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脫歐公投」打碎歐洲大同夢


  英國人已作了決定脫歐,後果不但他們要承擔,歐洲以至全球不少地方的人都得埋這張單。英國雖早被訕笑為「帝國斜陽」,但斜陽的餘溫原來還可以燙傷不少人。

  不過,脫歐公投最大輸家毫無疑問是歐盟及歐洲一體化這個理想。自從金融海嘯以後,歐洲危機不斷,歐盟已成為病夫的別稱,沒有效率,不齊心,不民主,總之解決不了危機,只會引發更多問題。難民危機爆發情況更壞,每天傳來難民在地中海溺斃又或跟歐洲各國人民衝突的消息,布魯塞爾的甚麼歐盟主席、專員都一籌莫展,只是不斷開會。

  到今次英國脫歐公投,歐盟更成為兩派以至英國人的「公敵」。留歐派指歐盟急需改革,英國是為了做歐盟救世主」才留下來。脫歐派則指控歐盟獨裁,還說歐盟暗藏禍心要令英格蘭這個主權國家消失。脫歐派大將前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更一再拿歐盟跟希特拉相提並論,認為兩者一樣可怕。

  歐洲或歐洲一體化這個project當然有它的不足及問題。官僚架構龐大,規條法例多多的確不討好,不斷開會卻又沒法作決定也讓人煩厭。但把歐洲包括英國當前的問題一股腦兒推在歐盟身上,認為擺脫歐盟所有問題可以迎仞而解要不是睜眼說謊就是做鴕鳥不敢面對難題,一心諉過於人。

  先看看歐盟及歐洲一體化project的初衷。它其實是二戰後法德和解,重建和平民主歐洲的大計。經歷過兩次大戰生靈塗碳,大量家園村莊城鎮被毀後,具遠見的政治家如Jean Monnet等認定大國爭雄是大戰禍根,只有把大家從對手死敵變成命運共同體才能避免歐洲再成戰場。他們打造煤鐵共同體再建立共同市場,果然令原來的死對頭法德變成緊密盟友,並讓西歐經濟快速增長,有挑戰美國的能力。到六十年代後期連英國也看到共同市場的好處及巨大利益而申請加入,並在73年正式入歐。

  正由於一體化進程令各國受惠,申請加入的國家越來越多,法、德等核心也願意把相關好處推展到歐洲不同角落,造福更多人才令歐盟不斷擴大。另一方面,為了令共同市場、共同體更有經濟效益,各國透過多份條約在不同領域進一步融合,容許資本、貨物、人才在共同體內流動,英國人可到法、德、意工作,意大利人也可隨時到蘇格蘭開餐廳。可以說,這個project 其實充滿了歐洲大同,繁榮一體均霑的理想主義色彩。而每一次融合都由各國民選政府參與決定,英國朝野指控歐盟是獨裁者實在非常不公平,也沒有看到一體化進程帶來的巨大好處及方便。

  試想想對歐洲年輕人來說,他們可以自由在巴黎、倫敦、羅馬、米蘭遊走找發展機會,這怎不比困在倫敦或法蘭克福好得多?

  至於說歐盟決策效率低及不民主同樣冤枉。歐盟內部不同的語言隨便數都超過十種,單只制作文件及翻譯已需要更多時間及人力物力。何況歐盟決策基本上以共識為主,不能也不會由個別國家主導,強如德國也得讓步爭取其他國家支持才能推動決策。在不斷往返討價還價下,自然不可能像俄國、中國那樣一錘定音。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決策過程其實保障了小國的利益及發言權,不會由大國壟斷,這不是真正的民主嗎?

  其實,對歐盟出現這許多批評及抱怨主因是當前歐洲經濟不再像戰後那樣高速增長,歐洲人的生活水平開始停滯,不斷被後進國趕上。而且,全球化浪潮非人人得益,歐盟多國的技術工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們隨着工業萎縮而失業減薪,怨氣怒意越積越深,再加上民粹政客如Boris Johnson炒作,歐盟登時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即使歐盟解散,各國自己顧自己,全球化的衝擊也不會消弭,歐洲缺乏競爭力的企業依然會繼續倒閉及裁員。以威爾斯的鋼鐵工業為例,在中國鋼材低價競爭下它根本無法翻身,英國人成功脫歐也不管用。

  只能說,歐洲人現在窮了,手緊了,他們再不敢也不願造歐洲大同的夢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