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者潘卡吉.米什拉 (Pankaj Mishra) 寫的「從帝國廢墟中崛起」"From the Ruins of Empire"是二○一二年「經濟學人」選出的年度最佳圖書,雜誌還稱他為著名思想家,作家薩依德(Edward Said)的繼承者,認為他把不同的視點帶進政治、文化論述中,跟西方主流想法不同。米什拉是否當得起Said繼承者的大名或許不同人有不同意見,但「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倒真是貨真價實的好書,觀點、視角新鮮之餘又有大量小說般的細微史實叙述。更重要的是米什拉把論述的重心從西方列強轉到中國、印度、埃及、奧圖曼(Ottoman Empire)等幾個二十世紀初已衰敗的帝國,借用在文化而不是政治上起作用的人物如梁啟超、泰戈爾還有被稱為伊斯蘭革命理論教父的哲馬魯丁.阿富汗尼。在撰寫近、現代史及帝國衰落時,大概沒有多少人拿他們當成要角,借他們的經歷,想法述說西方對老大帝國的影響。單是這樣的論述已教人眼前一亮,可書中還有很多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映襯西方的橫蠻與東方的無力。
一九一九年一次大戰結束,戰勝的英、美、法、意等國召開巴黎和會處理戰爭與和平,版圖與利益重劃等問題。由於美國總統威爾遜高舉包括民族自決的十四點方案出席和會,一眾小國及被壓迫得透不過氣的東方古老大國的政府、民間代表都拼命趕到巴黎,希望爭取發言機會,為建立平等的國際新秩序出一分力。一位朝鮮反日民族主義領袖朴將軍受國內同志委託到巴黎出席和會,他沿着西伯利亞鐵路前進,好不容易到達巴黎時和會已開完,朴將軍想提出的朝鮮獨立問題則被日本壓下了。
還有那位越南國父胡志明(當時名叫阮愛國)。和會期間他正在巴黎街頭掙扎過活。得悉威爾遜的十四點主張後胡志明認為要向威爾遜陳情,爭取他支持越南人自決,擺脫法國統治。胡志明為了見他還特地租了禮服。結果,胡志明根本接近不了會場,更不要說向美國總統陳情。 作為中國代表團顧問的梁啟超運氣好一點,至少算是參加了和會。可是,真正重要的列强會議還是留給西方大國及日本,中國只能跟希臘,邏羅一起在門外等候四巨頭 及日本發落!
書還有一點很值得一提,那就是對一九○四至○五年日俄戰爭的重視。過去不管看中國人或西方寫的歷史都不太把日俄戰爭放在心上。中國史家認為日俄兩國在中國土地上決戰,實在欺人太甚。西方則把戰爭看成俄國革命的觸發點,是羅曼諾夫王朝走向滅亡的催化劑。可在米什拉筆下,日俄戰爭在亞洲、非洲、回教世界點燃起反帝反殖的希望,因為日俄戰爭顯示,西方大國是可以被後進小國打敗的。印度詩人泰戈爾因消息而帶着學生在校園展開勝利遊行,孫中山乘船經過蘇伊士運河時受到阿拉伯搬運工人祝賀(誤認他是日本人),現代土耳其之父Mustafa Kemal也以此為由大力推動土耳其人拿日本作榜樣!這些描述在大部份史書都找不到,也令人深深感到過去百多年的世界史有很多面向需要重新認識,需要重新論述。
事實上隨着中國、印度以至土耳其重新崛起,或至少能躋身大國俱樂部,不需再受西方大國控制,世界以至各國近現代史的論述也許需要更多新的視點、新的說故事方式,包括更多過往被忽略的人和事,包括一些過去沒有聯繫起來的國家與地區。事實上二十世紀初期,全球化程度已相當高,世界不同地方特別是城市透過電報、電話、輪船、火車已拉得相當接近,即使不像現時那樣實時同步接收訊息,也至少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對重大的國際事件、問題其實都有反應,只是佔主導的西方學者沒有在意,又或是因為語言、文化或資料蒐集有困難而被人忽略而已。
既然世界不同地方、城市百多年前已聯繫在一起,他們對國際戰爭、對重大社會經濟震盪如二九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肯定有不同反應,肯定有跟西方不同的想法與見解。把當時落敗國精英及政府的情況勾劃出來,對了解他們近幾十年跟西方的恩怨情仇肯定有重大幫助。從「帝國廢墟中崛起」是個很好的起步點。
必讀!謝謝盧先生介紹。對一次大戰越來越感興趣了
回覆刪除已在灣仔三x書店將此書弄到手,連同灣仔天x圖書買到的Paris 1919,這個復活節假期相信就此可以報銷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