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健忘症是會傳染的,官場中人尤其嚴重。內地官員肆意篡改歷史,康文署高官們很快就受「感染」,一再發生擅自篡改中華民國資料的事就是典型症狀。
可不是麼!前不久有劇團租用康文署場地演出,劇團執行監製在中華民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可康文署官僚們強行竄改人家的校名,把國立兩個字刪走,只剩四分三個校名。人家當然抗議,傳媒也大力批評,而康文署除了來個不痛不癢的解釋以外,甚麼實際的道歉也沒有,好像「修理」了人家大學的名字根本不是問題。當然,康文署以至掌管該署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都強調「改名」沒政治動機,實情嘛「你明白的」!
誰知道不但台灣大學的中華民國的字詞成了要「打格」或刪除的禁忌。香港自己的歷史材料康文署官僚們同樣不放過。
在一個紀念音統處40周年的展覽,官僚居然肆意把「華僑日報」等老牌報紙來個大修整,刪去報眉上的「中華民國六十六年」紀年,只剩下光禿禿的白眉。誰都知道,華僑、工商、星島等老牌大報過去一直以中華民國紀年,例如1949年是民國38年。這不但反映他們的身份認同,也是報導以至香港歷史的重要印記,不能也不該刪走。康文署卻居然在展覽中「剃」人家報眉,令民國六十六年消失。這不僅是對兩報的不尊重,也是對歷史的扭曲。
最要不得的是,康文署這一回雖然認錯,卻把問題推在負責展覽的人身上,指刪走的事由策展人出手,康文署不知情,也沒有政治考慮。
好一句沒有政治考慮。先前是delete 「國立」兩字,然後再刪走民國年號,康文署一再對涉及「中華民國」的材料動手根本不是巧合或策展人的失誤,唯一合理解釋是康文署高層以向中共擦鞋獻媚為首要考慮,甚麼歷史事實與真相都得讓路。
繼續由這樣的人負責香港文化工作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