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星期五

日本「後戰後社會」只有無盡失落


  岩波出版社的日本近現代史叢書中譯本終於出版到第九冊:「後戰後社會」,說的主要是泡沫經濟及爆破後的事,即所謂「失去的十年」的故事。作為日本近現代通史,叢書內容相當全面,資料翔實,但由於不同歷史時期由不同學者負責,編輯部也沒有致力設定共同的主題或歷史向度,書與書之間的聯繫比較鬆散,可讀性也有些參差。個人比較偏好「幕末與維新」、「日清、日俄戰爭」、「佔領與改革」及「後戰後社會」這幾本。對日本這個國家近現代發展歷史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大可花點時間看看日本人如何寫自己的故事。

「後戰後社會」說的是八十年代開始的變遷。戰後日本發展有三根支柱:高速經濟發展、超穩定政局(一黨主導或稱五五體制)、中流社會(中間階層佔大多數),但自八十年代中開始三根支柱逐一崩壞,崩壞過程中他提到一個關鍵的年份:1995年。那一年日本發生了一宗特大天災,一宗可怕人禍。前者是阪神大地震,後者是奧姆真理教發動的地鐵沙林毒氣事恐襲。兩件事沒有關連,可都撃中了日本戰後模式的脆弱處,嚴重打擊日本民眾對戰後發展模式以至日本社會的信心。他認為自此以後,日本人開始變得不知所措,對過去成功的模式失卻信心,對現狀少了安全感,對未來沒有把握。

  阪神大地震重創的正是二戰以後都市化的典範,靠大型基建移山填海成為亮點城市的神戶。日本民眾看到阪神高速公路多處崩潰,山陽新幹線一截截地斷裂,填海而成的人工島Port Island出現下沉危機;戰後到七十年代落成的高樓大廈、醫院則一一倒塌。日本民眾還看到救援活動遲緩,危機管理體制一塌糊塗。總之,一場地震讓神戶市這個日本第七大城看來像俄國史上赫赫有名的「波特金村落」般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徒具外表。日本民眾怎能不對戰後建立起的繁榮及發展模式信心盡失。

  禍不單行,地震不到兩個月後就發生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奧姆真理教信徒在多條地鐵線的車廂施放毒氣,造成十二人死亡,五千多人受傷的重大慘劇。但受傷害最大的還是原來那份和諧信任,還有安全感。戰後日本人一直以為可以避過西方發達社會經歷過的罪案橫行、治安欠佳發展階段,確信「日出之國」的強靭社會紐帶足以馴服資本主義的無情與躁動。可就在一個平常不過的上班日,全國心臟地帶居然發生由日本人自己發動的恐襲,一舉戳破日本社會安全富足安居樂業的神話,顯現繁華背後的扭曲及隱藏的失落心靈。

  當然,兩件事並非戰後秩序崩盤的原點,危機也不是在九五年才出現。早在八十年中日本戰後的經濟社會奇蹟已疲態畢呈,先是經濟增速大幅下降,必需倚賴政府搞財政刺激特別是基建才能穩住經濟;然後是企業出走令資金、技術向外流,拖累戰後冒起的一個個中型工業城市因為產業鏈外移而快速凋謝,跌入人走錢走的惡性循環。此外,人口增長到九十年代中終於停下來,然後逐步下跌;老年人迅速增加,新生嬰兒數目屢創新低……。再加上八十年代末日本政治開始進入不穩定的循環,首相任期不足一年的比比皆是,能真正抓穩權力落實改革的20多年來只有小泉純一郎。

就是這樣的綜合危機令日本不僅像書中所說的經歷「失落的十年」,而是「失落的二十年」,甚至繼續失落下去。日本巨企少了本土市場助力,少了可以保護盈利與增長的主場,處境越來越惡劣,產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大,只好相繼向外走找機會。但二十多年下來,成功的少,失利的多,在國際舞台的位置更越來越邊緣化,完全失去「日本第一」時的霸氣。

 「後戰後社會」的失落何時過去,何時或會不會否極泰來,作者吉見俊哉沒有答案,首相安倍晉三似乎也未找到真正的答案。



延伸閱讀:「後戰後社會」,吉見俊哉著,李振聲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