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

污染選舉


  周永勤「退選」事件最不可思議的是社會的反應,政府的反應出奇的冷靜,彷彿真的只是選戰宣傳策略的一部份,沒有甚麼大不了,也似乎沒有人有深究的打算,事件落得好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含混就算。

  但只要稍稍想深一下就不難看到事件的嚴重性。今次可是第一次有立法會候選人因某種勢力威逼利誘而退選的事件,並且是在選舉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從九一年開始到現在立法局及立法會選舉已是第八次,過往七次雖也有這樣那樣的爭議,有中資機構「指示」員工投票、有種票、有中聯辦幕後配票。這些當然都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做法,讓北京支持的候選人擁有先天的優勢。但選舉的一些基本元素及原則至少還保存着,有心有力有支持的候選人還是可以透過選民支持入局,還是可以公平的爭取每一票。「周永勤事件」不一樣,它可能涉及以「金錢」(五百萬)及暴力逼退候選人,好增加某些人的勝算。


  也就是說,某些有財有勢有背景的人一旦參選過程中發現自己處於劣勢,票數不夠,他大可以向對手發出各種各樣的訊號,先是動之以情,然後誘之以利,再然後來個隱含暴力的威脅,好讓對手識做。有財有勢的人甚至不必自己出手,找其他有力人士出手就好了,事後還可以推得一乾二淨。當選舉遊戲規則變成隨時可逼退對手自動當選或低票變高票時,這已不再是公平公正的選舉,大家怎能接受呢?

因此,「周永勤事件」絕不能看成選舉八卦或茶杯風波,必需當成重大的選舉舞弊案處理,從嚴清查,找出真相。任由案件不了了之的話,只會鼓勵更多有力人士用同樣的招數,把選舉弄的比污水溝更髒。

2016年8月28日星期日

Burkini 較「比堅尼」更惹火


  一件「泳衣」引發從法國到歐洲以至世界熱議大概令不少人大跌眼鏡。這件被稱為"Burkini"(布堅尼)的泳衣不是甚麼超級性感的泳衣,而是保守之極把女士從頭包到腳的設計,主要為信奉伊斯蘭的婦女而設。之所以引發爭議是因為法國部份地方政府包括康城、尼斯等突然宣佈禁止女士穿Burkini在當地海灘游泳,並派出警員在泳灘巡邏向違反禁令者發出罰款單(大概罰款10-30多歐元),其後更有記者拍到警員強制女泳客把部份泳衣脫去以符合禁令。這樣的「重手法」既是對女性的冒犯,也有針對伊斯蘭教徒的意味,更不符合法國向來尊重人權、自由的歷史傳統,已長眠於 巴黎 Montparnasse Cemetery 的女權運動精神領袖Simon de Beauvoir 大概會氣得 "turn in her graves",難法國國內、全球傳媒、社交媒體議論紛紛。

  衣著服飾與政治關係從來糾纏不清,中外皆然。因為衣著服飾既是文化歷史的體現,也是個人的 statement ,反映的是穿著者的身份(identity)及認同。以中國為例,當年滿族入主中國,穩住陣腳後就規定漢人薙髮易服,以示效忠新王朝,堅拒不從的人不是被殺就是出家。跟Burkini這個字有九成相似的Bikini泳衣當年也引發政治爭議,雖然沒有人因此人頭落地,但教廷及多國政府視之為傷風敗俗的洪水猛獸,其中西班牙、意大利、葡葡牙、比利時等更一度禁制Bikini,後來才陸續解禁。

  還好,法國最高行政法院頒令禁制Burkini的做法侵犯人權自由,宣佈無效,總算為象徵人權自由博愛的法國三色旗挽回一點面子,法律上為Burkini 留下空間。不過,在政治上涉及Burkini等伊斯蘭文化象徵的爭議在法國及歐洲方興未艾,未來更會有增無減。

