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觸目的金融圈消息要數人稱債王的Bill Gross突然離開讓他揚名立萬的Pimco,改投另一家基金。今次突然而來的人事變動具體原因外間難以完全明白,不過業績欠佳被逼宮的說法甚囂塵上。據說最主要的罪名是Bill Gross 長期看淡美債,不斷沽空,碰上美息持續低迷,美債價格高企,他操的盤變成滿江紅,不知何時看見家鄉。對講究實績表現的金融機構而言,Bill Gross既然持續看錯市,令投資者有損失,不管他過去業績如何輝煌也無法站得住,只好黯然離去。至於他能否在新地盤來個敗部復活只怕誰也說不準,畢竟金融市場波動有的時候比「賭大細」更難捉摸,更容易被自己的成見、偏見蒙蔽。
Bill Gross下台在金融界當然引起震動,可在經濟學界也有不少迴響,前助理財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Brad Delong就寫了專文剖析他敗走的原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更一再在網誌中邊解釋邊訕笑債王的失敗。他還說Bill Gross至少為看錯市而負責,其他同樣看錯市,高舉通脹威脅利息飆升的人卻仍毫無悔意,並留在政經決策圈中左右大局。
撇開克魯明訕笑、單打的態度,他的確有值得牙擦的地方,的確有譏諷Bill Gross及一眾通脹威脅論者的資格。金融風暴過後聯儲局及各西方大國央行都大開水喉,其後聯儲局在伯南克領導下更破天荒推出幾輪量化寬鬆措施,令水浸金融系統的情況更明顯,金價及部份商品價格也在這樣的政策下大幅飆升。
對於Bill Gross及不少政經精英來說,央行不停開動印鈔機意味大量鈔票追逐有限商品、貨品及服務,意味鈔票的價格及購買力逐步下降。當過多鈔票追逐有限貨品及服務時,貨品價格、工資自然持續上升,從而引發通脹以至惡性通脹。事實上在二零一一年開始,Bill Gross及不少精英如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不住警告美國及西方經濟體將出現惡性通脹(runaway inflation),美元更會因放水過度而大跌。對債王Bill Gross而言,債券是定息投資產品,一旦面對惡性通脹、利息飛升的話,債券價格自然輾轉下跌,這就成了他幾年來長期看淡、唱淡債券價格的基礎。
很不巧,Bill Gross的分析只是理論甚至是一廂情願的信念,跟現實完全是兩碼子的事。從零八年底聯儲局把利息降至接近零及推出QE政策六年來,美國及西方大國的通脹率從未達到央行定下的2%目標,總是在1-2%之間徘徊。歐元區的情緒更糟,通脹率低於1%,有極大風險像九十年代的日本那樣陷於通縮。也就是說,Bill Gross幾年來一直預期的通脹沒有來臨,他累積的債券淡倉自然不斷虧損,到最後想不下堂求去也不可能。
那為甚麼大印鈔票沒有帶來惡性通脹呢?這裏不能不讓克魯明邀點功。他從零九年開始就反駁這個看法,認為美國陷入凱恩斯所說的liquidity trap,即使利率趨零仍不可能鼓動企業增加投資、消費者增加消費,因為手持現金成了最穩陣的救生圈。再加上失業率高企,大量廠房、勞動力、房屋閒置,政府的刺激經濟政策又「唔湯唔水」,走三步退兩步,聯儲局把再多錢放進銀行體系也只留在體系內,不足以帶動實體經濟,更不要說引來惡性通脹。在這樣的現實下,利率長期留在零水平,加息的期望更是一次又一次落空。
假如債王Bill Gross及早聽聽克魯明的見解,也許他就不至於敗走Pimco!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