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日星期四

特朗普政府已成全球亂局源頭


  昨天的蘋論談到新一年是大變之年,市民可能要面對巨大的震盪。其中一個重要的震源當然是即將來臨的特首選舉,誰人上場,如何上場不但影響未來一年的情況,更將左右未來五年決定香港是進一步陷入泥沼還是走出困局。另一個重要震源是國際大氣候的變動,是由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催生的亂局。

  才不過上任十天,這位「狂人」總統已把美國內政外交搞的天翻地覆,一塌糊塗。最新的「傑作」是發佈行政命令禁制七個伊斯蘭國家民眾入境美國,即使持有有效美國簽證也不管用;並同時停止接收難民。行政命令一出,美國出入境口岸特別是機場一片混亂,不少人被扣留,不少人被拒入境;有司法部官員因拒絕認可命令而被撤職,還有地方政府及受影響團體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推翻特朗普的行政命令。

  儘管出現這樣那樣的混亂、抗議以至公務員的反彈,特朗普及他的顧問毫無退讓、修改的意思,堅持有關措施,並誓言將會“炒掉”(Fire)任何不願執行命令的官員。除了國內引發強烈的抗爭外,特朗普針對伊斯蘭國家的新措施在多個盟國包括加拿大、英國、歐洲也引發抗議浪潮,英國過百萬民眾聯署要求取消特朗普今年稍後的訪英之行。其他國家的領袖也不點名指責特朗普政府無視普世價值及國際義務。

  禁制入境風波會如何演變仍是未知之數,但今次事件清楚反映特朗普政府施政的幾個特點:絕不認錯及改變出差錯的政策;對國際條約及義務非常輕視,隨時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堅決要落實他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競選政綱。這幾個特點加起來意味特朗普在未來幾個月將會繼續推出一連串的新政策,打破二次大戰後的國際政經體系包括多邊貿易協定,回到孤立主義、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老路,把全球局勢推向不明朗及不穩定,隨時引發地區緊張關係以至衝突。

  先從宏觀政治秩序來看,特朗普政府顯然決心一改二次大戰後與歐洲、日本等結盟以遏制俄羅斯(前蘇聯)的全球戰略,改為跟俄羅斯修好,並可能退出或減弱原來的同盟關係,包括北約組織及美日韓同盟。這樣下來,過去幾十年的區域勢力平衡將會打破,俄羅斯的影響力將會大增,對歐洲特別是東歐以至東北亞構成直接的威脅。

  為了應對新的威脅及美國退回本土的可能性,從西歐到日韓都將被逼加強本身的軍事實力,提升軍備,形成新一輪、全球性的軍備競賽,損害全球及區域穩定。

  更直接、更短期的衝擊則在全球貿易關係及供應鏈方面。特朗普在選舉期間已不斷強調不會遵守「佔美國便宜」的各種貿易協定,並會強硬對付奪走美國製造業職位的國家。他上任後即時表明要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並開始「炮製」被他視為佔盡美國便宜的墨西哥,包括可能對墨西哥貨品徵收20%關稅以支付建造圍牆之用。依這樣的思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只有更不客氣,將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包括提高關稅或引入其他非關稅貿易壁壘(non-tariff barrier),向選民表明他敢於制裁快速冒起的中國以保護美國利益。而即使中國向世貿投訴也不管用,因為特朗普對國際條約、機構根本毫不尊重。

 為了保護本身利益,中國勢必要採取反制措施,對美國企業、貨品及服務採取報復措施。以特朗普不認錯不認輸的性格,他不會在中國的壓力下讓步。換言之,中美之間一旦爆發貿易戰將難以收拾,也難以找到中間人調停,誰也無法估計兩國貿易會倒退到甚麼地步。

  香港以至亞太區新興經濟體是中美密切貿易關係的得益者,也是供應鏈產業鏈的一環。若果中美爆發長期及持續的貿易戰,整個地區都將受創,從實際貨物貿易到商業服務都不免萎縮,香港作為貿易金融中心更會首當其衝,大受打擊,特區政府能否應付,如何應付是個大考驗。而即使不爆發全面貿易戰,不斷出現的貿易磨擦也肯定打擊市場及投資信心,造成重大經濟動盪。

  這場從美國刮起的政經風暴大有可能是今年以至未來幾年亞太區及香港的最大隱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