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星期五

離心


  跟朋友吃飯談到新一代對中國的厭棄及抗拒不免有些唏噓,有些感慨,深覺深圳河兩邊經濟、生活水平差距收窄的同時,心理上的距離卻越來越遠,甚至有點南轅北轍,朋友說,除了世代不同外,成長時的中國經驗也是關鍵。

  像我們六十後的一代,青少年時代看到的中國是個貧窮、落後,令人膽顫心驚的鐵幕國家。那時候一過羅湖橋看到的是各種各樣以紅字寫成的政治標語。邊防人員一臉嚴肅,彷彿從羅湖橋到深圳來的都是特務、走私客。到了「鄉下」則像動物園的動物那樣給同鄉小孩圍觀,指指點點一番。

  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起步,商店開始添點顏色,不再需要有甚麼糧票、布票,過關旅行也自在得多,只是車廂、飯店的設備還是非常素樸,人情味滿瀉。

  從九十年代開始,中國西化、現代化的步伐明顯加快,深圳河對岸比香港邊境這邊繁榮熱鬧,到現在好幾個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的物質條件已跟香港並駕齊驅甚至超越。

  見識過中國的落後、貧困,聽過她大亂的故事,看著她一步步走來,進進退退,反反覆覆,自然覺得今天一切得來不易。即使不認同中國政府的政策,也對當前的參差多幾分理解。

  新一代從懂事開始中國已基本脫貧,想逐步跟發達國家看齊偏又力不從心,又或只取表面缺乏內涵。相比之下但覺中國一副暴發咀臉,自然心生厭棄,難以理解,甚至老想切割。

  說到這裏,大家都覺得除非有兩邊出現重大變故,不然新世代的離心不易扭轉過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