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星期五

烏克蘭危機引發核戰?


原來曾發生這樣一宗不起眼的危機。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美國跟挪威研究人員從挪威西北部發射了一支研究極光的火箭。很不巧,這支四節火箭的飛行航道、速度及飛行模式跟「三叉戟導彈」(Trident Missile)很類似。向來對美國核攻擊保持警覺的俄羅斯軍方立時有反應,把火箭看成大規模核武攻擊前奏,發出最高級別警誡,當時的總統葉利欽一度啟動發動核彈的程式,雙方只有不到十分鐘時間澄清誤會。還好,當時美俄關係良好,雙方高層包括軍方高層互信程度甚高。最終葉利欽沒有按掣,幾乎令地球毀滅的危機成了沒有發生的一般事故,只供官員、學者茶餘飯後作為談興。

  前幾天德國「明鏡」雜誌有分析重提這則「舊事」。作者可不是只想說歷史小故事,而是想指出因一時意外或誤判而爆發核戰的機會比近三十年任何時候都大得多,甚至比冷戰結束前還要大,因為美、俄之間的互信跌至低點,根本沒有可以及時溝通解決誤會誤判的機制,領導層及軍方更沒有常設性的溝通方式防止出意外,換言之,若果再發生類似的火箭升空事件,普京有可能二話不說就認定是美國的突襲,不會花時間覆查是否作出誤判,結果便可能出現一場大家都沒有預期的核戰,把地球推向毀滅。

  說美俄爆發核危機以至核戰的機會比冷戰時代並不是危言聳聽。冷戰時代美蘇對峙無疑劍拔弩張,雙方的核導彈大部份都瞄準對方的心臟地帶、軍事設施及大城市,隨時來個互相消滅。然而也因為雙方在核武及其他軍備上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大家明白任何誤判或偶發襲擊換來的不是你勝我負,而是共同毀滅,一無所得。此所以美蘇兩國政府、兩軍都盡可能減低一時錯判發射核彈的機會。一九六二年古巴導彈危機差一點令核戰成真,雙方都揑一把汗,事後雙方排除萬難,建立了所謂的「紅色專線」(red telephone) 作為直線聯繫,一旦有任何事故立即通報,以免因偶發失誤爆發核戰,究竟這個「紅色專線」用過多少次,曾否成功阻止核戰現時沒有資料,但至少雙方有常設機制解決誤會。

  自冷戰結束美俄緩和後,「專線」失去原來的作用而被廢置,美國也跟俄羅斯達成多項銷毀核武協議,從根本減低核戰危機。可惜好景不常,自普京上台後美俄關係漸行漸遠,近幾年他採取強硬外交政策,對鄰國包括格魯吉亞採取軍事冒險更令雙方關係跌至冰點,任何溝通變得困難,軍事上的聯繫合作已基本停頓,更不要說甚麼緊急通報機制。

  偏偏現在烏克蘭危機越演越烈,俄羅斯跟美國及西方國家針鋒相對,互信跌至新低點。俄國不時派長程轟炸機在北約國空域附近巡航,北約國家則加強在東歐地區報防。在互相猜疑及不信任下,在雙方加強警誡下,任何偶發事件或「不正常」事件都可能被視為威脅,都可能引發一連串後果,令兩軍採取最高級戒備,隨時把地球帶進「核戰」中。

  烏克蘭危機雖然是遙遠的事,戰區只在歐洲邊緣,本該對全球局勢影響不大。可是,危機背後涉及的是美俄兩個超級軍事強國,她們之間又不像冷戰時那樣有基本溝通了解,連「紅色專線」也不存在,會不會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誰也說不準。冷戰可怕,熱戰以至核戰更可怕。除了推動停火、和談外,也許是時候美俄重新建立緊急的溝通渠道如 「紅色專缐」,避免因任何誤判而出現失控情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