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樓市升浪只是調整前的陷阱


  樓價指數連續兩個星期創新高,地產代理業人士估計,樓市將再次展開全面升浪,樓價從現水平再升至少一成半到兩成,進一步拋離市民負擔能力。經過十年大牛市以後,樓價創新高本來已不算甚麼新聞,樓價脫離經濟基本因素及市民收入水平似乎已不再是甚麼重要憂慮,甚至已變成新常態。還有不少地產業界人士、市場人士不斷為「瘋癲」樓價解畫,一時說利息超低使樓價負擔不算重,一時說太多資金無其他穩健出路只好投入樓市,一時說政府土地供應不足或辣招失效以至樓價失控。總之,樓價天天向上,樓市繼續脫離經濟基調大升是正常甚至理所當然的事,各方只能認命般接受,又或拼命用不同方法找資金如幾代人合資參與炒賣遊戲。希望可以在「樓瘋」及上升樓價中分一杯羹,成為贏家或至少不吃虧。

  只是,樓市脫離經濟基本因素上升絕不是甚麼正常的事,當中涉及各種各樣的扭曲,包括有組織的炒賣活動及集團,也包括因各種不同原因來港盲搶地的內地資金。他們透過手上的資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購入新開賣的樓盤,一方面擠走真正的用家,一方面造成樓市交投非常暢旺的狀態,令市場浮現 panic buying (恐慌性買入)情緒,驅使一般準業主及買家不惜以高價接貨,形成一個互相追逐令樓價不斷上升的假像。到最後這些專業炒家及炒樓集團順利鎖定驚人利潤,樓價下跌風險則大部份由般業主及用家承受。

  最近就有傳媒報導多個啟德發展區的新樓盤出現特殊的「首置買家」,他們以一張合約一次過購買六個甚至更多單位,並可以因為手上沒有物業而不受辣招影響,無需繳交高額印花稅,令他們單是在稅務上已得到一成利潤。像這樣善於找尋政策制度漏洞,還可以大手接入多個樓宇圖利的除了專業炒家外還有誰呢?

  另一方面,內地炒樓團早已進軍全世界,從倫敦到悉尼到多倫多到紐約到加州Bay area 都充滿他們的身影。內地大中小城市房地產巿道不斷過熱以至出現泡沫,他們也是重要推手。現在,內地樓市在北京大力遏制下熄火,未來一年也難有作為,內地炒樓團自然轉戰其他地方。香港是規管最少、資金進出最自由的市場,既然內地樓市暫時難以展拳腳,炒家們自然把部份資金轉戰香港,趁利率正常化以前短炒一下,希望盡快獲利再轉到其他市場。內地房地產企業忽然大手筆在港搶地顯然也是基於同樣的心態及計算。

  正是在本地、內地炒樓集團操作下,本地樓價完全不受不利的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在供應大增利率向上的陰影下仍然不斷向上,不斷創新高,彷彿香港樓市真的不受經濟景氣周期或「地心引力」規限,可以長升長有,成就買樓不敗神話。實情是,香港樓市近幾年根本是炒家樂園,樓價就像圍標一樣受到炒家集團、專業炒家操弄操控,他們透過大手掃入一手新樓營造樓市交投旺盛、承接力強大氣氛,好吸引一眾散戶入市接貨,甚至驅使他們高價爭購以免遲入市要付出更高昂的樓價。這樣下來,炒家集團便可以迅速把部份或全部一手樓放售,鎖定利潤再找新目標或等待另一個時機。

可以說,近幾年樓價長升不跌,屢創高峯主要不是因為政策失控,不是因為供應缺乏,也不是因為用家需求強勁(一次掃入六個單位絕不是用家),而是因為本地加上內地專業炒家、炒樓集團興風作浪,乘隙而進製造樓市亢奮的假像,促使心急的用家及想從樓市分一杯羹的小業主入市。  

  只是,美國加息步伐肯定加快,聯儲局主席耶倫前兩天明確表示利率不會再像過去兩年那樣牛步上升,意味資金成本將顯著增加。對炒家來說,本地樓巿處於調整前夜「音樂快要停止」(The music is going to stop)的情勢,他們自然抓緊最後機會營造大市上升的氣氛,希望透過「最後一升」賺取巨額利潤再揚長而去,避過樓市真正調整的打擊,而真正受害的則是從他們手上接貨的小業主!

  本月中美國極有可能再加息,並正式進入快速加息期,本地樓市的所謂升浪其實只是暗藏陷阱,不是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