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的時候,美國總統老布殊(George H.W. Bush)不算受歡迎,不少評論覺得他arrogant 及沒有親和力。九二年大選他爭取連任還被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克林頓擊敗,成為少數無法成功連任的總統。二十多年後回望,老布殊及他的外交班子原來最有遠見,最明白軍事實力不足以決定一切,最能控制imperial hubris,令美軍避過脫身不了的「泥沼」。
這裏說的「泥沼」是伊拉克。九一年波斯灣戰爭,老布殊派出50萬大軍及組成多國聯軍,以催枯拉朽之勢擊敗薩達姆及他的共和國衞隊,光復科威特後直搗巴格達,殲滅了伊拉克軍主力。但是,老布殊沒有因此來個regime change,沒有把薩達姆及他的政府拉下台,而是在mission accomplished 後就撤軍,全身而退。那個時候,不管美國還是國際社會對他都有點批評,認為他功虧一簣,沒有finish the job。後來他兒子喬治布殊就借911恐襲的時機,進軍伊拉克,推倒薩達姆政權,把他殺掉另建新政府。
只是,小布殊以為可一勞永逸解決伊拉克問題其實是一廂情願的假象。推翻薩達姆以後換來的是中東局勢比以前更失控,更混亂,還助長了比阿蓋達更可怕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可以說,中東的現況比二戰以後任何時候都危險,都不穩定,大小軍事衝突此起彼落,還惹來俄國直接插手,令局勢更難處理。誰都知道,「北極熊」一旦進駐某個地方就不會輕言離開,這一回她出兵叙利亞肯定不會輕易離開,中東要回復穩定真不知是何年何日的事。從這樣的結果來看,老布殊戰勝盡快撤軍沒有追求regime change才是王道的做法,才沒有令中東局勢惡化。
而對美國本身來說,老布殊的做法相比之下更高明,更符合美國的利益並令美國不用陷入無了期的戰爭及花費上萬億美元的駐軍開支。說無了期絕沒有誇大。前幾天美國總統奧巴馬「被逼」宣佈改變原來在阿富汗的撤軍大計,不再堅持盡快減少駐阿富汗的軍隊數目,改為留駐接近一萬人到明年底,到他落任後的2017年也至少維持近六千人以支援、訓練阿富汗政府軍及打擊恐怖組織。
奧巴馬其實從08年當選已許諾盡快了結小布殊留下的兩場戰爭,把絕大部份美軍撤走,不再胡亂在中東或其他地方出兵。但經過近七年的努力,調整了一次又一次撤軍計劃後,撤軍大計仍然無法實現。駐伊拉克美軍本已降至一千人左右,但因為「伊斯蘭國」的威脅,美國政府被逼重新派遣3000多人到伊拉克當軍事顧問,協助加強伊拉克政府軍;而在「阿斗」扶不起的情況下,美國大有可能進一步增兵,根本脫不了身。
阿富汗的情況更糟,本以為阿富汗政府有能力站穩陣腳,自己保護重要城鎮及設施,逐步收拾為患十多年的塔利班。誰知塔利班為患不息,近大半年來更捲土重來,在不同地區發動攻勢,把阿富汗政府軍殺個落花流水,還得勞煩美軍派戰機支援(最終造成誤炸「無國界醫生」醫院的慘劇。正因局勢不斷惡化,奧巴馬只好轉軚,改為讓更多美軍留駐,令原來已歷時近十五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史上最長的戰爭)無限期延長下去。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歷時不到兩個月,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卻十五年仍糾纏不休。老布殊當年選擇全身而退實在高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