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星期二

日本古都興替之謎


 在討論國際政治經濟議題時,地緣形勢向來是個重要參考因素,沒有不凍港對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就是重大詛咒。其實在國家內部發展而言,地緣因素包括位置、自然地貌、河流、山脈、主要出海口,跟其他城區的自然及文化聯繫都足以左右城市的發展以至整個國家的走向。
  長期從事日本基建、水利研究的竹村公太郎先生寫的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就提出了很多事例說明地緣因素如何左右城市、地區的盛衰,如何改變日本歷史的進程。
  就以日本兩個距離相近的古都:京都、奈良為例,竹村就有一番不同的解讀。按他分析,日本是個南北相距達3000公里的狹長島國,西邊面向日本海,東邊面對太平洋,列島中央特別是本州中部有中央山脈隔斷,連繫東西兩邊不容易。
  在古代科技有限交通不便的時候,要選一個聯繫各方的中心作首都不容易。綜合考量下,竹村發現京都享有三大優勢。其一從地圖上看,京都所處的本州中部近畿地區正是列島的中心點;其二,京都位於可以方便連接日本東西兩邊海岸的中間點,一方面容易連結通往亞洲大陸文明的玄關或港口如福井,另一方面則靠近有大量居住人口、天氣溫和的太平洋側海岸,不會顧此失彼。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京都善用利用通達四方的地理位置把自己變成人、貨、文化的交流軸心。人與貨物可以輕易的從日本海側的敦賀灣上岸,走一段20多公里的陸路再經河川船運就可到達京都;而從京都到其他人口密集地區同樣方便,沿着京都附近的淀川往下走經大阪灣就可進入瀬戶內海,從京都坐船很快到達大阪、廣島、四國以至九州北部地區。正因有這樣的地利才令京都穩坐首都之位過千年,至於天皇御所設在此地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並非關鍵。
  另一個古都奈良的故事同樣有趣。竹村指出,只要看看奈良的古剎、舊建築及平安時代前留下的遺跡就知道這個古都有着比京都更厚重的文化基礎。那為甚麼奈良在平安時代後不但讓位於京都,而且整體發展停滯不前,仿似成為博物館城市一樣呢?
  根據竹村的研究發現,關鍵同樣跟地緣因素有關。本來,海平面在奈良時代前下降了五公尺,令奈良盆地遍佈濕地、小河川,人貨容易以小舟運輸,促成奈良的興盛。可惜,奈良的水道只有單向進出大阪,不能轉向其他人口密集、交流興旺的地方,不像京都般水陸路線四通八達。此消彼長下,京都很快就取代了奈良的位置,成為京城及政治中心,也成為大阪向北通往日本海方面的通道。相反,而奈良因人、貨枯竭,住在這裏的只剩下僧侶、神官和少數農民,處於停滯狀態,重大的歷史事件、人物都跟她擦身而過。
  不過,發展停滯也帶來預期外的好處,那就是讓奈良避過千年來日本內外的兵災戰亂,沒有成為諸候爭霸的戰場或美軍空襲目標(如廣島),老舊的文物、寺院便可以完整的保存下來,例如法隆寺、大佛以及正合院等世界最古老的木建築群,成為日本以至全球文化寶庫。
  貫穿不同城市、地區地緣故事的一個共同點是,處於人、貨、情交流軸上的城市、聚居點成長得很快、很全面,並可以形成不斷壯大的良性循環即使遇上短暫危機也不用擔心。以幕府時代的江戶為例,當德川幕府政權倒台的時候,由薩摩、長州等西南雄藩為主的討幕軍劍指江戶,準備來個大規模攻城決戰,江戶城隨時面對血與火的洗禮,成為廢墟。但最後兩軍領袖幕府的勝海舟及討幕的西鄉隆盛達成協議,同意德川幕府投降及無血開城,保住了這個當年已是百萬人大都會的江戶。讓它名正言順成為明治日本的首都。
  竹村認為成功「無血開城」關鍵在於江戶透過多年經營已成日本列島各地人、貨、情報交流軸心,無可取代,一旦毀於戰火,明治政府要重建這樣的中心不容易,更會妨礙維新圖強大計。西鄉及勝海舟都深深了解江戶(東京)作為交流樞鈕的重要性,這個城市因而避過毀於內戰的一劫!

延伸閱讀:「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竹村公太郎著,劉和佳、曾新福譯,遠足文化,2018年初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