  Burkini不算是太新鮮的事物,幾年前在澳洲等地已有伊斯蘭女信徒在沙灘穿着,一直沒發生任何風波。今次居然在以開放、自由見稱的法國出事,反映了兩個重要的事實:其一是法國人對來自伊斯蘭極端組織的威脅真的害怕,有點杯弓蛇影的意味;其二是法國以至歐洲的族群矛盾特別是非伊斯蘭信徒跟伊斯蘭信徒之間的不信任正不斷加劇,勢將影響整個地區的安全。

  Burkini雖然帶着伊斯蘭宗教色彩,但實質上不會帶來甚麼安全威脅。過去在法國或歐洲發動恐怖襲擊的人穿的都是一般人的服飾,未到動手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就是死士或恐怖份子。再從常理看,一個穿着Burkini 或 niqab (罩袉)的人在法國南部海灘出現其實非常觸目,至少比穿Bikini的泳客「吸睛」,從泳客到路過的人到巡邏的警察都肯定加倍注意,恐怖份子才不會穿這樣的服飾發動襲擊,禁制Burkini實在對提防恐襲毫無用處。措施唯一的作用只是想安慰在恐襲連番發生後心亂如麻的民眾而已。

  另一方面,禁制Burkini不過是近年歐洲各國加強限制伊斯蘭服飾或象徵的眾多做法之一。法國近十年來已一再以世俗化及融合為理由在學校及公眾地方禁止伊斯蘭女信徒帶面紗及穿罩袍,其他歐洲國家包括德國的地方政府及聯邦政府也在因應恐襲危機而準備加強限制,希望促使國內的伊斯蘭信徒進一步融入社會而不是自外於主流。事實上德國不同機構、建築物對穿「罩袍」特別是連面紗的Niqab已有不同的限制,政府則凖備把相關規限推展到公眾地方。

  對伊斯蘭信徒而言,這樣的趨勢輕則是歧視,重則是逼害,他們特別是年輕人心裏肯定不好過,還隨時引起巨大的反彈,令不同宗教、種族間的矛盾惡化。最終加強限制引來的不是融合融和,而是撕裂與衝突。

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

「怪雞」電影


因着湯漢斯的緣故特地到戲院院看了「沙地阿拉發」這齣怪雞電影。

  說電影怪雞不是沒理由的。首先取這個名字就甚為「怪雞」,創作的人大概想食字又想借沙地阿拉伯帶來一點罕有的中東風情。只是,把不同賣點勉強揉在一起反而令焦點太模糊,觀眾根本不知期待甚麼,不知進戲院發一個怎樣的夢,教他們怎麼會買票進場。還好有一個湯漢斯主演,至少讓大家知道這是有關他沙漠落難的故事,不然真不知找誰看。

  故事內容也充滿怪招。湯漢斯最拿手的是絕種好男人加溫情,找他來演失意中佬肯定討好,加添不少同情分。可導演及編劇似乎不甘於來一齣溫情詠詠的「啫喱糖」式可口電影,他們想為電影添一些發人深省又hit中時代脈膊的元素,例如透過湯漢斯與沙地官員的對話揭示「全球化」生產如何扼殺多元化,如何把不同品牌變成千頭一面,甚至逼問湯漢斯當年把美國廠房關掉搬到中國大陸大規模生產有沒有後悔。

  全球化的後遺症是個大問題,也是近幾年來的政治熱點,甚麼脫歐、特朗普都跟反全球化有關。但這不是個三言兩語,幾句對白就能說得清的問題,更不要說讓觀眾有感受。結果這幾句話就像闖進宴會般的陌生人,很快就會從觀眾的意識流走,像沒來過一樣。

  其他還有些奇怪的地方,為免劇透太多就不多說了。不過,電影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帶了不少China bashing(對中國冷嘲熱諷)的態度,特別是指控中國的資金、人員、貨物無處不在「佔領」世界。

