就是中式法制的傑作。這些跟英國法制強調保護個人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受成規、慣例約束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可說至少落後二十個世紀。習近平居然把這樣的貨色端出硬銷給人家怎不是貽笑大方。 
  至於在演說大談中英是利益共同體,建立了甚麼「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等要不是內地慣用的八股套話,空洞無物,就是只談狹窄的國家利益而沒有戰略大局觀。中英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局有相當影響力。這樣的高層對話及歷史性訪問居然只能把眼光放在兩國關係上,放在狹窄的國家利益上格局未免太小了吧! 
  忽想想起1943年中華民國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女士在美國國會的發言。當時中國正處於存亡之秋,國力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可蔣夫人在演說中談的不僅是中美如何合作抗敵,更談到中國將致力跟其他國家在戰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While we must not be visionary, we must have vision so that peace should not be punitive in spirit and should not be provincial or nationalistic... but universal in scope and humanitarian in action..." 
 弱國來的纖纖女子也能有此豪情壯語,「強國」來的習大大那番演說未免太小家子氣了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