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3日星期三

曾財爺的提醒值得深思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是性情中人,跟現屆特區政府大部分高層官員相比多點人味,少些官腔及語言偽術。星期天他發表的網誌「奇遇」就很有看頭,有個人碰到的奇特遭遇,也說了一下家庭及個人在歷史轉折時刻的經歷,還借題發揮談到何謂「香港人」的問題。對本土爭論、對香港人身份問題有興趣的人大可看看曾先生的觀點。

  根據曾先生的網,前不久他放了幾天短假期到了馬來西亞檳城唞唞氣。某一天在酒店居然碰上已故父親的舊友,聽他說到父輩當年從台山故鄉移民他鄉的故事。曾先生從這個奇遇談到他自己跟香港的緣,說父母當年一心移民美國,只是手續遲遲未完成才在這個城市住下來,讓他在香港出生及受教育,即使後來有一段時間到美國居住也沒有斷了跟香港的緣份,後來回流香港投身公職,到現在成為財政司司長。不過,他網最重要訊息是以下這段話:

「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像我這種因着人生偶然,在香港出生、成長,然後往返於世界各處的例子多不勝數,甚至可說是一種常態……所謂『香港人』這個身分亦因着這背景而成為一個流動而立體的概念,無論你是『潮州佬』、『上海婆』抑或『台山阿伯』,會否講純正廣東話、吃廣東菜、唱廣東歌,都不會成為一個人作為『香港人』的障礙。今天社會上有一種聲音,嘗試將『香港人』這個身分作出教條式的意義,強要辨別於『是/不是香港人』,忽略了香港社會長久以來的多元本質…實在毫無意義。

引述這段原話比較長,但卻有必要,因為這番話對當前的香港特別是年青世代是一個及時的提醒,讓他們在了解,討論、爭議何謂本土、何謂香港人是有一點歷史的向度(dimension),知道多一點香港這個城市的由來演變,知道這個城市向來以多元共融為傲,容得下不同背景、不同地方的人,也是這些人通向更好機會和生活的窗口。

  事實上我們這個城市不但有來自內地不同省市的人,也有來自亞洲以至歐美國家的人。他們有的自英治時代已在香港落地生根,有的則是回歸以後才成為香港居民。他們有的在香港生活一段時間後可能被其他國家的生活及機會吸引,從香港移走,成為外國公民。也有人移民外國一段時間後又回到香港生活,重拾香港人的身份。既然香港人有着這樣新的種族、文化以至語言背景,人為的拿某個標準或某些條件來量度、判斷誰是香港人、誰配稱香港人不但徒勞無功及荒謬,更只會製造及引發矛盾,撕裂社會。  

  試想想若果只有在香港出生才算數,那藝人何國榮先生、劉嘉玲小姐等便不能算是港人;若果能說流利廣東話才算真港人,那為香港帶來大量美食口味的泰國、日本、中國四川名廚便要被排擠在外。若果以愛香港為界線同樣麻煩及不確定,因為何謂愛香港及由誰界定怎樣的行為才算愛香港不能由一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也不可能透過甚麼考試或證書評定,甚至可說是人言人。換言之,不管拿標準、規則強行在市民中劃界只會引起無盡的口舌之爭,不會有甚麼結論或結果。

 其實,最重要的從不是區分誰是香港人或真香港人,而是確保香港是個尊重個人自由、權利及尊嚴的地方,是個容讓個人有公平及自由發展機會的城市,是確保任何守法的人在香港有發揮所長及尋夢的空間,就像紐約、倫敦那樣。在紐約、倫敦之類的都會,市民都以身為New Yorker、倫敦人為榮,可大家都不在意區分誰是真紐約人、誰是偽紐約人或半桶水紐約人,因為大家關心的是讓紐約繼續成為一個偉大及充滿機會的城市,讓不同背景、階層的人不管是剛從其他城市遷來的人還是三代在Brooklyn(布魯克林)居住的老居民可以安身立命,大展所長。

  有朝一日當紐約人開始質疑從芝加哥、水牛城來的人不是紐約人,又或滿口意大利腔英語的人不是紐約人的時候,這城市將不再是紐約,這城市便可能變成一個面目模糊沒有甚麼人要來闖天地找機會的地方。請緊記,真正的大都會必然、必需吸引不同地方背景的人來居住當居民。當香港變成一個只向內望及不斷排斥不同背景、文化的人時,她將從一個大都會變成一條圍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