China bashing近來在西方世界相當流行,從泳池邊到電影都有這份氣息,大概西方特別是美國開始把中國當成真正對手,電影找對頭人也得找強國來的。

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

單邊改變國際秩序的慘痛教訓


  每年八月,歷史話題都會成為國際關係特別是亞洲區大國的焦點。日本紀念兩次原爆及終戰紀念日,日皇及政府高層會發言表明將銘記戰爭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南韓則慶祝擺脫日本殖民地統治,重新確立主權國的身份(可惜很快分裂成兩個國家)。而中國則會大力提醒日本不要忘記侵略戰爭對其他國家的傷害,認識軍國主義的禍害。

  反省歷史,避免重犯過去的錯誤當然重要,特別是像戰爭這種可造成重大人命、財產傷亡,剩下百年難解民族冤仇的事更必需盡力避免。而要真正吸取歷史教訓,最有效的方法是仔細、如實的重溫歷史事實,因為魔鬼都在細節中,太粗枝大葉大有可能錯過真正的教訓,又或只得到非常一般化如「阿媽係女人」的結論。

  要仔細重溫日本在二、三十年代如何走上軍國主義的不歸路,這裏推薦一本由日本歷史學者加藤陽子寫的「從滿州事變到日中戰爭」(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這本書沒有甚麼大理論,也沒有甚麼大歷史框架,而是從大量資料包括軍人與平民的家書、剪報、政府檔案記錄、外國文件檔案透視日本如何一步一步增大領土胃納,如何從區域秩序的受益人變成挑戰者,再試圖重寫亞洲政經秩序,希望把中國東北、華北變成日本的腹地及本錢,以挑戰美、蘇兩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根據加藤陽子的說法,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取得南滿洲的權益,把東三省南部變成她的勢力範圍。但當時俄國並未全退,在滿蒙邊境仍有大軍集結;其他兩方大國如德、法、英也成為日本的障礙。直到一次大戰歐洲深陷戰爭無暇東顧,日本開始鞏固在東北的勢力,開始有大量日本企業及日本人移居東北開拓資源,土地及經營商業活動。後來俄國大革命爆發,新政府放棄經營北滿,放棄勢力範圍,日本成了整個中國東北地區的實質控制者,並以保護鐵路權益為名設置常備軍隊(關東軍)。

  可以說,正因一次大戰後東北亞政治秩序大變,權力真空(俄國撤出,美國未沾手)的時候,日本一躍成為地區強權,擁有前所未有的主導地位。自此,日本朝野從軍方到政府高層到傳媒意見領袖都把東北或滿州看成她理所當然擁有的地方,並以此為本錢希望重新打造區域以至國際秩序,包括後來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

  但到二十年代中期,美國開始大力沾手西太平洋,並聯同英國逼使日本在多個問題上讓步,包括放棄部份取自德國的在華權益,並限制日本海軍的艦艇數目及噸數;更包括設立多邊或四國(美、英、日、法)框架,處理在中國及亞洲的爭端。這個由美英主催的新東亞秩序大大限制了日本的活動空間,限制了日本向外擴大腹地。日本朝野為了打破這個「華盛頓體制」,只有更下定決心把東北從利益、勢力範圍變成實質佔領。九一八事變或滿州事變正是在這個大策略衍生而來的軍事冒險。接着日本再步步向華北推進,意圖把它變成不受中國控制的緩衝地帶,確保東北牢牢控制在日本手上,讓她可以隨意動用當地豐厚的資源,跟真正的對手:美國、蘇聯爭長遠,改變西方大國設定的秩序。

  當然,這樣的擴張,這種個另建新秩序的意圖不但加劇她跟弱勢鄰國(中國)的磨擦,不但加強軍部對政府決策包括外交的影響力,更令她越來越無視他人的想法,只想把自己構想的新區域秩序強加於別國特別是中國頭上,予取予攜,提出越來越辛辣的條件如要中國接受把華北變成中國有主權無治權的特別地區,承認滿州國及讓內蒙自治。對三十年代的日本而言,中國讓出這些地方的控制(反正國民政府控制不了)便可成為日本的junior partner,共建新區域秩序。

