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前幾天南北韓雙方擺出的態勢似乎朝鮮半島軍事衝突一觸即發。北韓方面又是浦洞導彈又是飛毛腿導彈,還加上四十八小時最後通諜。南韓同樣擺出不惜一戰的決心,總統朴槿惠罕有的穿上軍裝到邊境軍區巡視,美、韓戰機又定期升空巡邏以防不測。只要任何一方沉不住氣而來一次探底式的軍事冒險,雙方的確有可能操控走火,即使不致來個全面戰爭也至少會互換炮火。
不過,到最後關頭,北韓金正恩政權忽然提出在板門店跟南韓直接會談,雙方高層代表上星期六更從下午談到深夜,並在昨天續會。暫時雖還沒有達成甚麼協議,但這種最後一刻和談的做法說明金正恩雖然行事作風有點難以捉摸,但他並不是個瘋子,知道戰爭的後果只會令他的政權土崩瓦解,他擺出不惜一戰的模樣只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籌碼,希望對內對外都會佔到一些好處。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次最後關頭談判出現些罕有的發展。其一是北韓官方不再稱南韓政府為「傀儡政權」或「南朝鮮傀儡」,而是稱她為「大韓民國」,也就是她的正式國號。這樣的稱呼不能算消除了敵意,但至少承認了南韓的客觀存在,不再把她視為、稱為美國的附庸。若果往後北韓保持這樣的態度,不再稱南韓為傀儡政權,承認她的地位,那南北韓便有條件走「東、西德」的模式,開始走和平共存的道路。到時候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冷戰的痕跡,但軍事對峙的情況至少可紓緩,雙方在國際合作的空間也會大增。
另一個重要改變是談判由兩韓政府直接進行,沒有涉及其他國家,沒有甚麼中間人居中斡旋,不管是中國、美國都成為局外人,這在近代朝鮮半島問題來說是罕見的事。
自從二戰以後,朝鮮半島從來是國際勢力角逐的戰場。日本敗退後接手的是美國,她一手扶植了李承喚政權及扶起大韓民國。另一邊廂,受蘇聯及中共支持的金日成則在北邊建立根據地並在五零年發動全面進攻,引發歷時三年的韓戰。自此以後,朝鮮半島一直是東西方陣營在亞洲對峙的前沿陣地。到後來蘇聯集團瓦解,中國成了北韓的後台及重要支持;而美國則繼續成為南韓的保護人,即使後來處理北韓核武問題也不是兩韓之間的事,甚至不單涉及中美,連俄羅斯及日本也有份參與,成為六方會談。這些事例及歷史可見,朝鮮半島雖然名義上存在兩個主權國家,實質上外力介入極深,任何重要問題都不能由韓國人自行解決,都必需有外國勢力的參與。
這一回南北韓劍拔弩張的情況下忽然來個直接談判,連美國代表也不包括在內(美韓是正式軍事同盟),這樣的安排實在出人意表,也打破了過往必然有外力介入的格局。若果今次能由兩韓談判取得突破,紓緩緊張局勢,並且發展成為慣常的互動模式,那朝鮮半島局勢將出現巨大變動。因為一旦兩韓能直接對話化解危機,南韓對美國的倚賴將大大減低,而北韓也可以借南韓作為對外窗口,不必事事經過北京。換言之,兩韓在國際關係上的自主性將大增,南韓可以放心跟中國發展較密切關係,在中、美之間採取較中立的路線,不必跟日、美綑綁在一起,北韓則可以改善跟美、日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北亞以至亞太區將重新洗牌,局勢大變。
今次南北韓能在無路中找到出路,未來朝鮮半島的局勢將陸續出現想像不到的變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