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

法、美、俄三國同盟?


  巴黎發生恐襲一個星期,法國總統奧朗德的反擊行動一浪接一浪,先是從本星期開始接連大舉空襲「伊斯蘭國」,然後是派出唯一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戴高樂號」到地中海加入空襲行動。到前兩天,奧朗德罕有的在國民議會兩院發表演說,宣佈修改憲法加強權力對付恐怖份子,又延長緊急狀態令三個月。到下星期,他更會先後到美國及俄羅斯成立,推動各方協調對「伊斯蘭國」策略,甚至採取聯合行動。

  以反擊的力度及陣勢來看,法國的做法頗有點當年911後小布殊政府的影子。以投入的軍力計當然及不上,但從反應與速度來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爭取美俄及共他國家合作對付「伊斯蘭國」更充滿當年進軍伊拉克前美國成立"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的味道。

  從外交上來看,奧朗德的策略有一定合理性,各方在對抗「伊斯蘭國」上也有一些共同利益,只是coalition 最終成事的機會不大。

  當年小布殊進軍伊拉克前組成 coalition 主要是一種外交姿態,仿效父親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組成反同盟,以確立行動的正當性。實質上對小布殊而言,不管有沒有或有多少其他國家願意參加coalition,美國都會堅持出兵,也有能力獨自行動,打跨薩達姆政權。法國的情況不一樣。儘管在歐盟中她的軍事實力最強,但多年削減軍費加上在非洲執行多個軍事任務已令法軍捉襟見肘,要在中東地區採取大型軍事行動實在力有不逮,也沒有基地、補給支持。換言之,奧朗德不可能像小布殊那樣說戰就戰,他必需爭取其他軍事大國特別是美、俄支持才能採取行動。在形勢比人強下,奧朗德討價還價的能力甚弱,也提不出甚麼促成合作的有利條件包括錢、軍隊、情報,令成事的難度大增。  

  重要的是美、俄在中東特別是叙利亞問題上各有懷抱,不易有實質合作,更不可能在軍事上採取聯合行動。首先,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俄國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及在烏克蘭東部繼續搞事仍然心懷戒懼,不但堅持經濟制裁,更認定俄羅斯的軍事侵略對歐洲的威脅更大,對美國的地緣利益損害更大。法國受「伊斯蘭國」恐襲雖然及值得同情,但跟擁有核彈、先進戰機及軍事技術的俄羅斯相比,不是同一檔子的事。要美國為了法國改變現有的制裁及圍堵俄國政策實在不容易,奧朗德得到的頂多是同情、慰問或姿態上的支持,組成聯軍或採取聯合軍事行動肯定不是option。

 此外,奧巴馬政府一直堅持從中東逐步抽身的政策,即使伊拉克較早時被「伊斯蘭國」兵臨巴格達也不肯改變初衷,頂多派出更多戰機進行空襲而已。叙利亞及「伊斯蘭國」是比伊拉克更難纏的對手,要找到「敵人」已不容易,奧巴馬政府更不可能因在法國的恐襲而改變抽身的政策,再次投入地面部隊。

  俄羅斯同樣是「伊斯蘭國」受害國(客機被炸有200多名俄國公民死亡),她也許較有意願合作。但國際油價低處未算低,經濟制裁又令俄國經濟雪上加霜,要俄羅斯在叙利亞加碼派兵有實質困難。唯一可能是法國能落實解除對俄經濟制裁作交換,可法國根本沒有能力拿出這樣的交換條件。

  在美國無意,俄國無着數的情況下,奧朗德的努力奔走大概不會有甚麼實質成果,「三國同盟」對付「伊斯蘭國」只是鏡花水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