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星期六

回歸20年:從順風走向逆風


  有點可惜,加入本報開始撰寫「蘋論」是九七年九月份的事,算起來比香港回歸20周年短了兩個月,要像那些京官、前京官那樣瞻前顧後指點回顧大概沒資格。可畢竟「筆耕」238個月,討論批評回歸以來的大小事,見識過三代中共領導核心的手段,見識過三位特首的管治作風,見證着香港的變與不變,留點個人觀察大概還是可以的。

  不想寫甚麼20年大事記。九七年以來值得誌記的人與事多不勝數,從金融風暴到沙士疫潮,從董建華腳痛下台到曾蔭權涉貪被判囚,從七一五十萬人遊行到七十九日佔中。每件事說一下就不知耗上多少篇幅,而且大概Wikipedia 已能找到相關條目及內容,不必在此再多說幾句。

  想說的是二十年來香港小氣候,國際(包括中國)大氣候的深層變動,特別是腳下政治經濟板塊的移動,以此觀照香港當前的處境及未來20年的進路與走向。

  先說沒變的面向,主要是經濟上。九七年回歸的時候,香港經濟的重心是房地產熱潮及圍繞當中的炒賣活動。九七樓市盛世真可算是黃金遍地,新樓開售往往有數以百計人排隊,人龍跨越天橋與街道,涉及的交易額數以百億元計,再加上銀行按揭生意,律師契約,裝修傢俬……產值更是驚人,活脫脫是香港經濟的火車頭,其他產業不過陪襯。

  二十年過去,歷史彷似在輪迴,樓市瘋潮再現,排隊買樓人龍比九七年過之而無不及,價值千萬的住宅還得排隊搶購。帶來的營業額,貸款額及相關的產值更是驚人。問題是樓市狂潮並不是輪迴,它反映的其實是香港經濟體質20年來無寸進,增長靠的仍然是地產這株救命草,其他產業要不是原地踏步就是萎縮得奄奄一息。最明顯的要數影視娛樂文化產業。

  九七年時香港影視產品在亞太區還有領先地位,從中國大陸到大馬台灣都有龐大市場。二十年下來領先地位沒有了,市場給他人佔了,明星也只剩過渡前後已揚名的。其他如製造業、物流業同樣不消提,從最大貨櫃港變成三甲不入。若果過度倚賴地產業情況不變,未來香港經濟結構只會越來越狹窄,十年、二十年後除了生產出天價納米樓外只怕沒有甚麼其他東西了。

  再說兩個「基本盤」的大變。其一是中國崛起改變中港力量平衡,其二是西方、海洋勢力影響消退。

  九七回歸時,中國雖已開展改革開放近二十年,經濟變化相當明顯,但當時她的GDP總量不過一萬億美元左右,而香港則是二千億美元的經濟體,體積約是中國的兩成。外來投資、外滙方面香港也是主要來源。而在國際上,中國的話語權更是小得可憐,仍在爭取西方大國接納加入世貿組織(WTO)大家庭,不必等候美國延續貿易最惠國待遇。

  可九七年後中港經濟發展卻仿如龜兔賽跑,中國如今已是十萬億美元的超級經濟體,香港GDP不過2500億左右,比例從兩成變成只有2%。在經濟實力變得懸殊之下,中港之間討價還價的餘地大減,香港在中國大棋盤中的位置也明顯不如前。而隨着中國維持比香港快的增長,兩地的經濟實力只會越來越懸殊,未來十年大有可能連1%也不到,到時候香港跟中國議價的能力只有更低。並將永遠失去97年時的經濟籌碼。

  另一個深層的變化是「華盛頓共識」或西方模式主導的時代逐步過去。九七過渡時,正值「蘇東波」後不久共產主義陣營瓦解,復生的俄羅斯形同病夫,只能跟在美國的後頭,被西方國家及金融機構指指點點。中國改革開放在鄧小平南巡後也加快速度,在內地再造幾個「香港」的呼聲高唱入雲;所謂再造幾個香港就是繼續朝西化的方向發展,繼續借香港吸收西方先進理論、做法及經驗。

  可現在俄羅斯雖無復蘇聯當年的威勢,但已擺脫九十年代的弱勢,建立起強權強控制的政經體制,放棄以西方為師。中國沒有像俄羅斯那樣跟美國及西方對着幹,但自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上的話語權不斷增加,久已不提以西方為師或再造香港,反而成立多個由中國主導的區域或國際經濟組織如亞投行,來個另起爐灶,反客為主。

  香港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是西力東漸的橋頭堡,是西方文化、經濟影響導入中國的窗戶。現在中國不再積極向西方取經,而是大踏步走出國門對外大展拳腳,香港作為窗戶的價值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如何在地緣政經版塊重整的情況下找新定位及角色是香港未來20年最大的挑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