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6日星期四

忘恩負義的德國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倫敦舉行了一場不太矚目的國際會議,沒有甚麼著名的政治人物、官員出席,坐在會場的都是些不見經傳的財金官員。希臘官員就坐在英國、比利時、法國、美國代表旁邊,作為主角的西德(當時德國已被劃分為東西德)代表團則在另一邊。

  經過近半年努力談判後,各方簽署協議同意大幅削減西德外債超過一半,又把還款條件如年期等放寬,好讓她重新上路,從戰爭廢墟中再次站起來。當時希臘國內境況比西德好不了多少,超過一百萬人在納粹德國鐵腕統治下傷亡,國家百廢待舉;不過,希臘政府沒有阻撓協議,跟其他歐美國家一樣同意寬免西德債務。

  債務負擔減輕後,西德可以將更多資金用在重建國家、修補被破壞的基建上,以增強競爭力。西德二戰後能迅速復原,創造經濟奇蹟跟這次債務寬免無關係。

  當然,美、英、希臘等國寬免西德債務不完全因為慷慨,也因為她們學乖了,明白凱恩斯寫“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eace時的苦心,知道德國(西德)是歐洲經濟的重心,她復元的話整個西歐經濟都難以改善。而且,那時冷戰剛開始,蘇聯大軍兵臨西柏林及西德邊境,作為抗蘇的前線國家,各債主特別是大債主美國自然要網開一面,好讓西德盡快重生,協助美國及盟國應付蘇共威脅而不是變成包袱。

  也許這段歷史實在太久遠,會議結果也沒有甚麼驚人之處,西德人或德國人都忘記了,完全記不起希臘曾經對她慷慨過,記不起人家的慷慨令西德很快振作起來,以至今天的德國希臘債務危機上態度非常強硬,寸步不讓。那位財長固然不斷潑冷水,認為不能再相信希臘政府。被稱為鐵娘子的總理默克爾同樣「娘心似鐵」,前幾天訪問塞爾維亞時就乘勢嘲諷希臘不肯吃苦,指塞爾維亞願意接受緊縮之痛,她的前途將會跟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一樣光明。可是,愛爾蘭等歐豬經濟仍半死不活,看不到曙光,這有甚麼好呢?默克爾等怎麼把歷史都丟掉了呢?

 撇開政治考慮、歷史恩情以至慷慨不慷慨的問題,債務寬免在經濟上同樣有它的重要性。沒有債務重組及寬免會令希債以至歐債問題沒完沒了,令歐洲經濟危機變成長期病。多位經濟學家都清楚指出,自債權人提出「救助加緊縮」方案開始,五年下來希臘人儘管拚命勒緊褲頭擠出餘錢還債,但債務負擔GDP比率不但沒有絲毫好轉,反而不斷上升。一零年危機爆發時負債比率不過剛超100%,今年已接近180%而且還在上升。這樣的困境不難明白,因為在緊縮政策下希臘GDP收縮的速度比債務下降的速度快得多。經過五年的緊縮及經濟凋蔽,希臘GDP下跌兩成半以上,跟美國在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差不多。而且,美國在1933年跌至低谷後就開始反彈,並在羅斯福推行新放棄緊縮刺激經濟後逐步復原。希臘卻沒有這樣的運氣,自2013年收縮26%後一直在這個水平徘徊,沒有甚麼好轉。換言之,當前希臘的大蕭條三十年代的美國大蕭條更嚴重,歷時更長。到了這地步,德國居然還在高舉緊縮的旗幟,要求希臘及其他歐豬緊跟,並且不願減債削債。這反映他們不但忘了歷史教訓,也對其他人的「苦痛」視而不見。要是她們的態度不變,即使今次希臘勉強留在歐元區,將來的日子也不容易過,言歐元區要走出經濟泥沼更是不可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