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領袖中,剛逝世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算是筆耕最勤的人,卸任總理後每幾年就來一本大部頭著作,到接近九十高齡的2013年還接連出版了兩本書,其中"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可算是他的「遺訓」,提醒世人特別是加坡人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未來幾十年世界包括亞太區形勢將有何種變化等。
以李光耀的歷練及成就而言,他希望後世把他當成指路明燈這樣不奇怪。畢竟,新加坡是在他治下從冇到有,從一個英軍的大船塢變成亞洲國際大都會的。但是,李光耀的看法也受到這種「小國」思維的局限,他對世局,他對世局、世情的觀察其他國家特別是強國如中、美以至日本、俄羅斯的參考價值相當非常有限。
李光耀在不同的書本、文章以至演講都充滿realist(實權主義)的色彩。他對世人最重要的忠告是不要嘗試改變世界的秩序,不要妄想打造新的遊戲規則,只要按原有遊戲規則而行再從中找尋最大利益就好了。他在書的中央大頁寫上的一句說話可說是他整個國際戰略的精髓:
"Singapore has to take the World as it is; it is too small to change it. But we can try to maximize the space we have to manoeuvre among the big ' trees' in the region"(新加坡必需接受現存的世界秩序,因為她作為城邦小國沒有改變它的力量。但我們可以爭取在強國之間最大的活動空間)。
從字面看這是對新加坡的忠告,但只要仔細看整本書以至其他李光耀的著作就知道他對其他國家的勸告,他評價其他國家或領導人的標準也是看他們是否接受現有的國際秩序及權力關係。就以對美國的看法為例,李光耀認為美國政府或政界不時出現的那種「理想主義」、那種試圖改變世道人心的做法要不得,只會削弱美國的實力。所以李光耀雖然認同喬治布殊進攻伊拉克及推翻薩達姆,卻對美國勢力在當地建立民主政體不以為然,認為是敗筆。
李光耀對中國崛起的「忠告」也是勸誡習大大等領導人不要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Play along現行政治經濟秩序,到羽翼豐滿才逼美國分一杯羹。對他來說,即使像中、美這樣的大國也基本上該跟新加坡一樣接受現狀,再從現狀中爭取最大利益。
然而現狀不是靜態及固定的,它不斷隨着勢力消長而改變,有的時候更會因某個國家突然冒起而來個逆變。二次大戰後蘇聯躍升為跟美國並肩的超級強國就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歐洲以至全球列強角逐的多極局面,令全球變成兩大陣營對抗的態勢。到九十年代初蘇聯集團崩潰,世界又變成一強獨大的局面。金融海嘯後隨着中國及金磚四國冒起,世界又朝多極的方向演變。這些忽然而來的轉變要跟貼已不大可能,更不要說從中爭取甚麼空間。
最重要的是大國如美、中以至俄國、英國都有實力影響甚至改變國際經濟秩序,重訂遊戲規則。小布殊的單邊主義就改變了開戰的準則。中國即使還未擁有美國的力量,但也力圖改變國際政經秩序,另起爐灶成立亞洲基建投資銀行(AIIB)跟世銀及亞洲開發銀行競爭就是最好例子。
只能說,李光耀看世局是典型的小國視野,習慣了在大國夾縫中思想及說話,不可能想到改變或自訂遊戲規則。他的遺訓只是"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他老朋友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寫的卻是"World Order" 。兩者的格局大小從書名就看得清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