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安倍豪賭全球關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自民黨大概已贏得大選,繼續執政,甚至有可能增加議席,進一步控制眾議院,穩住未來四年的執政地位。安倍贏得大選意味「安倍經濟學」將繼續落實,日本央行印鈔票抗通縮的基本路線不變,日圓將繼續「冇運行」,在谷底徘徊甚至可能跌破125日圓兌一美元的關口。喜歡到日本旅遊消費的人還有好一段時間可以當豪客。

  除了日圓偏弱令到日本旅遊消費成為樂事外,「安倍經濟學」的成敗對其他發達經濟體以至中國也有啟示作用。若果「安倍經濟學」成功擊敗通縮重振日本經濟,說明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帶來的通縮與停滯並非「不治之症」,政府仍有政策工具可以處理。假若「安倍經濟學」效果只是曇花一現,日本很快打回原形,那意味人口老化及勞動力萎縮無藥可救,只能逐步讓經濟陷入停滯與衰退中,直至人口、市場等穩定下來。

  日本陷於長達二十五年的停滯短期的爆發點當然是資產泡沫特別是房地產泡沫爆破。在泡沫最瘋狂的時候東京御苑那片土地的價值幾乎可以買下整個加州。像這樣瘋狂的地產泡沫爆破起來自然死傷枕藉,難以復原。只是,泡沫爆破不過是日本經濟低迷的觸發點,更根本、更長遠的問題是日本進入「人口赤字」及老化的時間比其他發達國家都要早,secular stagnation 在九十年代末已開始出現,不管利息減至零還是政府長年動用赤字預算都沒有效果,只令政府累積天文數字的債務。事實上日本人口從九十年代末已接近零增長,到零八年更開始從一億二千多萬的最高峯回落,近幾年人口每年減少20多萬,往下來將以每年一百萬的速度下跌,2060年日本人口只剩八千萬。

  人口老化以及減少有兩大影響,其一是勞動力下降,上班族要供養的人數增加,變相壓制他們的消費能力與意欲。其二是整體市場及經濟規模萎縮,限制了企業的擴展空間及業務發展,從而削弱了他們的投資意欲。在消費不前,投資意欲大降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只能在泥沼中掙扎,難以回到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那樣的輝煌。

  然而,日本的情況並不是她獨有,其他發達經濟體以至快速冒起的中國也避免不了。歐盟國家人口老化的情況已開始相當明顯,勞動力主要靠引入新移民補充,但新移民大量湧入已引發大量社會問題及紛爭,不可能長期持續。換言之,過不了多久,歐盟各國將要面對日本九十年代開始的人口萎縮──市場萎縮──經濟收縮惡性循環。近期成為危機先兆的通縮情況就跟九十年代的日本差不多。一旦真的出現通縮,要走出來實在難之又難。

  美國、中國雖然還未出現「人口赤字」、勞動力縮減的困境。但近兩年同樣出現通縮風險。美國超低息持續不退,增長率連年放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提出經濟「新常態」的概念,要求各級官員以及企業面對較低增長的現實,不要再憧憬回到高增長的歲月。這些都說明,日本的低增長及通縮可能是經濟發達地區的通病,日本不過先行一步。假如「安倍經濟學」能成功治好日本的長期病,其他經濟體便可盡快照辦煮碗,不必像日本那樣迷失二十年。若不成功,各國便得早作準備忍受長期萎縮之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