  可是,日本打造的新秩序建基在中國變成日本的腹地,並把其他「主角」如美、英、蘇排擠在外。對此,即使原來傾和議和以凝聚實力的中國政界力量包括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也不得不從退讓變成抗爭,美國跟日本也不能不來個兵戎相見。

  改變舊國際秩序,單邊打造新秩序往往改變、扭曲一個國家的戰略計算。日本朝野精英二、三十年代正是陷入這樣的幻想,把國家變成一台失控的列車,走向不斷擴大戰爭的不歸路。

2016年8月16日星期二

奧運人版


  奧運「主菜」果然還是人的故事,甚麼世界紀錄,那個國家金牌多,主辦國會否得益等問題統統是次要或無關痛癢;在禁藥問題上大打「口水戰」的官媒、內地網民更是等而下之,自曝其醜。

  人的故事中,英雄當然耀眼。參加過五屆奧運拿走23面金牌的「長青」飛魚菲比斯可說無出其右。每一次踏上頒獎台都是紀錄,每一面金牌都把其他泳手包括被稱為水怪的美國前輩泳手史畢茲越拋越遠。不過,菲比斯最動人的故事不僅是游泳的天份或拿金牌停不了,而是如何克服迷失與自暴自棄,如何從2012年後的低潮從新站起來。那可真不容易,那時候的菲比斯酗酒,跟如同父親的教練翻臉,還一度想尋死。一般人遇上這樣的低潮不容易熬過,名人或頂級運動員自尊心強要跌倒爬起來更難。菲比斯卻做到了,還再創高峯,實在難得。

 同樣難得的是另一位元老級選手,來自烏茲別克的體操選手Oksana Chusovitina。這位41歲「祖母級」選手九二年第一次參加巴塞隆那奧運,並取得金牌。本來在九六年阿特蘭大奧運後退役。誰知道沒多久就發現兒子患上白血病,需要巨額醫藥費。沒奈何之下 Chusovitina 只好繼續參賽,大小賽事(奧運、亞運)都參加,透過贏取獎金籌措醫藥費。這份慈母心實在聞者心酸。還好,近幾年兒子病情大有好轉,今屆里約奧運她不用再為獎金而戰,可以好好享受比賽,再正式宣佈退役。

  當然還有一位好玩的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拿到銅牌的中國女泳手傅園慧,她的直率可愛贏盡全球體育迷歡心,她的「洪荒之力」更成了金句中的金句。希望她可以隨中國奧運代表團來港跟大家見見面。至於那位孫揚嘛,不來就算了!

普京隨時再出兵烏克蘭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克里米亞及烏克蘭危機突然再次湧現。俄國新沙皇普京上星期四突然表示,烏克蘭政府派出特工滲透已被俄國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意圖奪回土地。他嚴厲警告烏克蘭政府不要輕舉妄動,否則要為任何後果負責。俄國已把新防空導彈運到克里米亞,烏克蘭也宣布軍隊進入最高戒備。

  其實,以烏克蘭的弱勢又沒有西方陣營幫忙,她根本沒有能力及意願重佔克里米亞半島,普京的警告大有可能是「賊喊捉賊」,自己準備再次借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民兵」發難,擴大佔領的範圍。而所謂烏克蘭陰謀派特工顛覆只不過是普京動手的藉口而已。

 普京可能再次向烏克蘭出手可以從三方面找到根源:其一是歷史,其二是天氣,其三是時機。先說歷史。俄羅斯這個民族比其他所有民族對擴展領土的胃納更大,不管是不毛之地還是豐饒沃土都不放過。從十七世紀俄羅斯人開始向東擴展,先越過烏拉山脈,很快就把原來遊牧民族的牧場收歸自己所有,再透過包括璦琿條約等多條跟清朝的條約,取得外興安嶺大片土地,把手伸到太平洋海岸。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還未能滿足俄羅的胃口,沒多久她又向大半年冰封、主要由愛奴人及其他愛斯基摩部落作為狩獵、捕魚基地的庫頁島挺進,還因此跟日本發生衝突。這種每寸土地都不放過的策略到現代顯然也沒有過去,俄羅斯政府依然希望把疆土擴大再擴大。

