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陣子國際熱議的事多得很,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以巴衝突不斷升溫,烏克蘭局勢持續不穩,還有馬航客機空難餘波未了。但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是一戰百年祭的特別時刻,不能不好好寫一下。
1914年七、八月之交爆發的一次大戰主戰場在歐洲,對歐洲大陸、歐洲強國的直接影響較世界其他地區大,但由於一百年前歐洲正處於權力、財富的顛峯,控制着全球命脈,這片大陸的強國突然捲入一場不是你死我亡的全面戰爭不但對她們有重大影響,人類歷史進程也因此而有重大改變。
首先得知道,這是人類史上死傷最慘重的戰爭,是第一次投入大規模現代武器及舉國之力的慘烈戰爭,有一整代歐洲青年男子因此灰飛煙滅。要了解一次大戰如何傷亡慘重,可以看看Geoff Dyer寫的「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The missing of the Somme),當中有幾段描述看的人不寒而慄。
「為了使(人命)損失的規模更容易掌握,領軍(大英)帝國戰爭公墓委員會的法比安.威爾Fabian Ware指出,如果讓全帝國戰死的人排成四人一列沿白廳路(Whitehall) 行進,需要三天半時間才能全數通過和平紀念碑。」 法國的情況更惡劣。有人計算過,「若法軍陣亡者要從香榭麗舍大道行軍至凱旋門,得花上十一晝夜才能全部通過。」一戰戰死者的長龍可真是長得難以想像。
一次大戰對思想、社會文化的破壞比人命財產損失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引來了左右兩翼的極權主義:共產主義、納粹主義。十九世紀盛行的理性思維,對人類不斷進步的信心,對美好及有秩序生活的憧憬在四年血戰中消耗殆盡;法國大革命以來橫掃歐洲的自由、平等、博愛原則不再有號召力,剩下的是混亂、無秩序,近百年來跌跌撞撞中打造的民主代議體制、做法崩潰,社會呈現思想、意識型態真空。
填充這個真空的是共產主義及納粹主義這樣的極權主義思想,包容不見了,融和不見了,多元成了奢侈品,剩下的是鐵的紀律及國家或政黨至上,個人消失了。左右極權思潮不但帶來了另一場大戰,也引發了一場為時四十年的冷戰。單是這樣的改變已令人不得不承認一次大戰是人類史上一個決定性時刻。
正因為一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歐洲政府、媒體固然不怠慢,早在去年已開始籌劃相關活動及報導。德國明鏡(Spiegel)就製作了綜合性特刊,從不同角度介紹一戰的前世今生、前因後果。最有趣的是遠在亞洲的中國、日本同樣就一次大戰的歷史及影響大做文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曾把中國類比為一戰前的快速崛起的德國,由此引伸中國是麻煩製造者,可能令東亞地區因原本的勢力平衡被打破而出現動盪,中國對這樣的「中傷」當然全力反擊。前幾天,官方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特別談一戰的意義,當中特別反駁有關中國是一次大戰前德國的觀點,並強調中國沒有侵略他人意圖,會堅決走和平崛起的路線。
一次大戰前的歐洲以至世局跟當前的亞太區當然不同,當今的中國跟當年的德國也只是形似而實不似。最重要的是美國仍是超級強國,足以制衡中國,像一戰那樣因誤判而爆發衝突的機會不大。只是,一戰真的是一場血的教訓,任何國家都必需引以為鑑戒。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The missing of the Somme⋯又要去書局尋書了。
回覆刪除既然一戰帶來這麼慘痛的教訓,為什麼不足三十年內又再爆發二戰?難道歐洲諸國仍未能從一戰中吸取足夠教訓?如此類推,那麼三戰又是否終究難以避免?或者核子武器的毀滅性威力而非教訓的慘烈,才是令到這個世界在過去大半個世紀大致上仍能相對地維持和平的最大原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