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星期一

賣斷巿的奇書

  書評寫過不少,總是在仔細看過書後覺得有價值、有話題性才動筆。今次破例寫一本還沒看過的書。破例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這本六百多頁的嚴肅學術書的英譯本三月份上市後迅速高踞暢銷榜首位(包括小說及非小說類),被搶購一空,到Amazon購買也只能「排隊」等通知,新書印好才會送到。其二是有份量的學者、雜誌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及「經濟學人」不約而同寫專文推介、分析,其中「經濟學人」還在最新一期以社論(Leader)反駁書中的政策建議。而克魯明則在"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稱許這本書徹底改變了經濟學對貧富不均問題的看法。
  好了,說了這許多話,好歹得披露這本奇書究竟是甚麼。它的名字是"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是法國經濟學家Thomas Piketty,現為巴黎經濟學院教授。單看作者與書名,實在難以想像它有甚麼熱賣的元素。首先,Thomas Piketty沒有拿過諾貝爾獎,又是法國學者,在英美學者主導的經濟學圈子很少有人提及。此外,書名倒充滿十九世紀大部頭巨著如馬克思的 "Das Capital"(資本論)的味道。這個年頭大家連資本論入門、漫畫資本論也不大願看,來一篇四、五百字的blog就好了。六百多頁的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居然可以賣斷市實在是個奇蹟。
  書的觀點有甚麼獨到之處待拿到書看完後再談。想說的是,一本講述貧富懸殊現像,討論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趨勢的沉悶學術論著居然引起巨大迴響,成為社會熱話,甚至連以資本主義及自由市場捍衛者自居的「經濟學人」也不得不嚴肅回應及反駁,這清楚反映貧富差距問題已成了發達國家重大危機,不管是美國、歐盟的貧富懸殊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最富有1%國民佔的GDP份額不斷攀升,情況跟十九世紀末那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奢華與赤貧並存情況無異,難怪從精英到一般讀者都想了解情況有多糟及如何可解決。
  就以美國及歐盟為例,華爾街大亨及金融機構CEO、高層的薪酬正逐步回升到金融海嘯前的水平,有些CEO更已開始投訴薪酬太低難以挽留人才。另一方面一般上班族卻處於水深火熱中,失業情況嚴重,薪酬水平仍未回復至08 年前。其中年青人面對的沖擊更大。過往大學畢業生享有較多工作機會、較高待遇的神話破滅,唸大學換來的不是高薪厚職,而是一身債務。事實上歐美多國年青人失業率高達兩成或更高,他們很多成了新的赤貧階層,跟「金融精英」、「大鱷」差距越來越遠。這樣下來,貧富懸殊問題自然變得觸目。
  更令人不安的是,社會最頂層的1%或5%家庭透過財富繼承令他們的下一代贏在起跑線,輕易留在社會最上層,享有大量資源與機會。相反,低下層捉襟見肘,向上流動機會大減,甚至稍微改善生活質素也有困難。要知道發達社會人口迅速老化,經濟增長不斷放緩,甚至像日本那樣步向收縮。伴隨著經濟收縮而來的是上班族工作職位減少,收入下降,根本累積不了財富;相反,擁有巨額資產的人上人或1%家庭的投資回報卻保持穩定,甚或有增長,令他們擁有的社會財富份額進一步上升,上班族的孩子則越來越落後、越來越跌進底層。一邊是跨代貧窮,一邊是富過三代,社會有關注、有爭議實在正常不過。而且,今次提出質疑的不是工會領袖或社運份子,而是嚴肅認真的經濟學者。大眾自然更有興趣知道他有何對策糾正錯誤。
希望不用多等多久就能看到Thomas Piketty這本奇書。

2 則留言:

  1. 期待盧先生對這本書的書評。

    回覆刪除
  2. 今天明報副刊有專文介紹本書呢,盧先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