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萬眾期待又是歷來最事先張揚的加息決定終於宣佈了。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一如各方預期般公佈調升聯邦基金利率0.25厘,令美國利率事隔七年後終於脫離零息水平,正式開始利率正常化的漫長旅程。據聯儲局推算,來年將會加息四次即大約一里左右,令利率升至一厘以上,到2017年則會回到2厘半左右。
說今次加息萬眾期待及事先張揚是因為早在去年秋天停止買債及量寬後耶倫女士掌管的聯儲局已預告利率正常化過程(加息)將會落實。可是盼了又盼,等了又等,三月沒有加,六月沒有加,「眾望所歸」的九月也沒有加息。星期二、三的會議已是今年的最後機會,再不加息將帶來更大的混亂與不明朗,也令利率正常化過程顯得遙遙無期。此所以從政圈到市場都預期聯儲局今次不會再等一會。
從各種條件來看,今次聯儲局決定加息的政治考慮比經濟需要大得多。對聯儲局來說,繼續觀望有兩個壞處。其一是發出一個美國經濟仍然岌岌可危的訊息,其二是損害聯儲局本身的公信力。美國經濟從金融海嘯後復甦的情況雖然有點弱不禁風的味道,但比其他發達經濟體如歐、日而言已算好。到近一年就業市場的復甦勢頭更明顯,失業率回到5%,工人收入也開始回升。只是,從企業到消費者信心仍然不足,聯儲局遲遲不願加息也增添了這方面的憂慮,令人覺得美國經濟仍要靠打「強心針」才能維持。現在,聯儲局放膽輕微加息,至少向市場及消費者發出訊息,顯示美國經濟真正復甦,不需要再打「強心針」,可以自行呼吸及開始作輕微的復甦治療如「物理治療」之類。美國主流傳媒把今次決定說成是"a vote of confidence to the economy"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二個訊息同樣重要,那就是聯儲局不怕作用艱難或有爭議性的決定。雖然說市場人士普遍預期今次會加息,國會共和黨人更已一早炮轟聯儲局遲遲不採取行動加息是縱容通脹(儘管通脹率低於1%),但反對加息的聲音也有不少,著名經濟學者薩默斯、克魯明等固然擔心過早加息打擊經濟,民主黨人如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不認同加息的做法。如何在政治角力中下決定並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聯儲局一再推延加息決定已令央行的公信力及權威開始受質疑,認為它在「船頭驚鬼船尾驚賊」。再不下決定更會予人一種議而不決過於猶疑的觀感。
要知道央行的武器除了實質政策工具外還有「信心牌」。當市場及公眾對聯儲局的判斷有信心時,有時候只要出口術已能調整市場預期,穩定經濟。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聲名最盛時就不時以口術代替實際政策轉變。但打「信心牌」得要令公眾及市場對央行有信心,若果耶倫治下的聯儲局再不出手,她本人及聯儲局的公信力肯定大打折扣,不要說「出口術」穩定經濟,即使動用政策工具也可能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效果。為了保住聯儲局的權威,為了顯示聯儲局在變動不定的經濟中敢於作困難的決定,今次加息是避不了的事。
不過,今次加息在經濟上是有風險的。若果美國經濟真的像薩默斯所說那樣陷於停滯(Secular Stagnation),利率正常化就有可能撲息復甦的火苗,把美國推向日本式的通縮。2000年時日本經濟稍有復甦勢頭,央行立時放棄零息決定加息。卻原來復甦只是虛火,通縮更是揮之不去,結果加息只令經濟收縮,十多年仍難以翻身。但願耶倫的決定不會重蹈這個覆轍,不然不但美國受害,全球經濟也不好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