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星期六

從明治到明仁天皇的歷史循環


  日本明仁天皇因年老健康退化提早遜位的事終於有了定案,國會兩院最近通過有關他在三年內退位成為「上皇」的法案。而根據日本傳媒報導,首相安倍晉三及內閣已選定明年年底為明仁遜位的日子,2019年將由德仁太子接位,並有新的年號取代平成。

  在當今日本來說,天皇及皇室像歐洲小國的虛位君主那樣沒有甚麼實際權力,只是有些禮儀、象徵性的任務,如主持311大地震悼念或終戰七十周年等國家大典。但日本天皇向來有些不易言明的政治作用,包括維持國家團結,作為日本文化傳承的中心及紐帶等。這是憲法或是一人一票政制不能取代的,也是歷任首相包括最強勢首相如田中角榮、小泉純一郎及安倍晉三可比擬的。

  日本不少歷史書及國民教育資料把天皇家族說成是「萬世一家」的君主,是「天照皇大神宮的子孫,自天地初始便是日本的主君」。但其實這樣的說法是近代的「創造」,是德川幕府末年到明治初年為了確立日本成為現代國家而大力推動的說法。

  岩波出版社的<<應該如何認識日本近代史>> 其中一章特別提到為何明治國家需要天皇。作者牧原憲夫相當仔細的講述天皇制在日本走向現代民族國家過程的重要性。根據他的說法,沒有天皇存在的話,幕藩體制瓦解後的政治真空將難以填補,因為將軍奉還政權得有一個更高權力接管,向來遠離政事及權力,在京都被宮女圍攏中生活的天皇就是最佳選擇,並可以為過渡提供合法性及權威。

  更重要的是,幕末、明治是日本政治精英志切讓日本走向西化,成為跟歐美國家平起平坐的新國家的關鍵時刻,當中涉及很多文化、生活、法規上的轉變,需要極具權威的人作為示範,以協助國民以至較守舊的精英轉過來。當時年幼的明治天皇正是最佳人選,他對西方文化及生活形式如穿西服,剪去傳統的髮型,飲牛奶吃肉不抗拒,又願意聽從大臣的意見,令政府可以以他為榜樣,號召人民學習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以此爭取西歐各國認同日本是個「文明國家」。

  自明治天皇開始西化之路後,到現在天皇的正裝仍是西服,皇室正式的晚宴仍是法國菜而不是傳統的和食。由這些事例可見,明治天皇或天皇制為日本快速走向西化掃平了不少障礙,至少不像中國、朝鮮那樣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徘徊糾纏這樣久。

  不過,根據牧原憲夫的分析,天皇制的權威也不是一下子就建立的。明治初年因為米價上脹的問題,不少在江戶及東海道的住民就抱怨天皇政府沒有給他們甚麼好生活,有的地方更出現「還是德川幕府好」的呼聲。即使到1890年,很多民眾在天皇出現時仍要官員多次大聲吼叫才記起要向天皇脫帽致敬。

  日本天皇真正取得「神皇」地位除了官方大力宣傳外,還得靠兩場主要戰爭:即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及十年後的日俄戰爭。兩場戰爭都以天皇名義動員全民參與,最終大獲全勝。自此天皇就成為國家的最高象徵,效忠天皇成了日本人普遍的自覺。

  二戰後日本政體、政局再有大變,天皇從帝國象徵變成憲政推手。昭和天皇(裕仁)自覺服從及接受盟軍或美國頒下的和平憲法,不敢越雷池半步,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全部按法律、典藉依據。今次明仁天皇因年老遜位同樣得嚴格按憲法、法律辦事,先由政府諮詢專家,再草擬、通過法例才能進行,不能自作主張。從明治到明仁,日本天皇權力兜了一圈回到原點,但政治作用卻依然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