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完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自傳"The Courage to Act" 。以一個大半生是「蛋頭」學者的人來說,伯南克的自傳算好看,有點自嘲,有點內幕,當然也有為自己解畫。想較深入了解金融危機中的決策如何受不同力量影響,救市政策如何被政治考慮左右,"The Courage to Act" 是很好的guidebook。看完整本書後,你會更明白危機中其實沒有英雄也沒有壞蛋,只有一個個左顧右盼受盡制肘的凡人,即使表面權力極大的財長、聯儲局主席、證監會主席、投資銀行CEO也一樣。
當雷曼兄弟「失救」引發金融海嘯後,坐擁大量政策工具及無限印鈔能力的聯儲局一直無法穩住局勢,出事的機構一個接一個,有兩個月幾乎每天都湧出新的名牌機構出事,如AIG、Wachovia、Washington Mutual……。每一天財金高官一起牀就像受刑那樣被迫分析資金缺口有多少,可以用怎麼方法拯救,有沒有超越權限,政治後果如何,總統、國會願不願意為拯救行動「背書」等。總之煩惱、難題沒完沒了,說是無底洞一點也不誇張。
由此可見,一旦金融風暴或海嘯成形,市場信心盡失,再多的錢,再多豪言壯語也不管用,只能不斷跟在火舌後頭撲火,再祈禱火勢逐步自行消滅。
不少人說,要不是美國財金官員包括伯南克選擇性施救,特別是任由雷曼兄弟這家第四大投行破產倒閉,引發骨牌效應,情況便不會失控。伯南克當然知道這樣的質疑,大概從七年多前的九月就不斷响起類似的批評,所以他在自傳中花了篇幅詳細交代雷曼失救的過程及解釋聯儲局最後為何袖手旁觀。
根據伯南克的說法,雷曼出事的時候已病入膏肓,比三月時差點爆煲的貝爾斯登情況差得多,金融市場疲弱得多,投資者信心低得多。貝爾斯登至少還有一些可以充當抵押品的資產可以讓聯儲局提供貸款予新買家,讓貝爾斯登成功找到新主,避過倒閉的命運。伯南克在書中三番四次強調,雷曼的情況不一樣,公司高層一直不願面對本身的資產值等惡化問題,到爆煲前夕仍想跟買家討價還價。就在討價還價中,寶貴的時光過去了,市場信心進一步惡化。原來想執平貨的國內外買家已變得自顧不暇,連本身的資金鏈都有斷裂的危機。結果人人縮手,形成惡性循環,令雷曼手上的資產更不值錢,聯儲局即使想貸款予它或買家渡過難關也變得沒有依據。最後只好讓它走上破產之路。
伯南克對雷曼倒閉的解釋是否令人信服,有沒有其他因素在影響着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例如 Andrew Ross Sorkin 在" Too Big to Fail"一書中就特別提到政治因素,認為保爾森及小布殊政府內大部份主要官員不希望救市成為慣例,決定以雷曼來「殺雞儆猴」,表明政府不是「黃大仙」有求必應。誰知不肯出出手卻出現災難性結果,教一眾人等後悔莫及。
伯南克新書也提到央行行長及官員的思維方式,那就是把新出現的危機跟歷史先例二九年的大蕭條、八七年股災、二千年的科網股危機對比,再從中找對策。歷史經驗當然有參考價值,但金融危機的發展速度、強度與波及範圍非以前的情況可比,央行行長若主要從歷史找對策有大可能會落後於形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