  更何況烏克蘭對俄國來說其實是「失去的領土」,是被西方陣營藉「蘇東坡」大變時乘機奪走的土地,只要有機會,他們必然盡力奪回。前年透過親俄武裝組織發動攻擊再揮軍強佔克里米亞體現的就是這種打算,今次再照辦煮碗實在不奇怪。

  除了「每一寸土地」都不能放棄這歷史積習外,季節或天氣也是出手的好時機。烏克蘭雖然不像西伯利亞般苦寒,但冬季天氣極為惡劣,春天則泥濘滿佈。即使已相當習慣這種天氣的俄軍在進攻、調度上都會遇到極大困難。二次大戰時以機械化部隊聞名的德國更受困於狂風暴雪,全軍覆沒於「史太林格勒」。因此,俄羅斯若想出兵奪回她認為自古以來屬於俄國人的烏克蘭東部地區,夏天到秋天是黃金時機。此刻時值盛夏,正是進軍的好時機,大約有三個月時間讓俄羅或俄國支持的「民兵」擊敗烏克蘭軍隊,再鞏固陣地,普京在此時此刻發出警告實在非常「合時」。

  天氣、季節當然重要,政治「季節」(Political Season)更是關鍵。對俄羅斯而言,當今之世唯一忌憚的國家只有美國,要向外動兵不能不考慮美國的情況及反應,否則隨時招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現時,美國正處於總統大選的關鍵時刻,奧巴馬政府已形同跛腳鴨,不會輕舉妄動以免被共和黨方面批評他借對外出兵或搞強硬外交影響選情。接着的幾個月美國政府都不大可能有甚麼外交上的大動作,普京因而少了一份後顧之憂。此外,美國的歐洲盟國自顧不暇,英國脫歐已把她們弄得焦頭爛額,恐襲威脅更搞的人心惶惶,自顧不暇,根本無心無力再管烏克蘭的情況。更不要說協助烏克蘭抵抗俄國又或加強經濟制裁。換言之,西方陣營從龍頭美國到其他成員未來幾個月都分不了身管烏克蘭的問題,這怎不是普京動手的最佳時機!

  未來幾天烏克蘭的情勢大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大家可不要低估普京的野心與決心,親俄「民兵」隨時出手,俄國導彈也將毫不猶豫的撃落烏克蘭軍機。

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

日皇遜位


  看日皇明仁電視錄播有意提早退位的片段讓我想到「日本最長的一天」這齣電影。

  電影中,一班日本少壯軍人不惜發動兵變以搶走日皇裕仁預錄的「宣佈停戰」錄音帶,阻止電台播出,好讓他們倡議的焦土抗敵政策可以落實,從而扭轉乾坤,或至少爭取到更好的議和條件。對兵變軍人來說,身為三軍大元帥兼「神君」的天皇一旦開腔說「終戰」,各地日軍便會即時投降,戰爭立時終止,他們的計劃便泡湯,日本戰敗便成不可避免。此所以他們拚了命都甚至兵變也要搶走載有天皇「玉音」的錄音帶。

  還好,軍方高層包括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決定奉旨,不肯支持兵變,少壯派軍人最終功敗垂成,天皇「終戰」的錄音在正午十二時正式向全國廣播,歷時超過八年的二次大戰總算告一段落。

  今天的日皇跟二戰時的日皇地位特別是憲法內的位置完全不同。他不再是三軍大元帥,不能干預政務,只有禮儀上的角色及形式上的任命權,實際權力都操諸首相及政府之手。這一回明仁想打破慣例遜位,卻不能像一九四五年終戰那樣自行作決定及宣佈,而是小心翼翼的先向首相打招呼,再向國民「放風」及表達意向,然後由政府及民眾醞釀如何安排。

  萬世一系代表天意的天皇抒尊降貴的向臣民請益是否及如何遜位。這樣的轉變實在有趣。且看最終安倍政府拿出甚麼方案吧!

