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日星期日

香港經濟前景二十年最差!


  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在業績會上忽然爆出一句香港經濟二十年來最差登時震動社會,引發大量討論。李首富在香港的商業王國從碼頭到零售到地產到金融服務都有,對當前香港經濟不同環節的表現當然有他的觀察及分析。

  看看經濟數據及景氣情況,失業率不過3.3%,GDP增長仍在百分之二左右,樓價比九七年「瘋癲」時仍高出三、四成,工資中位數有增長,政府財政也有過百億元盈餘...。把這些加起來,即使現時經濟比不上九六、九七的非理性亢奮,也比不上金融海嘯後內地人流資金流湧入的「爆買」狂潮,但肯定比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停滯好一點,更肯定比沙士期間的大幅收縮及滿街樓蟹情況勝出一大截。李首富說經濟二十年來最差似乎有點不符事實。

  但若果李首富說的是香港經濟前景展望而不是現況,那他那句「經濟二十年來最差」可真是一點也沒說錯,因為過去二十年來香港經濟賴以增長的利好因素都已見盡用盡,原來的幾座「靠山」不是岌岌可危就是已變成包袱,隨時反過來把香港拖進泥沼,把香港的財富及增長蒸發掉。

  過去二十年香港經濟能保持增長主要靠一個基礎兩種動力。基礎說的是香港制度優勢包括自由開放的社會及經濟體制,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用人唯才和健全的法治制度。兩種動力是暢旺的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經濟快速成長與持續對外開放。強韌的基礎讓香港經濟繼續保持高效運作,並保持外資吸引力。房地產市場強勁不但帶來財富效應,還可以帶旺銀行商業服務、法律服務、建築、裝修、地產代理等一大堆不同行業,提升GDP及就業。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則帶來驚人的資金流、人流,對香港本地消費及投資市道帶來額外購買力,酒店、高價餐廳、名店數目大增,股市樓市成交額增加就反映出這方面的影響。

  可惜,二十年來支持香港經濟成長的這幾個因素都在走下坡甚至可能一走不復返。以香港的優良制度資產為例,在梁振英三年多管治下,用人唯才的傳統已變成比用人唯親更惡劣的「用人唯梁(粉)」,公開公正透明的處事過程破壞殆盡,透明開放政治過程被粗暴的扭曲,剩下的是有權用盡、有風駛盡𢃇。市民對公權力及確當程序信心大失,投資者及評級機構如穆迪更在擔心香港受北京影響越來越大,連一國兩制也守不住。要知道制度優勢及資產是長期打造累積的結果,一旦破損重建將更為困難甚至是不可能,這怎不令香港經濟前景黯淡。

  基礎崩壞,兩大經濟動力同樣失速,香港樓市經歷沙士後超過十年的大牛市顯然已開始步向漫長的調整,一方面因為樓價已嚴重脫離經濟基本面及市民的收入水平及增長,另一方面則因為原來供應不足的情況已大為改善,未來幾年新增供應將比過去十年多一大截。兩個不利因素加起來對樓價形成龐大的下調壓力。剛公佈的樓價指數就出現七年來最大的單周跌幅,而且跌勢顯然未有停止跡像。要知道樓價越下跌買家入市越審慎,形成一個樓價低交投少的惡性循環。原本倚賴高樓價及壯旺成交的其他行業包括銀行、裝修、建築的業務肯定受打擊,連帶整體經濟也被拖累。

 另一個重要動力--中國的情況更令人憂慮。過去一年多以來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放緩,外滙不斷流失,企業、消費者信心逐步下跌,展望未來幾年內地經濟大有可能進一步從6.5%增長下跌至百分之四左右。這樣的失速意味過去二十年來easy money及高增長成為過去,從企業到個人都得習慣緊日子的新常態。換言之,內地企業、消費者不但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帶來龐大的投資及消費力,反而有可能利用香港作提款機,調走資金回內地拯救內地企業。經濟學人智庫(EIU)就把中國經濟硬着陸視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威脅。

  面對中國經濟大幅放緩的威脅,面對樓市大逆轉,面對制度優勢消失,香港的經濟前景怎可能不是二十年來最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