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星期日

中國另起爐灶


  由中國主催、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已於近日正式宣佈成立,初期資本為500億美元,大部份由中國政府出資,成立後銀行方面期望資本可以迅速增至1000億美元。銀行的創始會員不算太觸目,除了中國作為龍頭外,大型經濟體只有印度,其他都是較小型或在全球經濟中地位次要的國家及地區如巴基斯坦、蒙古等,東盟十個成員國中最大經濟體印尼也選擇暫時不加入。
  這個資本將會高達1000億美元的區域開發銀行究竟會發揮甚麼作用,究竟能否挑戰美國、日本支持的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以至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作用及地位當然有待觀察,但美國、日本對這個中國新外交「工具」存有戒心以至敵意則是不爭的事實,她們努力打造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就是要確保在亞太政經秩序中保持主導位置。
  就着AIIB的成立及作用,紐約時報前不久搞了一個微型論壇,邀請了四位背景不同的學者、作者就銀行的作用及美國政府該有的反應作評論。有點令人意外的是,所有作者都認為成立 AIIB 符合國際政經局勢變化,美國想約制這家由中國主導的區域開發銀行的發展將是徒勞無功的。他們認為中國行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她希望透過輸出資本及技術擴展影響力既自然也是無可避免的。更有作者認為中國要另闢出路成立AIIB是因為在現有的國際政經秩序及架構中她找不到着力點,老是被美國及發達國家騎在頭上,該有的改革又遲遲不來,無計可施下中另起爐灶,自搞一套。
  四位論者的詳細論據大家可以看原文仔細咀嚼,但國際金融秩序改革委實躭擱太久,未能切實反映千禧年後經濟力量的分佈及變化,AIIB成立不過是對舊秩序的一種無聲抗議而已。
  先說亞洲區內支援後進國發展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它從成立開始已由美國、日本主導,簡單來說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亞洲版,不過主事的不是美國而是她區內的小弟弟──日本。ADB總裁一職長期由日本人出任,貸款及投資政策則主要依循IMF及世銀的規範,中國的參與及影響力極為有限。可現在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經濟體,又是大部份亞太區經濟體的最大貿易伙伴,在區內實質經濟影響力肯定已超越美、日,偏偏她在區內主要的國際金融架構卻沒有話事權,話語權也相當有限,這實在不太合理。
  在全球範圍來看,美國經濟、金融影響力正在減退,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實力則不斷上升,可她們在IMF、世界銀行中的投票權始終受限制,影響不了大局,更不像美國那樣享有否決權(美國在IMF有15% 投票份額,足以否決任何重大建議或改革),而出掌IMF總裁及世銀行長的人仍然是歐洲人、美國人。這個不合理格局不變的話,IMF及世界銀行將逐步失去中國及金磚國家支持,不同地區以至全球範圍也可能出現更多類似AIIB的國際金融組織,跟IMF、世銀直接競爭。


(原刊 25/10 信報 EJ Global 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