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量出為入」是與魔鬼做交易


   曾經被奉為政府財政政策金科玉律、香港成功要素的積極不干預原則似乎越來越被視為不合時宜。見證它問世的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固然翻臉不認原則,認為政府要增加開支加快經濟增長,他還批評過去幾年特區政府累積太多盈餘及儲備令香港經濟增速落後於人。請他出山的特首林鄭月娥也沒把審慎理財、積極不干預原則當甚麼要事。在她眼裏,派錢增服務增加政府人手就是政績,施政報告中這類新項目多不勝數,還預告將會增加公務員編制人手3% (至少六千人),涉及的額外經常性公共開支大概每年數十億元計。

  上既有好之者,配合的人自然不少。經濟學者、前中大校長劉遵義前幾天在那個稅務改革高峯會就大談公共財政改革,認為基本法寫的量入為出」規範已追不上時代,政府該改用量出為入政策,為所需的投資增收入而不是按收入衡量開支,以免錯失時機。

 林鄭月娥加任志剛再加上劉遵義,官學配合的力量委實非同小可,好像量入為出、積極不干預等原則真的不合時宜甚至該掃進歷史垃圾桶。可是,原則這回事跟潮流無關,也沒需要趕時髦,最重要的還是它能否切合社會的長遠需要。

  從歷史經驗及國際政經情勢看,量入為出、積極不干預、累積儲備這些財政政策原則在今天以至未來一段長時間依然有效,也是協助香港抵禦內憂外患、保住兩制的基石,不應輕言改變,更不應像劉遵義所說那樣來個180度轉向,變成量出為入


  過去幾十年香港的成功史就不多說了,單單數回歸二十年來幾場內外危機就能明白量入為出,累積儲備的重要性。亞洲金融風暴來得無聲無色,九七年七月二日泰銖大貶值時香港仍沉醉在回歸慶典的節日氛圍中,沒想到風暴迅速橫掃區內大部份經濟體。到十月份拆息大幅抽升,樓市插水式下跌三、四成,自此進入長達七年的熊市

  高度倚賴賣地及相關收入的特區政府立時面對收入大跌,支出急升的困局。還好政府在回歸前累積了超過四千億儲備,讓特區政府既可應付收入減少,又可推出額外的短期財政措施刺激經濟,紓緩衰退的壓力。就在幾年「救市」後,特區政府財政儲備從四千億下跌了近一半,還出現結構性財赤,得史無前例削減公務員薪酬以控制開支。要是經濟沒有在零四年後快速反彈,財政儲備頂多就在二、三千億水平左右徘徊,再遇上另一次風暴就隨時完全花光。

  量入為出,累積儲備除了應付財政危機外也是應對貨幣、金融危機的彈藥。九八年特區政府打大鱷拯救聯滙制度及穩住港元,短短兩個星期就耗掉過千億元,幸好大鱷們因為美國LTCM基金爆煲而資金不繼,戰事提早結束,特區政府才不致動用多一、兩千億托市。要是香港儲備不足,當年可能已棄聯滙投降,任由港幣free fall ;今後大鱷也大有可能再欺上門來,特區政府要打港元保衛戰」將困難重重。

 事實上香港這種開放又小型的經濟體從來易受衝擊,有的時候是大鱷故意為之,有的時候是經濟巨無霸如美國、歐盟忽然改變政策引發;今時今日還得加上內地金融改革的震盪,隨時再來甚麼溶斷機制或暴力救市,香港手上沒有多一點資本根本應付不了。

 因此,絕不能因為近十年經濟、地產市道良好而以為好景常在。經濟周期可以霎時逆轉,九千億儲備幾年間就可以減半。可新增的開支、公務員減不了,開源如加稅、賣地、發債又變得困難(越窮越見鬼效應),沒多久香港只怕要向北京伸手。一旦連財政也得找內地接擠,香港還有甚麼腰骨、牙力撐住兩制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