2016年8月8日星期一

誠品


  轉眼間台灣的誠品書店來港已經四周年。可開幕時那種萬人空巷排隊進場的情況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幾年間,誠品不但站穩了腳步,還先後在尖沙咀及太古城開了兩家分店。

  以店論店,香港的誠品跟台灣誠品相距甚遠,書店的規模,書種以至空間感都遠遠不及。即使在希慎的旗艦店也大概只有信義誠品的三分一左右,擺設的書也少得多。儘管格局、規模少了點,但還是很高興看到誠品這家書店能在香港站得住腳。為香港愛書的人留了一扇活門。

這樣說並沒有半點誇張,不管對個人還是對香港社會而言誠品都是一扇讓人透透氣的活門。以個人來說,逛書店是少數嗜好及情趣,可香港可以悠閒地逛的書店絕無僅有。旺角樓上書店礙於地方及環境不可能留太久;幾乎壟斷書市的三聯、商務等書店地方雖較寬敞,選書人的眼界卻窄,稍為冷門另類的書都看不到,店員也大部份像理貨員,對書、作者、學者的知識少之又少,想找書的時候總是一問三不知,教人氣餒不已。

  誠品書種豐富得多,店員的積極性及知識也較多,逛的經驗,看書的經驗登時提升,不用「含怨」走進商務、三聯。

  而在香港來說,誠品至少不會對一些議題、話題敏感的書搞甚麼封殺,也不會搞甚麼小動作「整治」、冷待北京或政府不喜歡的作者。即使其他中資背景的書店封殺某些敏感書籍,誠品依然可以找得到,不用擔心這些書不見天日。單單打破中資書店壟斷,讓作者、讀者有更多選擇已算功德無量。

2016年8月5日星期五

火上加油


特區政府及選管會出盡茅招終於阻止了一些主催「香港獨立」的候選人包括梁天琦參選,配合了北京嚴打藏獨、台獨、港獨勢力的大政策,大概算立下了功勞 (至少在北京眼裏)。只是,這些粗暴決定帶來的不是穩定,更不是「港獨」息微,而是為獨立思潮火上加油。

  對一些所謂獨派人士不惜打倒否定自己(公開表示不再支持港獨)也要參選的做法非常鄙視,認為他們毫無政治道德操守,只為爭位甚麼原則理念都可以放下。然而,他們政治道德操守低下是一回事,以不成理由的理由又或政見有問題剝奪他們的參選權卻是另一回事,兩者不但不能混為一談。

  沒有政治誠信或政治操守低下的人當然該受批評,當然該受責難,其他政黨及公眾可以大肆質疑批評他們,又或呼籲選民不支持他們。但是,任何批評質疑都不應損害他們的基本權利、法律權利。支持港獨理念的人理應跟其他市民那樣有參選及其他政治權利。即使真的要「教訓」他們,也該由選民以手上的票作決定;當權者固然沒有權力代市民懲處,一般官僚更沒有這樣的權力。

今次政府及選管會卻正正是把這些人的政治權利硬生生剝奪,卻正正是在非法奪走這些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的基本權利,把他們推向政治荒野。這不但是原則上的錯誤,更是違法濫權的行為,必需堅決反對。要是容讓政府及選舉官僚過關,往後將會後患無窮,任何不符當權者想法的人都有可能無故被褫奪參選權。

 而面對選舉被粗暴干預,市民的怒意反感將上升,即使不支持港獨的市民也會同情他們,而本來已是獨派的只會更死心塌地。這不是火上加油又是甚麼呢?

