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

人性優先


「十個拆彈的少年」是一齣看得教人無奈又心痛的電影,In a way跟達明一派名曲「十個救火的少年」同樣沉重。

  反省二次大戰的電影多不勝數,有的講述猶太集中營的慘況,有的講述戰爭英雄如前不久的「戰逆豪情」,也有的探討戰爭中平民百姓的「罪孽」如Kate Winslet主演的“The Reader”(讀愛)。不過,這些電影大部份針對納粹德國官民的暴行,「十個拆彈的少年」卻不一樣,它說的是德國人戰後面對的暴行。

  對不少人來說,德國人發動侵略,德軍佔領歐洲時的暴行馨竹難書,奸淫擄掠無所不為;到戰敗後,各國軍民對有份侵略的德軍以至平民施以懲誡很多人大概覺得沒問題,甚至理所當然。

  可導演展示的不是「以眼還眼」的理所當然,而是回到人性的基本點,是對個人尊嚴、權利的尊重及同理心。十個德國少年軍在人肉掃雷過程中得忍受飢餓、疲累、侮辱,還有被活生生炸得四分五裂的危險,每一天回到形同籠屋的牀上都像撿回一條命那樣,教人禁不住替他們擔心,開始泛起同情。那位負責看管他們執行任務的丹麥軍人就在過程中,在人與人接觸對話中認識這些德國少年不單是敵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個人,會肚餓,會想父母,被炸的時候會皮開肉裂,屍骨無存。電影沒有觸及原諒不原諒這個大問題,只是展示人如何從舊仇的枷鎖掙脫出來,從新變回一個人而不是「魔鬼看守人」,不再是復仇者、施虐者。

  同情仇敵是高尚的情操,在現今民族主義高漲及自己友優先的大潮下,丹麥人這齣電影更覺難能可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