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蘇格蘭艾娜島(Islay Island)的伯摩蒸餾所試飲室,第一眼看到的是那支用水晶酒瓶盛載的Bowmore 1957。這支超過半世紀的酒標價在10萬鎊(逾120萬港元)左右,現在炒風降臨威士忌,二、三十萬一支已有不少,1957年的Bowmore 大概更高不可攀了。
試酒的地方當然不可能開一瓶1957,但從12年到25年的酒都有,真要來個Vertical tasting 看看時間洪流對威士忌洗練算是可以的了。請「酒侍」12、15、17、18、25年的Bowmore各來一 dram,選了一張高背的沙發,就是那種放在Study 讓人輕鬆看書的高背椅,準備一邊試酒一邊看陰晴乍變的海灣。
不同年份,「天使」(Angel) 喝的份量自有不同 (酒存在木桶內每年都會流失一點點,蘇格蘭蒸溜廠愛把這稱為Angel's share,說酒是給天使喝了)。12、15年在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算是年青,天使喝的少,酒的稜角仍多,木桶、煙薰味有點未夠火候。17跟18年的對決最有趣,兩杯酒入瓶時間只差一年,香味、口感卻是地球跟火星的距離。18年真不愧是我的至愛,酒色晶瑩光亮,酒在杯中幌動留下的「掛」就像裝飾一樣。拿起杯放近咀邊,清香的木味飄然而至,彷彿在蘇格蘭林間漫步的氛圍。把琥珀色的酒送進口腔,輕易的滑過舌頭,圓潤順滑、桶香、木香、煙薰香渾然天成,登時教人換了心情,一派don't worry be at ease的悠閒。17年的一杯每一方面都缺了一點點,加起來變了另一回事。也許那一年的angel's share特別多又或天使添了些甚麼秘密成份,令酒變了一個樣子。
終於到25年的酒了,期望很大,七年的沉澱酒該更芳醇順滑和更深度。呷了一口,果然滑如緞錦絲綢,沒有半點嗆喉感覺。可是向來是標記的清香木味淡薄了,煙薰味也有些似有還無,感覺上有點太面面俱圓,少了點性格。
忽然想起有前輩曾說,歲月讓人增長見識但也添了風霜。酒也一樣。時間讓酒添了醇厚,可稜角也給磨蝕了不少。相比之下,還是喜歡18年的酒 (價錢只是25年的一半左右!)
酒的價錢牌跟酒質之間的關係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飲者從來爭論不休。法國紅酒Le Pin 動輒五、六萬元一瓶,好年份的更在十萬以上,它是否真是「神之水滴」教人一喝難忘卻難有定論。也許記著價錢牌喝酒不如更多看看自己的年紀、口味、體質、狀態、心情,它們對酒的感覺及評價影響更大。
心情不好需要來點衝擊的時候,年青的酒如10年的Ardbeg那份粗獷不但令味蕾復活,整個人也精神為之一振。
一天辛勞過後想hea一下,放鬆心神,醇厚的21年、25年酒就可大派用場。若是要來個「小確幸」,聽Cole Porter或Ella Fitzgerald的老歌,賞自己一個微醉的黃昏,那就不需要問甚麼年份,甚麼價錢牌,來一杯自己偏好的威士忌就好了,管它是「響17」「余市20」、「 Bowmore 18」還是Jack Daniel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