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

主流傳媒為何「耳不聰、目不明」?


今次美國大選委實不一樣,選舉過程跌宕不定,過往的rule book不管用,結果更是令所有人包括兩位候選人大跌眼鏡。特朗普對勝出大概有點難以置信,希拉莉及她的團隊更像由搞婚禮變成辦葬禮,心情從興奮喜悅變成哀聲處處。

  但最不成話、最跟選情脫節的還不是政界或一般大眾,而是主流媒體包括大名鼎鼎的CNN、紐約時報、網媒Huffington Post..,等。它們選前預測完全失準,民調脫離事實,對特朗普勢力在全國鄉郊小鎮以及多個前工業重鎮冒起毫無警覺,以至被殺個措手不及,完全落後於形勢。身為公眾的eyes and ears 卻耳不聰目不明,今次Food of Thought 就特地反思主流傳媒甩轆現像。

選前一星期到了紐約、華盛頓等城市,耳目瞬即被大量選情新聞淹浸,全國各州選情分析,最後策略,候選人行程言論巨細無遺都有報導。全部主流傳媒都認定希拉莉稍微領先,在選舉人票上優勢更明顯,特朗普不易超越。到選前一天,傳媒的「跑馬仔」預測更是眾口一詞指希拉莉明顯領先(特別是選舉人票),紐約時報預計希拉莉有八成半機會勝出,CNN則預測希拉莉手執268張選舉人票,只差兩票便穩入白宮,最誇張的是網媒Huffington Post,它力證希拉莉入主白宮的機會超過98%,特朗普則不到2%。即使向來支持共和黨的傳媒如Fox TV也指特朗普大勢已去。可到結果出來,這些預測及報導登時變成笑話,希拉莉選舉人票不過220張左右,還得幾經辛苦才在個別搖擺州如New Hampshire勝出,倒是特朗普不但勝出多個搖擺州包括Florida,在全國的得票率也跟希拉莉扯平。

  除了大局估錯外,主流傳媒對幾個被稱為 rust belt 傳統工業大州包括賓夕凡尼亞、威斯康星、密歇根、俄亥俄的選情變化毫不掌握,認定它們是民主黨票倉,除了俄亥俄以外早早把它們納入希拉莉的地盤,認為她穩袋這四十多張選舉人票。結果嘛,四個rust belt 州被特朗普全勝,成就了他的總統夢。

  選情報導及分析跟現實落差這樣大,主流傳媒難道都睡着了,又或是否傳媒有種羊群心態,不想跟「主流」相距太遠,以免一家獨錯獨漏成為笑柄?有人提出民調專家及主流傳媒被「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現像所累,看不到真像。「沉默的螺旋」是由德國政治學者Elizabeth Noelle Neumann提出,指自覺不是民意主流或是少數派的人傾向保持沉默,以免為社會、同儕不喜,其他持類似意見的人眼見他人不表態同樣沉默不語。久而久之便形成惡性循環,另類聲音便被壓在社會底層,誰也聽不到。Noelle Neumann的理論原來用以研究上世紀三十年代極權政治下為何反對聲音細不可聞,套用在美國這個自由社會本較為勉強。不過,特朗普言行出位過火,支持他的人確有可能自覺政治不正確及社會不接受,不大願意公開表態,回應民調時也選擇沉默。在「沉默的螺旋」影響下,主流傳媒便看不到社會的under current及真像,忽略了特朗普的「地氣」。

  Spiral of Silence以外,主流傳媒對特朗普的成見、意見顯然也有影響。自特朗普宣佈參選,主流傳媒反應負面,輕蔑、嘲弄的多,把他說成是小丑、狂人、大話精,下筆不留情,常覺得他只是一時現像,是protest vote,沒有堅實支持。再加上特朗普對傳媒及記者不客氣,經常當眾批評羞辱,形成互相指罵的關係。在這樣的有色眼鏡下,傳媒對特朗普的報導流於表面及個人化,對他背後那股選民的憤怒便有意無意的低估,甚至視而不見,覺得影響不了大局。直到打開票箱,主流傳媒才發覺特朗普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股他們看不清的力量,變相誤導了讀者、觀眾。

  一九四八年Chicago Tribune相信杜威篤定當選,在有結果前搶先頭版報導他當選的消息。誰知大選由杜魯門勝出連任。那晚杜魯門拿着Tribune 那"Dewey defeats Truman”頭版在訕笑的新聞圖片不但已成經典,更一直掛在Tribune的總部提醒記者這「世紀錯誤」。今次大選美國主流傳媒的失誤,其實頗有點當年Chicago Tribune的味道,只不知他們會否同樣能好好反省,引以為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