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星期一

A股暴跌令中國的「日本病」發作


  A股股災何時才能真正穩定下來只怕中國總理李克強也說不,因為他的「暴力」救市方案暫時還是只有「暴力」,救不了市,反而製造了一批又一批「大閘蟹」。

  其實從各種跡像來看,今次股災大有可能不單是股市泡沫爆破般簡單,而是經濟大轉向的開端,是步日本後塵走向長期停滯及迷失的第一步。也許十年二十年後大家回望會發現201567月是中國經濟從盛變衰的轉捩點。

  不善忘的人都會記得,日本的長期迷失是在九十年代初房地產、股市泡沫爆破後開始的。當時日本經濟正盛,「日本第一」仍高踞暢銷書榜,92年美國大選,候選人克林頓的經濟政策仍是以日本為假想敵。大家預期,泡沫爆破後日本不久便會重新發力,延續高速經濟增長,直逼美國。當時的日本官員特別是負責經濟事務的官員沒有太多危機感,相信一切盡在掌握中,搞些基建,放寬一下銀根就能撥亂反正,重拾經濟動力。誰知搞了超過20年,零息政策超過十五年,大批新搞基建成了大白,經濟仍是半死不活,通縮掉之不去、現在回頭看,日本的停滯除了政策可能不夠大膽外,更重要的是泡沫爆破導長期去槓桿化(deleveraging),令銀行體系及企業面對長期的債務負擔。再加上經濟只好不壞的神話打破,原來看似萬能的政府又變得無能為力。這些因素加起來就令一般國民對經濟的信心不斷轉弱,經濟動力自然無復當年勇。

  近期中國經濟的情況有很多跟九十年代初日本相似的地方。首先是巨大的房地產泡沫開始爆破、樓價逐步從高位下滑,不少地產發展商開始周轉不靈,急需流動資金。中國政府原先的妙計是搞活股市,令股市持續上升及形成一個資金不斷膨脹的資金池,地產企業固然可以藉此「抽水」解決資金荒問題,其他甚麼地方債、企業債也可以以股代債,甚至賣到海外投資者手上,令資金鏈變得更強靭。這正是為甚麼各級官員甚至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都禁不住吹捧中國股市將會長期上升。

  北京的妙計不能算錯,畢竟股市本來就是一個期望遊戲,只要讓投資者有上升期望,投入股市的資金將越來越多,形成良性循環,先進一步吸納資金。若果上升預期不破,企業債務負擔過重及資金不足的問題的確可以暫時解決。

  問題是期望管理並不容易,預期向好很容易變成非理性亢奮及泡沫,A近半年來急超過兩倍反映的正是一種脫軌的期望。過大及膨脹過快的泡沫到近幾個星期終於爆破,整個預期開始改變,令股市不能再成為新的資金來源,反而添加了企業的債務。

  最致命的是今次股災同樣破了政府萬能的形像。過往「國家隊」進場股市立時反彈,至少維持一段時間。但到今次多個部門重招盡出,又是只准買不准賣又是逼證券行買股救市,中央銀行更聲言為救市提供必要的流動性。但兩個星期下來A股跌得反而更快更急,並出現近半公司停牌的奇觀,連累港股也大跌近三千點。要知道北京政府無所不能的預期已深植在大部份民眾心中,也是他們對經濟前景信心的基石。現在,政府連股市大跌束手無策,恐懼情緒將不斷滋長。

  可以預期,即使今次股災未來穩定下來,這份對政府、對前景的信心肯定大幅削弱。更多人會傾向增加儲蓄及把資金調到海外較穩定的經濟體。結果是,企業債務負擔解決不了,民眾消費需求大減,再加上人口開始見頂回落,動人口未來幾年開始下降,產能過剩又已成了死結。這些因素加起來不是跟日本九十年代的處境很相似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