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星期一

英國提早大選保守黨「霸權」再現


  2016年2月,英國首相卡梅倫宣佈六月下旬舉行脫歐公投,兌現他在2015年大選時的承諾。當時的卡梅倫處於權力的顛峯,剛領導保守黨清脆的勝出大選,成為1997年以後第一位名正言順單獨執政的保守黨首相,一洗近四分一世紀的頹風。在黨內,選戰勝利令大批後座議員成為他的忠心追隨者(靠他的coattail 勝選),上一代元老如Kenneth Clarke 、馬卓安之流已垂垂老矣,再影響不了黨的方向。內閣則佈滿他的死黨好友包括當時的財相歐思邦、司法大臣Michael Grove等。那個當下他深信成功以公投否決疑歐派的脫歐運動後,他便可以名垂青史,成為保住聯合王國、保住英國在歐盟位置的功臣,安心籌劃2020年的退休及接班大計。

  可惜,一場原以為是 piece of cake的公投變成卡梅倫的滑鐵盧,英國民眾以52:48的輕微多數選擇脫歐,原本信心滿滿的卡梅倫從天堂掉下地獄,還得倉皇辭廟,把首相之位拱手相讓。卡梅倫的事例說明,投票箱這回事遠比大家想得複雜,民情變化之快及隱晦即使專家、資深政客也隨時看錯,落得慘淡收場。

  儘管有這樣慘痛先例,現任英國首相文翠珊卻偏向虎山行,上任不到一年就毅然宣佈來一場新的大選(6月8日),希望藉此擴大保守黨的多數優勢,英國自己的權力及legitimacy,並加強跟歐盟談判時的籌碼。她是吃了「豹子膽」嗎!

 文翠珊當然不是吃了豹子膽,大概也明白投票箱的風險,但從當前英國政治情況來看,今次是一舉打倒老對手工黨,為保守黨建立長期「霸權」的絕世好機會,蘇州過後只怕冇艇搭。


  工黨自從2015年大選失利及由極左的郝爾彬上場後,可說沒有最弱只有更弱。因郝爾彬上場引發的內哄兩年來沒有絲毫平息的跡像,已先後兩次有工黨資深議員出馬挑戰他的黨領袖地位,最近一次更有超過三分二工黨議員反對郝爾彬,想拉他下台。但由於工會及新加入工黨的年青成員一面倒支持郝爾彬,令他避過下台命運。可這樣連番內鬥已嚴重削弱工黨的組織及選戰能力,令工黨不能上下一心迎戰,先天上已吃虧。

  民調及補選情況更是令人難堪。兩個月前的國會補選,工黨輸掉一個過去八十年來一直是safe seat的選區予保守黨,另一席則險勝UKIP (英國獨立黨)保住。補選向來對執政黨不利,因為選民一般會以此向政府來個protest vote,過去35年就從未有執政黨能奪走對手議席。偏偏工黨連protest vote都佔不到便宜,反而輸掉自己的票倉。

  再看最新的民情,向來支持工黨的衛報民調顯示,保守黨領先18個百分點,其他調查機構的結果更發現工黨落後20個百分點,工黨選情(electability) 如此弱,難怪文翠珊見獵心喜,斷然出手。

  本來,UKIP有一些分票作用,可以削弱保守黨的優勢。但自從成功爭取脫歐後,UKIP領導層幾乎星散,原領袖Nigel Farage乾脆退出英國政壇,不再參選。沒有Farage的UKIP等同沒有頭的蛇,選戰能量大減,要推出有威脅力的候選人不容易。要知道UKIP選民本來是疑歐的保守黨選民,他們不能投UKIP的話肯定回歸保守黨,令文翠珊少了被𠝹票的後顧之憂。

  對手自廢武功,沒有人能𠝹票,保守黨可真是形勢大好不是小好,文翠珊不出手才是呆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