2016年8月4日星期四

驚喜


  兩位曾先生忽然公開說考慮參選下屆特首教人有點意外,也有點驚喜。

  意外是因為一般相信北京會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以後才決定未來幾年的對港策略,包括由怎樣的人擔任特首。此所以傳聞有希望、有機會入閘選特首的人都顧左右而言他,三箴其口。即使最大口,最愛說話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也讓再讓三,說自己年紀太老,能力不足……,總之老在耍太極。民望高企的鬍鬚曾同樣避這個話題唯恐不及,要不是笑而不答就是說沒有想過這樣的事。

  忽然間,兩位曾先生同一個早上表態為了大局願意捱一份「衰工」,給各方面的人唾駡。從顧左右而言他到願意披甲上陣,兩人本身變化之大實在教人意外。老實說,特首這份工真的不好做,上有北京施壓,下有越來越分化的社會,即使有德有能的人也未必做得來。願意上陣實在需要不少勇氣。

  二人出戰客觀上則讓人有點驚喜。熟悉北京政情的人都知道。選特首不是隨便談的事,甚麼時候可以表態,可不可以入閘都是北京說了算,而這兩個問題是緊扣在一起的。要是北京根本不打算讓你入閘,多說也沒用,只會落得個自討沒趣。只有北京放訊號開綠燈示意可以入閘,有資格有希望的人才會放膽講這個問題,又或表態參選。以這樣的邏輯看,雙曾說考慮參選不可能是信口開河,而是有北京直接間接祝福。這樣下來,689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單是想到這一點就教人驚喜,至少有機會未來五年不用再看他那張讓人討厭的臉!

2016年8月1日星期一

沉默


  教宗方濟各實在是個令人敬佩的領袖,他對信眾及平民真心愛護,對弱勢貧病真切關懷;他的演說沒有慷慨激昂,但總是站在普世價值上為弱勢者發聲,為有口難言的人說話。

 前一陣子他造訪波蘭,也到惡名昭著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緩緩的走了一圈。隨行的記者及民眾都在等着他發言,聽聽他如何譴責這慘絕人寰的暴行,聽他如何安慰百萬亡靈,聽他如何提醒世人不要重蹈覆轍。但記者、民眾都失望了,自走過那塊掛上 Arbeit macht frei(工作中得到自由)標記的閘門後,方濟各一直沉默不語,靜靜走過不同營區,默默看過死者留下的照片,還有那一箱箱遺物:頭髮、假牙、枴杖……。教宗見識了刑場、毒氣室及火爐,也走過那段把猶太囚犯運到營區的「死亡鐵路」。整個行程,他沒說一句話,只是默想,只是禱告。

  據說,方濟各認為在這樣一個充滿苦難悲愁的地方,任何說話都蒼白無力,沒有多少意義,所以決定閉口不語。

  年前到過奧斯威辛集中營,覺得方濟各實在說得太對了。走進營區,撲面就是哀愁,是洶湧而來的壓力;即使開盡五官五感也承載不了當中的寃屈,苦難與控訴。看見一張張掛在營區的死者照片,每一個拍的時候大概都沒想到明天、後天自己就會灰飛煙滅,穿條子囚衣的他們,對前景還有一點點的盼望,希望眼前的困苦很快會過去,可惜,很快過去的是他們,是110萬個有血有肉的人。

 在這樣巨大的苦難面前,有誰能找到甚麼該說的話呢?

