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星期一

中美角力的歷史宿命


  繼完成TPP談判後,美國在重返亞洲政策方面又有新動作。多家國際傳媒報導,美國太平洋艦隊船艦將在未來幾天駛進中國在南海新建島礁的12海哩範圍,以顯示美國不承認新島嶼是中國領土,也不承認與之相關的領海範圍。從事先張揚的情況來看,大概雙方已有默契,發生衝突或擦槍走火的機會很微,頂多不過是外交照會、抗議之類。

不過,美國重返亞洲是長期政策,類似的磨擦將會反覆出現,直至崛起的中國跟努力維持主導權的美國找到一個平衡點,找到一個相互接受或至少可容忍的「邊界」,就像地中海成為分隔西方及伊斯蘭文明的邊界那樣,南海的情況才會穩定下來。提出這個觀點的當然不是我,把南海跟地中海作類比的是前港大校長、著名歷史學者王賡武教授。他在今年初出版的一本對談錄:“The Eurasian core and its edges : Dialogues with Wang Gungwu o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王教授在對談錄中談到了世界歷史的很多有趣問題及觀點,例如亞歐大草原才是世界歷史的巨輪,推動歷史前進,中國的王朝不過是邊陲,是守勢的一方而不是改變世界的一方,更不是甚麼世界中心。而現在雄霸全球的海權國家不管是英國、美國更是邊陲中的邊陲,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沒有甚麼作用,直到近三百年才隨着海權興起而取得主導及中心地位。

  當然,王教授最熟悉,說得最多的還是中國及亞太區包括南海及東盟地區的歷史及現況。他指出,歷史上南海地區夾在中國、印度兩大陸權文明中,文化受她們影響,政治上則處於真空,不受陸權大國包括蒙古直接控制。直到西方海權文明東來,南海才逐步落入她們手中,並成為威脅陸權大國的基地及後援。歷史上南海地區曾有短暫時間受一個海權國家控制,那就是二戰期間的日本。珍珠港事變後,日本實質控制台灣、福建廣東沿海、菲律賓、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整個南中國海當時可說是日本帝國的內海。

  日本潰敗後,海權大國美國(還有英國支持)維持在南海的主導,並有澳洲作為美國在區內的「副警長」,支持美國的影響力。但隨著中國這個陸權大國冒起,開始以所謂「中國模式」挑戰海權國家及文明,把影響力伸向海洋,從陸權大國走向海陸兼備,她第一關要闖的就是南海,就是要面對、抗衡美國在區內建立起的海權勢力圈。這個勢力圈北起日本,然後是台灣、菲律賓、新加坡、印尼。要是印度因擔心中國崛起雄霸南海而投進美國陣營,中國在南海面對的就是北起日本南至印尼西至印度的「包圍圈」。

  要突破「包圍圈」,就得在南海找「據點」,例如擴大南海島礁,還得找伙伴盟友。中國政府近期提出搞一帶一路,希望藉經濟、基建發展拉攏泰國、印尼、斯里蘭卡以至緬甸等,就是希望找到新ally,在包圍的「堤防」打開缺口,最終在南海形成犬牙交錯而不是一面倒向西方的環境,有一點buffer,再借此擴大活動圈子及減輕本身壓力。

  美國及區內主要盟友日本當然不會任由南海變天,當然不希望「中國模式」衝擊海權、西方文明。TPP 開宗明義說防止由中國這樣的國家「決定」國際經濟規則,美國把軍艦駛近中國南海島礁則是表明不會輕易接受這些新據點。顯而易見,南海爭議涉及的不僅是中、美利益矛盾衝突,更有深層歷史洪流的進退影響;中美繼續互相推撞刺激在所難免,而雙方在經濟、外交到軍事上的矛盾更會越來越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