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星期二

「奮鬥」與團結


董伯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找來七十年代歌曲「奮鬥」作為宣傳片主題曲實在超錯。改編了的歌無少了舊式唱腔那種字字鏗鏘;唱的男歌手也盡量唱的隨意即興,令歌曲少了點「老餅」味。

  問題是「奮鬥」即使在六十後世代(現時五十歲的一群)也不算大熱歌曲,頂多有點印像而已。到七十後大概已開始是譚詠麟、張國榮、林子祥…等的fans,不會對「奮鬥」有甚麼印像。八、九十後以至千禧世代更不用說了,他們聽粵語歌的已不多,k-pop倒比較留意熟悉,大概連「奮鬥」是一首歌也不知道,甚至從未聽過。大清楚。現在董伯伯要他們憑歌想到為香港未來努力打拼未免強人所難。  簡單數一數,從六、七十後到二千年新人類對「奮鬥」都沒有甚麼感情或不認識,選這樣的歌作主題曲怎能不是超錯

  更錯的是那種過時的心態,那種脫離群眾的態度。十多年前梁錦松在財政預算案用上「獅子山下」歌詞作噱頭還有點新意,十多年後的今天獅子山頂已掛過「我要真普選」直幡,獅子山下精神已大大不同,市民特別是年青一代想建設的是新的香港,一個民主、平等的香港,不再純粹是「食」的香港,董伯伯等拿「奮鬥」來鼓勵大家團結,鼓勵重拾當年的拚搏。說得好聽一點是過時,說得不好聽是老土,根本不會有作用。

  其實,香港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團結,而是讓每個人有發展自己的空間,有講真話的自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