防止廉署變成特首選戰「武器」


  上星期五在香港政治上是個不尋常的日子。先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先生「前後腳」表示考慮參選下屆特首,令梁振英登時多了兩個強大對手,大大減低他連任的機會。重要的是,兩位建制派有份量人物表明有意參選不可能純粹是他們主觀的期望,也清楚反映北京並非只押注在梁振英一人身上,而是希望出現有限度的競爭。這個新形勢對志切連任的梁振英及他的「梁粉」們相當不利,變相給他們一記耳光。無怪全力挺梁的人如地產商陳啟宗立時向曾俊華發炮,不點名批評他是「守財奴」,不肯為未來投資,令香港裹足不前。

  正當各方面仍在評估雙曾出招對特首選情及政局的影響時,近年對政局、政壇有莫大影響力的廉政公署傳出新一波大地震。首先,主力負責審查商業機構帳目以找尋貪污證據的廉署總法證會計師鄧淑妮因對廉政專員白韞六失望(特別是白取消執行處首長李寶蘭署任職務一事)決定不續約及離開。過了幾小時,廉署方面再發出聲明,宣佈剛在本月接任執行處首長的丘樹春先生申請提前解約,並將在今天開始離職前休假,白韞六並已任命另一位執行處高層余振昌接任首長。更戲劇化的是,相隔不到三小時,廉署再發出聲明,指丘樹春在「執行處同事強烈挽留」及考慮廉署的整體利益後,決定撤回請辭決定,留任廉署執行處「一哥」的位置,白韞六也同意有關變動。

  這一連串變與不變的人事調整即使發生在一般商構也讓人感到兒戲及荒唐。廉政公署是香港重要的紀律部隊,擁有可跟「秘密警察」相比的重大權力,又是負責維持香港廉潔形像的重要執法機構,紀律應當非常嚴明,管理有序,人事任命規則更應當有規有矩,偏偏這樣一支重要的紀律部隊不但一再出現高層大地震,還發生今次公開執行處首長宣佈提早離職又留下來的荒誕鬧劇,教人對廉署的信任及尊重大打折扣,對廉政專員白韞六管理、統領這個機構的能力信心喪失殆盡。單是因為管理不善及失盡高層人員信心,白韞六已該引咎辭職,避免對機構及香港造成更大的傷害。

  不過,這一個月來的廉署高層大地震卻顯然不僅是內部管治及人事問題,更極可能跟多變的政治情勢特別是特首選情有關。應該看到,上回原本署任執行處首長的李寶蘭因被白韞六降職憤而辭職,當時已有消息傳出事件可能跟梁振英收取UGL 5000萬回佣的案件有關。正當疑團還未解開,白韞六又不願多作解釋之際,忽然傳出接任的丘樹春也請辭及提早離任的消息,更令人懷疑廉署執行處在調查敏感政治案件正面對巨大的壓力及干預,甚至是政府極高層的不恰當影響,以至無法按確當程序執法,最後多位高層只得憤而請辭。

  仔細看廉署的相關聲明特別是執行處一哥丘樹春決定留任的解釋更令人感到事有蹺蹊。聲明說丘樹春決改變心意是因為受到執行處同事強烈挽留及考慮廉署整體利益,反而白韞六的挽留放在次要位置。也就是說,在辭與不辭的三小時內,是執行處的同事及下屬打動了丘樹春,讓他改變初衷。這不免讓人想到廉署執行處高層是在來個集體自保,希望保留更多專業調查人員以抗衡外力及政治干預,丘樹春遂因此同意留下,不掛冠而去。

  現在下屆特首選戰已打響,以上屆的情況看,各種各樣的陰謀、消息將會滿天飛,藉以影響選情。UGL 5000萬回佣案對志切連任的梁振英是重大的弱點,需要避免案件有甚麼突破,或揭出更大的貪腐情況,不然不要說爭取連任,梁振英可能連「入閘」的機會也沒有。在這個關節眼上,廉署執行處面對的政治壓力不輕,會不會有人借助自己的權位及廉署的巨大調查權力為梁振英連任掃除障礙是不可不防的事。

  因此,立法會及公眾除了追究廉署的人事亂局以外,更有必要特別留意廉署未來大半年的表現包括在UGL事件的調查進度,看看有沒有異常的表現。我們更期望廉署人員不管前缐或高層都謹守崗位,堅持專業執法,不受政治或特首選情影響,防止廉署被某些人利用作為左右特首選戰的工具或打擊政敵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