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星期一

「謀殺」威士忌

謀殺」威士忌

一踏入五月就跑步進入夏天那樣,太陽是那樣火毒,空氣是那樣濕悶,教人只想躲進冷氣間看書、看電影、煲劇,甚至hea一下就算,其他事都提不起勁。
  可不管怎樣hea,作為酒徒有些事還是不做不行的,那就是好好檢查一下酒柜是否運作正常,威士忌有沒有放在陰暗又不太潮濕的角落,避過猛烈太陽的直接照射。這個stock check可一點鬆懈不得,不然再好的酒也會打折扣,甚至整支酒「散晒」,只剩酒精,沒有香味,失去靈魂。
  葡萄酒不管紅白都像愛看Jane Austen小說的女士那樣「多愁善感」,溫度稍高一點,濕度低一點,太陽猛一點都令她們眉頭猛皺,失卻原來的風韻,變成「醋娘子」。
  威士忌天性較「豪邁」,一般不必放進恆溫的酒柜,但處置時也不能太馬虎,香港的炎夏長達四、五個月,稍一忘記讓他們每天暴露在落日餘暉下,「大隻佬」也會變老翁。
  前一陣子在Scotchwhisky.com 看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可以分享一下。話說有好事兼好奇的瑞典「酒痴」自己搞了個長達一年的威士忌儲存大挑戰,以了解那一個因素對酒質的傷害最大。
  實驗是這樣的,那位瑞典「酒痴」大方的拿了幾瓶 Bowmore 15 years(正式名字是Bowmore Laimrig Batch 3)分成個八樣本,其一放在雪柜freezer-18℃);其二放在戶外任由陽光照射風吹雪打,其三是貼緊在發熱器上(保持45℃高溫);第四支則「享受」不斷的溫差變化,但至少一天有兩段時間面對40℃高溫;其五是把酒倒進品質差劣的膠樽。此外有兩個進行不同實驗的樣本(但跟天氣關係不大,這裏就不多說了),還有一樽妥善封存收藏的Bowmore 15 作為原酒作比較。
  說這位仁兄是「酒痴」絕沒有誇張,他的試驗可不是做一、兩個月或半年,而是整整兩年,然後才開瓶讓六位專家試驗(當然是蒙瓶)。
  很心急想知道結果吧!好了,揭盅。第一個重大發現是酒的儲存方式對香味有重大影響,根據專家意見,五個放在不同溫度環境的樣本之間差異甚大,根本不知道原來同樣是Bowmore 15年。其中「受傷」最重的是放在戶外曝曬的一支,原來澄亮棕色的酒變成灰暗無光,還發出火水、髒衣物的臭味,教人倒胃,根本不能喝!跟原來的Bowmore 15年相比,它沒有Sherry Cask的影子,沒有Islay的標記:混煤味,沒有煙薰味,沒有Bowmore的特色,總之就是一無所有。
  放在冰箱的Sample在專家眼中受創最輕,只是酒香、味道稍遜而已。
貼在高溫箱旁邊的樣本出奇的沒有受重傷,比原酒稍甜,橡木味較濃,但專家們都同意這支酒不但仍可好好享受,還算是一支good Whisky
  放在溫差常變的Bowmore樣本味道同樣變得稍甜,但酒香已基本上消失得無影無踪。剩下來倒進Cheap Cheap膠樽的酒只剩苦澀味,沒有香味,沒有餘韻。

  看完這個experiment,最重要的教訓是,最好不要讓心愛的威士忌暴露在無常的氣候中,太陽直射尤要避免。酒開瓶以後在合理時間內喝完(不超過一年),以免心愛的威士忌變成心痛的「火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