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十個月「大龍鳳」,特地請了美國前國務卿、中國問題專家基辛格當顧問提供意見,滙控最終還是決定繼續把總部留在倫敦,不遷冊回香港。這個決定對特區政府及金管局而言難免有點遺憾,因為出走了的「大笨象」決定回歸是對香港投下信心的一票,對提升香港的形像及金融中心地位有重大幫助。可遺憾歸遺憾,滙控今次的決定實在非常合理,也是對中國及香港的及時提醒。不遷冊回港一方面讓北京政府明白有錢或有龐大的市場不是「大晒」,她不能因此而偏離國際認可的標準及規範或自定一套有中國特色的市場遊戲規則;另一方面也令特區政府知道一面倒倚賴中國不是出路。
滙豐去年初提出考慮遷冊,把總部從倫敦遷回香港當然有很多不同的原因。英國金融監管當局計劃加強規管銀行固然有影響,歐洲市場發展空間有限同樣令滙豐蠢蠢欲動。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中國龐大的金融市場,還是中國金融體制開放改革產生的龐大商機。乘着金融改革浪潮落戶香港的話,滙豐不但可以借香港的地利(鄰近中國市場)取得優勢。更可以藉此向北京示好,讓北京看到滙控支持中國的金融改革。這個政治資本將來肯定妙用無窮,隨時為滙豐開啟更多機會之門,擴展在內地的業務更方便。此外,香港作為地區金融中心也可以進一步協助滙豐加強在亞太區的聯繫及業務,盡享亞太高增長市場的好處。
可惜,如意算盤打不響,因為中國金融體系及市場在過去十個月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逐步走向世界跟國際市場接軌變成亂搞一通,任由政府及官僚的行政指令主導,不按市場規則辦事。最典型的例子自然是去年夏天的暴力救市。為了挽救插水式下跌的內地股市,北京當局「茅招」盡出,出動「國家隊」入市以公帑托市只是前戲,北京財金官員還採用各種非市場手段包括限制買賣,逼使金融機構出資回購股份,把正常買賣及沽空行為變成刑事罪行,規限證券行只準買不準賣貨,派出公安人員進駐懷疑沽空的金融機構……等。一些外資金融機構的高層因此而惹麻煩及成為調查對像。而自此以後,不管內地或國際金融機構都長時間不能正常運作,不能正常在市場交易,必需看政府的指令及臉色辦事。
在這樣的暴力救市措施下,內地金融市場不但跟公平公正開等原則相距十萬八千里,甚至不再是一個市場,而是一個執行政府政策的工具。而北京高層信誓旦旦要推行的金融改革則完全不見影兒,市況比提出改革前還要惡劣。對國際銀行及金融機構而言,內地市場出現的已不是機遇而是陷阱,看不到公平的遊戲規則,反而可能動輒得咎,成為代罪羔羊。一心想大展拳腳的機構如滙控怎能不三思,怎能不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風險。
另一個大變動是內地經濟迅速放緩。不同數據都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正從高增長大幅回落,並將持續往下走;整個金融體系正面對重大壓力,包括壞帳增加,資金緊絀,業務收縮……等,內地銀行股價已因此大跌,隨時出現危機,國際銀行不但沒有多少開拓業務空間,反而可能接下一堆堆壞帳。可以說,原來形同金礦的內地市場變成藏金已盡的廢棄礦洞,剩下的只有危險的氣體、髒水以及叫天不應的暗黑環境。一心想以香港為踏板到內地掘金的滙控面對「廢棄礦洞」自然避之則吉。
香港本身的情況在過去太半年也明顯轉壞,大大降低了對國際金融機構的吸引力。應該看到,過往香港雖然跟內地經濟發展關係密切,但政府的基本經濟發展策略還是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盡可能強化跟不同地區的聯繫,爭取更多不同國資金。可自從梁振英上台後政府的策略明顯有變,把大部份精力放在加強跟內地的聯繫上,對加強香港在亞太區及全球經濟的位置則放軟手腳,被對手如新加坡遠遠超過。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更消楚反映梁振英政府只懂片面配合內地的經濟發展策略,其他海外聯繫變得非常次要。看在滙控這樣的國際金融機構眼裏,香港集中向內望意味她未來的國際聯繫越來越薄弱,國際化色彩越來越淡薄,她們怎麼會願意把自己的總部移到香港呢?
滙控不遷冊回港當然是商業決定,但決定背後反映的是對內地及香港發展有介心,是對中國金融改革走回頭路的擔憂,是對香港只懂向內望的不接受。這些訊息,中港兩地政府聽到懂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