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越炒越高,不僅一般上班族負擔不到,據說專業人士、有房屋津貼的打工貴族也吃不消,覺得月供幾萬元也只得五、六百呎蝸居實在沒理由。
只是,抱怨歸抱怨,樓價還是無止境的向上升,地產代理業人士還說看不到樓價頂,或會升到甚麼水平,總之前景似乎只有一個字:升。
這年頭預測樓市走勢說易說易,說難也難。說易是因為閉着眼買升就好了。過去十三年當中有十二年在升,只有一年稍稍下跌;過去十年若果估升再真金白銀買下去,肯定所賺不菲。
說難也難,因為樓價早已脫離市民收入水平與經濟基本因素,不吃不喝十五年也買不起500呎小單位,整體泡沫味甚濃,不管從常理還是經濟學理看都早就該下跌。偏偏樓價越偏離基本因素越上升,連先前說細價樓爆煲,樓價大跌五成的專家禁不住認錯,不敢再估。此時此刻,樓價每呎過二、三萬已成了新常態,誰還敢看淡。
可是,樓價日日新高對大多數人沒有好處,得益的人少之又少。手上冇樓的冇殼蝸牛就算了,他們不管收入如何高,身家都,相對越來越縮水,因為不管任何投資都及不上物業升值的速度及幅度。若收入不高的話更坎坷,只怕買樓無望。有樓的業主也好不了多少,想換大一點沒能力,想套現做其他事又不敢,擔心磚頭一去不復返。
對企業包括銀行來說同樣不妙。樓價超高,風險評估越來越難,卻又不得不壓低按揭利息爭生意,真是貸也難不貸更難。一般小生意在樓市大旺下經營成本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賣多少杯咖啡、多少份美食都回不了本。
算來算去只有炒家、炒樓集團最受惠。可一個只獎勵炒賣樓宇的社會可搞出甚麼新事業、新亮點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