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常光顧的那家日本居酒屋跌watt了,往後可能不再光顧。
那是一家由日本人老闆經營的小店,食物種類多,很地道,價錢不算貴,很有一種日本居酒屋輕鬆cosy的感覺,自己間中也會幫趁。忙問朋友是不是食物質素下降或是物非所值,朋友說倒不是食物有問題,是氣氛不對,少了那份日式店的cosy感,反倒像回到大陸的食店那樣。
原來最近朋友再到居酒屋光顧時,發現招呼客人的侍應從一出旅港的日本女士換成滿咀普通話的女士,舉止、聲調粗魯得多,送食物、清理枱面時總是橫衝直撞一般,好幾回幾乎打翻東西弄髒枱面。不過,最令朋友不是味兒的是這些女侍不知何故堅持以「普通話」奉客,不管落單,加單,追問點的菜何時送來;不管朋友用英語還是廣東話跟她們說話,她們一概以普通話回應,彷彿本地客人一定聽得懂那樣。
朋友說,不是歧視普通話,若果是內地遊客問路,跟她們說普通話當然沒問題。但這些人是在香港工作,招呼的主要是本地客人,服務的時候實在沒理由不用客人最舒服、最易用的廣東話,反而要客人說普通話遷就。「她們到日本或美國的餐廳工作也不會用普通話招呼客人吧?」
就是這樣,原來有點Cute,有點日本風味的居酒屋變了樣,失了味,連食物也好像變得普通了。想着朋友的話,覺得跟香港近幾年的處境有點相像,難怪越來越多人覺得香港本身也少了點過去的flair。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