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反水貨

 反水貨客行動變成有計劃、有組織的攻防戰有點始料不及之餘也教人不安及嘆息。

  從來不贊成針對遊客的抗議行動,不管是幾年前在尖沙咀的「反蝗行動」還是近期幾乎每星期都上演的滋擾、包圍、威嚇旅客抗議行動。總覺得儘管旅客太多、水貨圍城的情況是個重大的社會關注問題,但矛頭該指向的是中港政府,針對的該是政策的失誤而不是個別遊客。

  那些偶爾才來一次的旅客無辜被捲進「鬥爭」中,被人指罵侮辱威嚇,感到的震撼與難過不難想像,對香港的印像肯定惡劣之極。即使對國際社會而言,針對外來人的抗議活動很容易被理解為香港變得排外、封閉,失去該有的開放、文明與寬容。

  當然,689政府遲遲不採取有效措施處理問題是首惡,有必要提升對它的政治壓力,促使他們面對問題。但提升政治壓力不等於每星期採取包圍、滋擾商場、旅客行動,更不意味不斷把行動的規模及暴力升級,甚至變成蓄意衝擊社區、社會秩序的行動。當抗爭變成警民衝突,變成互相追打甚至不同意見市民互罵互搏的場合時,對政府的政治壓力登時大減,事件也容易被看成破壞公眾安全及秩序的事件,失去市民的理解之餘也失去道德的正當性。

  也許說服不了發動激烈抗爭行動的人,甚或在網上被圍攻,但該說的想說的話還是要說的。r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