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諾曼第70

  今次到諾曼第走了一圈,看了一些當年登陸戰的遺跡,逛了好幾個不同的軍事、歷史博物館,禁不住在心中跟日本冲繩的二戰博物館來個比較。
  印像最深的是大家都是軍人,都處於殊死搏鬥的決定性戰爭中,但德軍、盟軍士兵的待遇遠比日軍好得多,從基本裝箱、配給以至基地、碉堡的設施都把士兵當成一個人,讓他們得到應有的照顧。最富裕的美國,美軍士兵携帶的裝備多得驚人,從香煙(Lucky Strike)到香口膠到口糧到子彈到淨水劑通通都有,參與諾曼第登陸戰的士兵還會把女友、家人的照片、書信又或吉祥物隨身帶着,陪他參與九死一生的搶灘行動。
  一九四四年已處於劣勢及被封鎖的德軍沒有美國士兵那樣優遇,但基本供應無缺,碉堡(bunker)內有起居室、休息室,士兵至少有睡的牀,有治療傷患的藥。整個碉堡還配有電力、通風設備,駐守的軍人日常生活不致太悲慘,或像被困在籠中的野獸那樣。
  日本冲繩的二戰軍事設施相比之下卻像刑房那樣。即使是司令本部的碉堡也簡陋逼狹,連有效的通風口也沒有,要靠士兵開祕密通道的門疏氣,隨時招來冷槍炮火。碉堡內的士兵不要說牀,連像樣睡覺的空間也沒有,只能半倚半俟在牆邊休息。傷兵更糟,只能躺在任何可以躺下的地方等死,因為根本沒有藥為他們消毒、止痛,哄騙他們自殺的山埃毒奶、毒藥倒有一些。有的時候護士,就按上級指示餵傷兵吃毒藥,免他們成為負累。
  物資豐富的士兵戰鬥力未必最強,但到死前一刻活得至少像個人。二戰時的日本軍政府卻連這點也做不到,只把他們當「消耗品」,打死就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