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公投不管Yes or No都免不了有震盪,兩年後英國「脫歐」的公投更可能帶來對歐盟帶來難以癒合的傷害。再加上經濟持續凋蔽,俄羅斯威脅再現,歐洲這個五百年前開始領導全球發展,改寫歷史進程的地區似乎已失去了昔日的光采及影響力,有點自顧不暇的味道。
其實,早在歐債危機及經濟衰退出現前,已有學者為歐洲寫了「墓誌銘」(Epitaph),認為歐洲不但不可能找回昔日的光輝,並將會在本世紀中開始快速走向衰落。
寫下這個歐洲「墓誌銘」的是美國歷史學者Walter Laqueur。2006年他出版了"The Last Days of Europe: An Epitaph for an Old Continent"。當中指出歐洲不可能藉着一體化增強實力重奪過往主導世界的位置,還會因着好幾個結構性的轉變而步向快速衰落,甚至失去自己的身份或文化傳統。
Laqueur指出,歐洲人口老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日本除外)都要快,未來從福利到醫療方面開支的負擔非同小可,經濟動力、消費力則不斷下降。這一方面驅使歐洲越來越倚賴出口帶動經濟,令內部經濟實力變得越來越懸殊,德國遙遙領先,其他缺乏出口競爭力的國家則越見落後,造成更大矛盾。另一方面由於收入、財富分配嚴重不平均,整體歐盟消費力將進一步下降,削弱她的經濟活力。
不過,Laqueur認為最大的隱憂還在於來自土耳其、阿拉伯及非洲的移民快速增長。成書的時候恐怖組織在歐洲還不活躍,Laqueur 擔心的主要還不是恐襲問題,而是社會的分崩離析。根據Laqueur的分析,這些來自回教國家的移民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不願意融入歐洲主流文化,不願意放棄本身的文化傳統,並且致力保有本身的宗教、語言、傳統習俗等。簡單來說就是盡力來個「國中有國」,在歐洲不同地區建立自己的enclave 或社區,刻意不跟其他人混在一起。
歐洲各國政府採取不同措施希望打破這種「國中有國」的現像,如法國就採取強制融合策略,例如禁止回教女學生穿戴傳統罩布服飾上學等。其他國家如德國則採用多元文化政策(Multiculturalism),任憑新移民自由選擇是否融入當地文化傳統。可惜,不管強制融合還是多元文化都無法改變新移民「自成一國」的現像,拒絕融合的情況甚至越來越厲害。
由於「國中有國」有明顯的排他性,原本跟新移民混居的其他人陸續遷離,令這些社區逐漸變成由新移民佔多數。Laqueur認為,由於生育率及人口趨勢發展,將越來越多地區以至大城市變成回教新移民佔多數,例如德國的Dortmund 荷蘭Eindhoven、Rotterdam,或是英國的Bradford、奧咸……等。
這樣的轉變引伸兩個問題。其一是當回教新移民成了這些社群的主導力量時,要求他們融入當地社會及文化將會不可能,因為政治、文化上都難以做到。其二是歐洲文化傳承的問題。回教新移民肯定不願意接以基督教為基礎的歐洲文明,對相關的文化遺產、傳統以至節日都不會接受,甚至文學、藝術、音樂方面的文化遺產會有抗拒。法國文學巨著「孤星淚」對非洲新移民就顯得遙不可及。
除了文化以外,政治信念、價值方面回教徒新移跟原本歐洲的人文傳統如開放、平等、寬容相距同樣遠。兩者的矛盾只會越擴越大,難以融合,隨時令歐洲變成一個擴大了的巴爾幹半島或波斯尼亞,佈滿多個力量相若,難以融合甚至互不相容的政治、民族、文化壁壘,分裂、內亂甚至內戰的機會大大增加。到時候歐洲不要說發揮穩定世界的作用,反而可能成為一個大型火藥桶,威脅地區以至全球穩定。
一個從經濟到文化到政治影響力都奄奄一息的歐洲似乎真的有半隻腳踏進墳墓的感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