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一個完美的間諜的話:從九一八事變到八年抗戰期間在東北、北平(北京)、上海穿梭活動的川島芳子肯定入選。
不過,日本著名紀實作家上坂冬子寫的「亂世的犧牲者──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就認為她的真面目遠比表面複雜,她承載的沉重歷史與身分政治更常被忽略。
上坂冬子對川島芳子的家世、背景upbringing及在日本成長的生活點滴寫得非常細緻,令人對這位傳奇「女間諜」印像深刻。先看看川島芳子的家世,她是清朝末代肅親王善耆(八大親王之一)的第十四女兒,是貨真價實的「格格」。到辛亥革命後,與日本政治代理人及活動家川島浪速關係密切的肅親王將年僅七歲的女兒顯㺭送給川島做養女,改名叫芳子,自此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直到九一八事變前後才再踏足中國活動。
這樣的背景意味川島芳子有清王朝遺孤的身份,容易跟仍留在中國大陸的滿州、蒙古權貴攀關係、打交道;也讓她能說流利日語、中文以至滿州話,跟在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中穿梭;再加上身為女兒身又有敢闖愛冒險的性格,她怎不是一等一的間諜材料。
此外,根據上坂冬子多年探訪及仔細的資料蒐集,川島芳子在父親及養父川島浪速的薰陶下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那就是建立滿蒙獨立政權,連結日本北抗俄國南擋中國。她對推倒清王朝的國民黨深惡痛絕,一再說要窮一生精力跟國民黨鬥爭。有雄厚背景加上個人強烈信念,川島芳子怎能不成為日本步步進侵中國的秘密尖刀,蒐集情報、鋪線搭路、滲透反間……。
然而,這樣複雜的背景也打造了川島芳子個人的悲劇。從身份認同上看,她既是日本人又不是日本人,因為人家首先看重她的就是前清「格格」的身份,她的利用價值也基於此。另一方面,她出生是清朝人,又曾是變成共和國後的中國國民,可她自己從來沒有認同過中華民國國民的身份,在中國活動的時候有時還會特意說日語,以示不想被視為中國人。
上坂冬子認為,川島芳子剪短頭髮又愛穿軍裝拍照,反映的極可能是對自己身份混雜的厭棄,希望變成完全不同的人(連女兒身也放下)。
很不幸,川島芳子愛遊走不同identity,政權卻只按自己的需要「界定」她。在抗戰勝利要算帳的時候,川島芳子被國民政府認定是中國人,被中國的法院以叛國通敵罪起訴及判處死刑。在上訴期間,川島的律師、友人、養父(川島浪速)拼命找證據說明芳子是日本人,擁有日本國籍,不該被中國法院以通敵罪處置,頂多被列為戰犯。而以芳子的「間諜」行為,她頂多是一般戰犯,罪不致死,坐牢或遺返日本。但中國政府及法院始終不接受有關說法,堅持她是中國人,是漢奸,最終在1947年三月被槍決。
不過,川島芳子實在是傳奇「間諜」,她的槍決過程也充滿疑點。當局原本安排中外記者見證槍決過程,到行刑當天監獄當局忽然改變行刑地點,又拒絕記者見證,到行刑過後才端出據說是芳子的屍體讓記者拍照。其後不少報紙包括「大公報」發出報導質疑可能有替身代芳子受刑。美國也有剪報檔案說有一劉姓女子以十條金條的代價成為芳子的「替死鬼」,事後家人卻只收到四條金條,還四處奔走申訴。
上坂冬子其後遍訪各人仍未能百分百確定當日被槍決的就是川島芳子。這樣的一個人物怎不是「間諜」中的legend。
延伸閱讀:「亂世的犧牲者: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上坂冬子,八旗文化出版 ,2015年12月(中文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