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4日星期四

銀行不再風光


  曾經,銀行、金融服務是高增長行業,生產最多筍工及打工皇帝。只是好景不再了,未來幾年不管是銀行、投資銀行、金融機構的上班族都不會有甚麼好日子過。不是想做甚麼烏鴉,但整個金融業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處境。

  自從金融海嘯以後,金融創新產品如甚麼accumulator、迷你債券、次按債券、CDS…等全部不是被禁制就是賣不出,投資銀行不能再把形同垃圾的債券、次按產品包裝再包裝轉手賣給投資基金及公眾。沒有了這些無本生利的金融新產品,銀行、投行再不能像以往般大賺特賺,每年有十幾個月花紅。

  創新不成,本業的存貸及融資業務也是有縮無增。海嘯以後,通脹超低,多個國家及地區甚至出現通縮風險。在通縮下,減少債務增持現金才是上算,至少能保住手上的資金價值,不致令債務負擔越來越重。在大家拚命把錢存進銀行、提早還債又不願借錢下,銀行的貸款業務難有增長,貸款利息不斷向下,即使存款利率已是0或是萬分之一厘也無法抵擋息差收窄的走勢。既然息差收窄,從中取利的銀行業績自然難有起色。

  還有一個現像不能看輕,那就是負利率越來越普遍。歐元區早在去年已開始,日本央行也剛宣佈採用,未來可能還有更多央行要採取類似的非常措施刺激經濟。負利率意味央行向銀行收取罰款,令他們即使把資金閒置在中央銀行作儲備也得付出代價。簡而言之,銀行坐喺度都蝕錢,他們的利潤怎能不進一步下降。

  滙豐、恒生這個龍頭準備凍薪及凍結人手招聘是個red alert,其他中小銀行只怕有更嚴厲的節流措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