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星期六

In the long run 伊朗必勝沙地


  中東兩大國沙地阿拉伯與伊朗近年相持不下,角力逐漸白熱化。當中沙地阿拉伯尤其進取,既聯合海灣多個酋長國向伊朗的「好友」卡塔爾施壓,又插手黎巴嫩政局,一度軟禁到訪沙地的黎巴嫩總理。當然還得加上支持伊拉克遜尼派武裝組織幾年來在該國北部地區興風作浪。

  不過,專門研究地緣政治的學者Robert Kaplan 在兩雄相爭中卻看好伊朗,認為她有望在本世紀後期成為大中東地區(從土耳其半島到阿富汗)的真正霸王,並在世界列強中佔一席位。

  Kaplan在「地理的復仇」(The Revenge of Geography)重申地理位置、地形對國際政經格局的重要性。他特別提到六個二十一世紀需要重視的國家及區域,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歐盟、土耳其及伊朗。當中俄羅斯、歐盟是正在退縮的力量,只看她們如何在退潮中自保。中、印、伊朗則是快速冒起的新貴,當中伊朗雖不可能跟中、印兩新興超強比肩,但在大中東地區無出其右,不管沙地阿拉伯、伊拉克都不是她的對手。

  Kaplan先從地理形勢、地緣政治格局說起。大中東地區概括來說東起阿富汗西至土耳其,南邊包括埃及、利比亞等個別北非國家。地形方面,東邊阿富汗是窮山惡水山之地,伊朗則為高原地帶,有高山及河流作屏障,又有波斯沿及阿拉伯海的出海口。沙地阿拉伯佔據阿拉伯半島大半地區,境內基本上是沙漠與零散的綠洲,周邊無險可守,還得面對南部桀傲不馴的也門挑戰。這正是伊朗先天的優勢。

  此外,兩國與周邊國家的聯繫明顯有分別。伊朗北部接連多個前蘇聯中亞共和國如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彼此經濟合作密切,還有點歷史、文化以至語言上的淵源,令伊朗可以成為歐亞大陸版塊中心區的經濟心臓,並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出口中心,規模超越沙地阿拉伯。再加上鐵路、公路網絡的連接,伊朗的經濟活動將會更多元、更能發揮規模效益,比沙地阿拉伯單靠開採本土的石油、天然氣,沒有具規模的經濟伙伴強得多,潛力也更大。

  伊朗的另一個優勢是政府文官體系較成熟,效率較高,權力交接也更穩定。跟四鄰國家相比,伊朗的確更具備現代化國家的外表與內涵。東邊的阿富汗即使美國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仍是個失敗國家(failed state),內部軍閥割據。西鄰伊拉克也好不了多少,巴格達政府仍未能控制全國,特別是北部既面對ISIS威脅,又有庫爾德族尋求獨立。

  沙地阿拉伯政治算是穩定,但它靠的是皇室少數人手執軍政經大權,國家機構脆弱,民間社會更從未有機會成長。一旦沙地皇室如近期般內閧,政治上隨時出現不穩定甚至宮廷政變,大大削弱沙地本身的實力。

  Kaplan還指出一個較少人提及的觀點,那就是人口的變動。根據他的分析,沙地阿拉伯人口不到三千萬,但人口年增長率卻達到2%,不出三十年它的人口將倍增,對該國各方面的資源包括教育、就業以至水源都有重大壓力,而且,近三千萬人口中有四成人不滿15歲;從歷史與現實看,年輕世代對現狀最不滿,求變求改革的呼聲甚大,隨時成為新一輪「阿拉伯之春」的動力,威脅沙地的穩定。

  相反,伊朗人口增長平穩,成功控制在1%以下,年青人口只有22%。而且,伊朗現存體制包括教育、政治、企業發展在吸納年青人方面較有效,能避免他們走上街頭搞事。兩相比較下,伊朗內部政治較能保持長期穩定,沙地卻是危機四伏,改革無期。


  Kaplan的地緣政治分析當然有它不完備之處,例如全球化如何影響這片地區就說得不多。但地緣、地理條件是不易改變的結構性因素,可發揮長期影響。換言之,伊朗在結構性因素方面遠勝沙地,真要一較高下的話,伊朗in the long run勝望的確大得多。


延伸閱讀:Robert Kaplan, "The Revenge of Georgraphy: 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ming conflicts and the battle against fate", Random House, 20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